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兵荒馬亂的時候,雲遊是一件危險又艱苦的事情,但為了自己已經确定的目标,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
離開洛陽數十日後,神秀來到了衡山腳下,衡山又稱南嶽,風景宜人,但山高林密,虎狼出沒,亦是十分兇險之地。
神秀與一隊商旅同住一店,商旅們在店中喝酒吃飯,神秀乞得一份素齋,在一邊吃得津津有味。商旅們對這個年少的僧人不以為然。
“未嘗盡人間痛苦與幸福,便即出家,不覺得可惜嗎?”其中一人向神秀調侃道。
“未出家時便是痛苦,出家後即是幸福,如何說我不知人間苦樂?”神秀答道。
衆旅人不由得對神秀刮目相看,不敢再輕視他。
店小二道:“我們這裡山中出了一隻吊睛白額大虎,明日你們過山時可得留個心眼,若是聽到腦後風起,便須趕緊跑。”
“為什麼?”一名商旅問道。
“龍從雲,虎從風。”店小二道:“平地起了風,當是虎将至。”
“未必老虎都是吃人的呀。”神秀說道。
“如若佛陀在此,自可劃肉飼虎,保佑我等平安。莫不成明日遇虎,小師父亦習佛陀,舍身救我等?”剛才調侃神秀未成的那商旅想借機報複,扳回一些面子。
“那也不是不行的,我身入佛門,自然當效法佛陀。佛陀為救大衆,犧牲自己,難道我舍不得這個臭皮囊嗎?”神秀自然而然道地。
那商旅讨了個沒趣,心道:“但願明日遇虎,看你如何收場。”
次日早晨,神秀和衆商旅同時出發,此時正值深秋,草木雖枯未敗,秋風陣陣直吹腦後,衆商旅想起昨夜店小二的話,不由得有些毛骨悚然。
衆人之中,唯有神秀一人年紀雖然最小,卻渾然不懼,領路前行。
到得半山腰時,前面傳來了一陣虎嘯,膽小的早吓得雙腿發頸,不能前行,更有人扔下貨物,拔腿掉頭而逃。
“小…小師父,這......這可真有......真有...老虎來了。”昨天調侃神秀的那位商人也又唇發抖,話不成句。
“無妨,”神秀道:“你們随我身後,但保無事。”
“小師父雖有舍身飼虎之義舉,但老虎可不認得法師呀,萬一他對小師父不感興趣,不就麻煩了?”其中一商旅道。
神秀道:“那你們待我先行,看老虎對我是不是有興趣,可好?”
“如此最好。”有人說道。
神秀微一笑,邁步前行,衆商旅無人敢相随,良心好一點的,在心中暗為不要讓老虎吃了神秀。自私一點的卻在想:最好讓老虎吃了神秀,吃飽了,自然對自己不感興趣。
神秀走不多遠,果然見前方章叢中卧着一隻身材胖大的老虎,一隻眼睛開一隻眼睛閉,懶洋洋地伸了個浏腰,看了神秀一眼,閉上眼睛打起瞌睡來。
衆商旅見神秀從容地走過老虎身邊,安然無事,這才鼓起勇氣,一哄而過,一個比一個走得快,倒将神秀扔在最後了。
過了這段山崗,衆人見老虎沒有追來,才停下腳步,等候神秀慢慢走過來。
這天夜裡,衆人便住在衡山最有名的寺院福嚴寺中,商旅們紛紛将神秀當作了菩薩再生,佛陀降世,對他不畏懼猛虎的事迹誇大叙述。神秀卻隻是微笑着,不發一言。
商旅們走後,神秀仍留在寺中。
福嚴寺為六朝陳代高僧慧思法師所創,寺居擲鉢峰下,松杉茂密,古藤縱橫,幽深秀麗,實是修身養性的至佳場所,神秀十分喜歡,就在這裡住了一段時間。
期間,寺中僧人問起神秀當時不懼猛虎的因緣。神秀笑笑道:“不是不怕,是我早已發現草叢中有新鮮血迹,又有羊骨散落其間,知道這老虎剛剛吃過;再看老虎的形态,已經昏昏欲睡,像吃飽了要休息的樣子,是以知道它對我們不會再有興趣了。”
當時,若不是神秀觀察力、分析力、膽識俱全,他們一行也不會如此順利,寺中僧人們無不佩服神秀的智慧。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