天天看點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熱幹面

最近一段時間,新巨豐(301296)強制收購紛美包裝(00468)的事情,在資本市場上鬧得沸沸揚揚。

一切還要從一封公告說起。2024年5月9日,新巨豐釋出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将對紛美包裝的全體股東發起要約,以現金方式收購其股份。消息一出,二級市場上,新巨豐的股價一路向下。廣大投資者,似乎在用行動,表達着“不看好”的态度。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來源:東方财富官網,新巨豐(截至2024年7月24日)

既然不被看好,為何要做呢?還不是因為自身增長受阻。近年,新巨豐的營收增長疲态盡顯,盈利能力也是每況愈下。但強勢收購,即使成功,恐怕也不一定如其所願。

一、增速下滑,疲态明顯

從業務來看,新巨豐和紛美包裝均主營無菌包裝的研發、生産和銷售。資料對比來看:2023年,新巨豐營業收入約為17.37億元,紛美包裝實作營收38.17億元;新巨豐歸母淨利潤為1.70億元,紛美包裝歸母淨利為2.44億元。無論收入還是淨利潤來看,新巨豐此番操作,均為“蛇吞象”。

實際上,新巨豐此舉也是“被逼無奈”。

産業鍊來看,新巨豐及紛美包裝的下遊,主要為液态奶和非碳酸軟飲料等,且主要以液态奶客戶為主。其中,新巨豐深度綁定伊利(600887),紛美包裝深度綁定蒙牛(02319)。年報顯示:2023年,新巨豐71.99%的營收來自伊利。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來源:新巨豐2023年年報

在企業發展的初期,大客戶戰略肯定立竿見影。但随着企業發展,大客戶戰略的弊端開始浮出水面。拉長時間線來看,當新巨豐和紛美包裝規模增長到一定階段,增速均明顯放緩。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來源:同花順iFinD,營業收入(左:新巨豐;右:紛美包裝)

具體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出于對供應鍊管理,“大客戶”絕不願意将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

其二,随着國内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研究表明,26-35歲的年輕人人均消費量最高),伊利和蒙牛等液态奶龍頭也難逃增長困境。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來源:同花順iFinD—伊利營業收入

面對增長壓力,紛美開始向消費意識更強的海外市場拓展。結果來看,紛美海外拓展業績還不錯。2023年,紛美包裝國際收入占比已達43.22%,而新巨豐境外收入幾乎為零。

二、盈利下降,錢難掙

新巨豐名字雖好,但其盈利能力卻不是“巨豐”。

在無菌包裝行業,最大的成本就是原材料。年報顯示,原材料成本占新巨豐業務成本的88.55%。可見,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其盈利影響巨大。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來源:新巨豐2023年年報

據年報披露,新巨豐原材料主要為原紙、聚乙烯和鋁箔等。然而,自2021年開始,各項原料均呈不同程度的上漲,導緻毛利率快速下滑。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來源:新巨豐招股說明書

此外,過于依賴大客戶,新巨豐根本無力将成本壓力向下遊轉移。兩頭夾擊,導緻新巨豐的毛利率及淨利率雙降。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來源:同花順iFinD—銷售毛利率

三、強扭的瓜,會甜嗎?

面對增長疲軟和盈利下滑的困境,新巨豐企圖通過并購紛美包裝扭轉局勢。為實作此目的,可謂步步為營。

2023年8月,新巨豐即斥資約9.99億港元,完成對紛美包裝28.22%股權(後被稀釋到26.80%)的收購,成功上位紛美包裝第一大股東。

蛇吞象!新巨豐,強收紛美包裝,能如願否?

來源:同花順iFinD,紛美包裝重要股東

股權雖多,但紛美包裝通過否決董事任免,以及獨立國際業務等種種方式,使得新巨豐并無實質控制權。

再次發出全面要約收購,表明新巨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但即使順利并購,真的能達到其目的嗎?不一定。

第一,面對新巨豐的全面要約,紛美兩位董事已公開釋出《緻股東公開函件》,表示:此次要約收購不符合最佳利益,應予以拒絕,并認為要約是新巨豐對紛美的“惡意收購嘗試”。根據目前雙方管理層劍拔弩張的架勢,并購後難免迎來一場大換血;

第二,擅長國際業務的管理層一旦被換,剛剛有業績的國際業務,恐會縮水;

第三,若無法實作“強強聯合”,新巨豐為本次并購而向銀行借入的27億港元,又用什麼來還呢?

一場資本大戲已經上演,結局如何,靜靜期待。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