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暑假的來臨,廣州這條美食老街人流如織的現象再次刷屏,它就是西華路。
對于廣州老饕來說,西華路不僅是他們味蕾的殿堂,更是美食界的傳奇。
在這條大約一公裡長的街上,集中了許多道地的廣州美食,每一家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味道。
這些小店或許門面破舊,或許位置偏僻,但每一家都藏着被街坊們認可的味道,承載着廣州人對美食的執着與熱愛。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條廣州老街,探尋那些流傳數十載的街坊小店,品嘗最道地、最有煙火氣的美食。
珍珍小食店
四十年傳承的美味
提起西華路,傳承了四十年、曾入圍精品珠江·亞洲美食文化長廊的珍珍小食店是不得不提的明星店鋪。
1982年,西華路還不是如今美食雲集的食街。當時,整條西華路隻有兩家食肆,珍珍便是其中一家。
珍珍小食店的招牌就是焖牛腩。這裡的牛腩以獨特的腩汁調配而出名,花椒、八角、香葉、陳皮等十餘種香料以及芝麻醬、柱侯醬、紫金醬、花生醬等融合而成,打造出了令人回味無窮的經典味道。
這裡的牛腩軟爛、牛筋彈牙、牛俐酥軟,火候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店裡的牛腩粉在吸收了醬汁後很入味。鹹中有甜,甜不壓鹹,加上啫啫煲特有的濃郁焦香氣,口感很不錯。
芳記小食店
布拉腸的傳統味道
西華路的芳記小食店也是一家值得一試的廣式小食店。
芳記小食店以其傳統布拉腸而聞名,店裡的空間非常狹小而且簡陋,甚至可以用破舊來形容。
如果是第一次走進芳記小食店,你可能會被它的簡陋環境所驚訝,但正是這樣的“蒼蠅小店”,做出了最道地的布拉腸。
芳記的腸粉采用的是布拉式做法,這種方式制作出來的腸粉,兩邊厚,中間薄,口感特别的爽滑。
來到芳記,推薦嘗嘗這裡特有的金粟牛肉腸。腸粉的粉皮不算特别薄,但是軟滑有彈性,是不少老廣的心頭愛。
很多老廣喜歡在腸粉裡加上一份炸面,炸面吸收了略帶甜味的醬油之後軟爛入味,味道非常出彩。
食盈碗仔翅
真材實料的食店
廣州名小吃碗仔翅,也是不少老廣記憶中的小食。碗仔翅最早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地區,約至2000年才流傳到廣州。
位于西華路的食盈碗仔翅,是坊間為數不多以其使用真材實料而著稱的食店。
據悉,食盈碗仔翅的創始人翅叔起初是在廣州市第四十一中學的後門推車仔檔賣碗仔翅,因為美味,在學生和周邊居民中迅速赢得了口碑,生意興隆。
随後,翅叔決定将業務擴充,并于2013年正式開設了實體店面。至今,食盈碗仔翅不僅在西華路設有分店,還在廣州及周邊地區拓展了多家分店,并吸引了衆多食客慕名而來。
而西華路這家店已有11年曆史,店裡的招牌單品有繁花似錦翅、人比花嬌翅等。
為了確定湯底的深厚口感和食材的鮮美,店内的碗仔翅湯底都是每天耗時四至五小時,用雞架、白貝、豬骨等多種食材新鮮熬制而成。制作碗仔翅的的海鮮幹貨,如花膠、北極貝、元貝等也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高品質食材。吃起來既有海鮮的鮮美,又有湯底的深沉,口感豐富、層次多變。
店内為了維持産品的品質和口感,堅持每日售完為止的原則,是以閉店時間并不固定。這意味着一旦當日的碗仔翅售罄,店鋪就會提前結束營業。是以,想要品嘗這些美味的顧客需要盡早去。
文記河粉
網紅店也能很有味
食盈碗仔翅旁邊的文記河粉,也是一家在廣州小有名氣的網紅店。雖然是一家網紅店,但其口味和成本效益都很讓人滿意。
店裡主打的是傳統手工河粉,而且是現場制作。隻見年輕的師傅先是把米漿鋪在簸箕上,搖晃均勻,蒸好後再用人手切成細條,淋上醬汁。
正因為如此,他們家的河粉出品會相對較慢,是以用餐時間經常大排長龍。
與常見的機器制作河粉不同,用簸箕做的手工河粉會更薄,爽彈而帶有韌性,吃起來會略帶嚼勁,口感相當别緻!
店裡最受歡迎的當屬牛腩撈河粉,牛腩切得很大一塊,煮得軟硬度适中,不會很難嚼,而且還很入味,一口咬下去會有汁噴出來。
合興小食店
一碗濑粉,半世情懷
如果說西華路是廣州美食界的一個傳奇,那麼合興小食店就是傳奇中的傳奇。僅憑一碗濑粉,就能在西華路屹立幾十年而不倒。
西關的濑粉,一直是廣州人心目中的休閑小吃。上世紀的60~80年代,在每個十字路口都能見到濑粉攤檔的身影,濃郁的濑粉米香在早晨便飄香于大街小巷。
90年代開始,政府提倡“入室經營”,低利潤的手工濑粉逐漸被酥皮面包等代替,濑粉店逐漸式微。
合興小食店店面很小,搶不到座位是常态,然而好多人都甘願蹲坐在旁邊吃——不為什麼,就是為了吃上一碗廣州最正宗的濑粉皇。
在廣州人眼中,傳統濑粉皇的美味秘訣在豬油渣,而合興的濑粉皇,因為放了更多的豬油渣,口感濃稠而順滑。
盡管也漲過價,但小、中、大每碗隻要七、八、九元的價格,依舊是成本效益之王。
如今,在各路美食名家和媒體的推薦下,這家小小餐室已經成為濑粉愛好者必來“打卡”的據點之一。
哥林多
二十年的香烤三文治記憶
哥林多也是西華路上的口碑王,開了二十多年,前身是荔灣路的巨林美。
這家店隻有一個小小的門面,藏匿在居民樓底下,不提供堂食服務,但外頭有幾張椅子可供顧客就餐。
哥林多最受歡迎的美食是香烤鲔魚蛋三文治,每天上午十點開始售賣。店主總會提醒顧客為了盡享最佳風味,應該立即食用這些新鮮烤制的三文治。
他們家的三文治雖然價格親民,卻能給食客帶來意想不到的美妙體驗。面包片外焦裡嫩,而且不會幹硬。夾着的鲔魚(鮪魚)肉與雞蛋融為一體,搭配上沙拉醬,鮮香可口。
牛佬牛雜湯
19年的街坊情
沿着金華直街直走,在西華路市場對面就能發現這家名為“牛佬牛雜湯”的小店,店面雖小,但人氣可不小。每天早上11點鐘左右,店外就會排出一條長長的隊伍。
“我這間牛雜湯已經開了19年了,本來是沒有名字的,因為開店工商局要求要有店名,于是便有了‘牛佬牛雜湯’。”老闆娘微笑着對記者說。
店裡的招牌就是牛雜和牛雜湯,推車裡的濃湯牛雜、醬汁牛雜和牛三星都是牛老闆用私家秘制鹵料,焖炖好幾個小時才做好的,整體吃起來胡椒味不會很濃,牛雜爽口有嚼勁又不會很軟爛。
這批寶藏小店裡,有多少家也在你的收藏夾裡呢?
其實西華路的美食,多數都稱不上驚豔,但卻是口味親民、物價低廉、大件抵食。如果想體驗老廣州的風味,西華路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一站。
#話題讨論#
你還知道哪些經典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