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不僅是服務聯系人民群衆、化解沖突糾紛的第一線、第一視窗,更是推進訴源治理、促進社會治理、服務保障發展大局的前沿陣地。今年以來,我們持續深入學習貫徹法治思想,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和省市法院年度重點工作部署,以建設“西部一流、全國模範”法院為目标,以“八個一批”(訴前化解一大批“糾紛案件”、選樹一批“無訟鄉村”、落實好一批“司法建議”、講好一批“法治大講堂”、開展好一批“五進”活動、評選一批“典型案例”、評選一批“優秀案卷”、樹立一批“先進典型”)為載體,全面推進“新時代楓橋式”訴訟服務中心建立活動,全面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全力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堅持高站位開新局,切實推進“第一視窗”建設。全市法院建立“新時代楓橋式”訴訟服務中心工作啟動後,我院第一時間召開黨組會議,深學細悟理論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專題研究建立工作,成立建立上司機構,制定建立實施方案,分别召開中層幹部、全體幹警會議,全面動員部署建立工作,全院上下把思想、行動、工作統一到“新時代楓橋式”訴訟服務中心建立活動中,確定高站位、高标準持續推進司法為民“第一視窗”建設。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堅持智慧法院建設,切實提高為民司法水準。牢固樹立“如我在訴”意識,秉承“把最好的場所和最優的服務提供給群衆”的理念,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建立健全現場立案、掌上立案、跨域立案、巡回立案等立體化便民立案模式。推動大資料、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與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不斷優化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努力為群衆提供“一站通辦、一網通辦、異地可辦”的解紛服務,全面推行“廳、網、線、巡”立體化訴訟模式,最大程度減輕“問累”“訴累”“跑累”,用心、用情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好的司法資訊服務,群衆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訴訟服務質效名列全市前茅、全省前列。持續加強訴前保全、訴前鑒定工作。今年以來,共審查受理各類案件1769件,一次性審查立案1100件,占受理案件62.18%;訴前保全案件8件、鑒定案件48件(其中訴前鑒定40件 ,訴中8件)。

堅持多元解紛機制,切實做到高效化解民憂。加強前端化解和關口把控,推動形成“調解在先、訴訟兜底、簡案速裁、繁案精審”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強化金牌調解室、配優速裁團隊,推動訴非分流更加有序,平台建設更加優化。建立律師調解、“五老調解”“鄉賢調解”等特色調解模式,實作沖突糾紛充分過濾、合理分流、實質化解,促進審判集約、高效運作。2024年上半年,訴前調解案件226件,訴前調解成功率92.3%;速裁程式化解案件882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60.28%;司法确認案件8件,切實為群衆提供多元、高效、便捷糾紛解決需求。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堅持深化訴源治理,切實提升服務大局能力。堅持黨委上司,制定印發了《關于加強訴源治理推動沖突糾紛源頭預防化解的實施方案》;與司法、婦聯、住建、人社、自然資源等8個部門,出台18個聯合檔案,建構“法院+N”多元解紛關聯機制,築牢重點行業領域沖突風險“防火牆”。創新《訴情通報》工作機制,堅持每季度向縣委、人大、政府、政協、政法委和全縣各鎮(街道)、部門通報法院審判執行工作,重點通報案件類型、沖突集中風險點、剖析案件成因、建議應對措施等,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該項工作得到縣委主要上司兩次批示肯定。建立政法部門訴源治理定期會商機制、預防民轉刑案件研判機制、分行業區域社會治理聯創機制。充分發揮司法建議作用,針對重點領域、重點人群,及時向有關機關發出司法建議6份,已整改落實回複6份,回複率100%,有效從源頭上預防了沖突糾紛産生。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堅持優化便民舉措,切實增強司法為民情懷。繼續深化鞏固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持續推動智慧服務更新,建構線上服務平台、線下服務中心、“微法院”“三位一體”訴訟服務中心,不斷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用心、用情為老百姓提供“保姆式”司法資訊服務,最大限度友善群衆訴訟、節約訴訟資源。充分發揮司法救助“托底”功能,發放司法救助金1.8 萬元,為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 2.6萬元,讓人民群衆切實感受到司法溫暖。同時,積極開展信訪法治化工作,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涉訴信訪,嚴格落實院上司包案制度,做到有訪必接、有信必複。受理信訪案件 6件,化解 5件。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堅持司法教育并重,切實弘揚傳播法治精神。堅持家庭本位的裁判理念,設立家事訴源治理審判區,夯實家事審判團隊,建立家事調解室、心理疏導室、兒童等候室、家事審判庭等功能區,打造溫馨家事文化,促進家庭關系修複,引領良好家風家教;堅持以平安旬邑建設為統領,以提升“九率一度”為主線,評選釋出2021年—2023年度刑事、民商事案件“十大審判案件”,充分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釋法說理,為行善者撐腰,讓失德者失利,積極引領社會風氣向上向善,從根本上減少社會沖突糾紛的發生。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堅持深化司法公開,切實促進社會治理創新。始終傳承發展“馬錫五審判方式”,堅持以“五進”方式審理案件,實作“化解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片”的社會效果。完善司法公開“四大平台”,依法公開裁判文書、庭審直播案件,滿足群衆法治教育的多元化需求。與縣教育局聯合在法院機關成立“旬邑縣青少年法學院”、6個基層法庭成立“旬邑縣青少年法學站”,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舉辦法治報告會、模拟法庭、法治講座等活動 15場(次),增強未成年人法治觀念,預防校園欺淩事件,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舉辦法院(法庭)開放日活動,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讓憲法、民法典走進千家萬戶,教育引導群衆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堅持基層法庭為根,切實回應群衆司法需求。以深入開展“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建立為載體,認真貫徹強基導向,堅持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面向群衆,全面加強基層法庭“兩化”建設,強力推進新時代“楓橋式人民法庭”建立,切實提升法庭隊伍職業化、技能化、科技化水準。推進“一庭一品”建立,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沖突糾紛源頭治理上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縣域社會治理體系,助推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水準提升。積極推進 “無訟校園”“無訟社群”“無訟村組”“無訟小區”建立活動,降低萬人成訟率。

擦亮更新司法為民“第一視窗” 打造新時代人民群衆滿意法院

堅持強基導向建設,切實轉變作風溫暖民心。以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活動和整治群衆身邊的不正之風專項活動為契機,認真落實“三個規定”,以“六個一”(一顆誠信相待、一張笑臉相迎、一句暖語相問;一杯熱水相遞、一把椅子相坐、一聲祝福相送)為載體,全面加強過硬隊伍建設,樹牢一支“政治過硬、責任過硬、作風過硬、紀律過硬、廉潔過硬”訴訟服務中心隊伍形象,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同時,堅持建章立制,先後完善了訴前調解、司法建議、司法鑒定、訴情通報、上訴案件移送等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切實規範司法行為,提升司法質效,全面促進新時代司法工作高品質發展。(來源:旬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