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争創“楓橋式人民法庭” | 官地法庭 “小法庭”在司法為民中釋放“大能量”

争創“楓橋式人民法庭” | 官地法庭 “小法庭”在司法為民中釋放“大能量”

“中國審判”可以訂閱哦!

文 | 本刊記者 沈洋 通訊員 楊琦 古钰鏡

盛夏時節,萬物并秀。走進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鎮,衛生院、文化室、俱樂部一應俱全,5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廣場上,綠樹成蔭、鮮花點綴。

在官地鎮有一座三層建築,懸挂在上面的“敦化市人民法院官地人民法庭”牌子十分醒目。老百姓遇到麻煩事都願意往這裡跑,因為它是一個能夠解決問題、“找個說法”的地方,被當地群衆親切地稱為“沖突終點站”。

近年來,官地法庭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庭所關聯,暢通涉及民生案件解決管道,不斷提升訴源治理能力,取得了“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的良好效果。

“訴訟并非沖突糾紛化解的最好辦法,我們一直高度重視如供熱糾紛等涉民生案件。民生案件無大小,隻有從源頭化解沖突糾紛,才是沖突糾紛解決的最好辦法。”官地法庭法官褚慶平表示。

争創“楓橋式人民法庭” | 官地法庭 “小法庭”在司法為民中釋放“大能量”

2024年4月,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官地人民法庭法官在轄區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攝影 馮海志

司法溫暖送到群衆心坎上

“佟法官,我兒子和我說了他的事,讓我作為他的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可是我身體狀況不太好,聽說法官可以上門辦案,我想電話咨詢一下,你們能上門辦案嗎?”今年已88歲高齡的北韓族老大爺李先生在電話中焦急地說道。

“李大爺,您不友善來,那我們就去您家裡。”官地法庭法官佟聖偉在電話中安撫道。

7月5日,官地法庭将調解現場“搬”到了當事人家中,成功調解了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原來,2007年8月,劉某和厲某夫妻倆花費4.7萬餘元,從李某處購買了其名下單獨所有的房屋。由于李某出國打工多年,劉某所購買的房屋便一直未辦理過戶手續,無奈之下,遂将李某訴至法庭,要求其協助辦理過戶手續。

考慮到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大爺的年齡及身體狀況,為盡快解決糾紛,減輕當事人訴累,承辦法官佟聖偉在征求雙方當事人意見後,随即前往李大爺家中,組織雙方進行調解。經過佟聖偉的耐心釋法析理後,雙方當事人達成一緻調解意見,約定期限内完成過戶。最終,該案得以圓滿解決。

“入戶調解”隻是官地法庭開展司法為民工作中的一個縮影。在另一起案件中,承辦法官褚慶平來到敦化市雁鳴湖鎮巡回審判點,協同雁鳴湖司法所從業人員積極與原告、被告溝通,圍繞案件事實,就雙方争議事項進行調解。在多方釋法明理、悉心調解下,雙方當事人就案件的給付金額及履行期限達成一緻意見,糾紛圓滿化解,既解了“法結”,又解了雙方當事人的“心結”。

“巡回法庭‘搬到’家門口,打通了服務群衆的‘最後一公裡’,有效減輕了當事人訴累,實作了‘一次巡回、多重效益’。官地法庭充分發揮巡回審判職能,順應民意、盡力而為,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司法有所應’。”褚慶平說。

“無訟村屯”助力鄉村振興

“真沒想到,官地法庭和官地鎮司法所聯合辦理案件,不僅幫我要回了購煤款,而且還不需要交納訴訟費用。”官地鎮煤炭經銷商戶郭女士對身邊的朋友說。

2022年11月,官地鎮某供熱企業從郭女士處賒購了價值5萬餘元的煤炭用于供暖。因價款始終未付,郭女士來到官地法庭尋求法律幫助。在征得對方同意後,官地法庭當日便通過人民法院線上調解平台委派至官地鎮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最終,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協定,并向法庭申請司法确認,沖突糾紛得以妥善解決。

“‘人民調解+司法确認’制度實施以來,官地鎮人民調解委員會配合官地法庭開展調解20餘場,共同促進沖突糾紛多元化解,積極建構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官地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為切實提高基層群眾法律意識,官地法庭還選派法官佟聖偉到沖突糾紛多發的村屯兼任法治副主任,化解沖突糾紛100餘件次,建立8個“無訟示範村屯(社群)”,切實将法庭專業力量與基層調解力量深度融合,進一步激活司法助力鄉村振興新動能。

佟聖偉表示,建立“無訟示範村屯(社群)”是官地法庭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主動融入訴源治理大格局的具體行動,是促進鄉村從“化訟止争”到“少訟無訟”的轉變。通過法官和村民的直接協調聯系,讓群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司法服務,展現了滿滿的司法溫情。

積極探索執源治理新模式

“申請執行沒多久,在家門口的法庭就領到了執行款,真是太感謝法官了。”近日,年近七旬的黃大娘在官地法庭領到5000元執行款後,高興地表達謝意。

近日,官地法庭通過與敦化法院執行局關聯對接,通過“調立審執”一體化工作機制成功促使4起勞務糾紛案件得以化解,從得知當事人訴求到當事人獲得案款僅用時4天,為“執行工作提前介入”新模式提供了“試驗田”。

“小案不小辦。官地法庭嘗試促進審判工作與執行工作順利銜接和高效運轉,力争實作‘讓當事人一件事一次性實質解決’的目标。”官地法庭執行員盧祎表示。

該系列勞務糾紛案件的成功化解,是官地法庭開展執行案件源頭化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官地法庭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參與執行工作的優勢,積極延伸司法服務,實行“執行團隊駐庭執行”模式,推動了轄區偏遠鄉鎮執行案件“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解決。

敦化法院院長戴慧君表示,下一步,官地法庭将立足工作實際,牢固樹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以司法建議“小切口”推動社會治理“大促進”,不斷實作沖突糾紛實質性化解,以期達到“辦理一案、解決一片”的目标,為轄區高品質發展提供優質司法服務和保障,讓“小法庭”在司法為民工作中釋放“大能量”。

本期封面及目錄

《中國審判》雜志2024年第13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347期

編輯/孫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