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工匠

作者:南方都市報
她·工匠
她·工匠
她·工匠
她·工匠

3 月 5 日下午,粵港澳慶祝國際婦女節新紀元主題活動在廣州舉行, 600 多名女職工齊聚一堂,慶祝自己的節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省海關和工務委員會主任張延英,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盧業生,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原副主席溫蘭子, 出席活動,來自粵港澳的 600 多名女職工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國際婦女節。

本次主題活動以"首恒匠心"、"超越創新"、"融合發展"為主線,通過粵港澳三位先進女工代表的現場和視訊展示,一個接一個地展現了廣東女工工匠精神、創新精神,以及粵港澳三位女工的融合與共建合作精神。

同時,主題活動有全國11名五一毛巾标準兵先進女職工個人、全國五一條巾标準兵先進女工集體12名,以及10名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的先進女職工個人、10名獲廣東省五一勞動先進女工集體獎、 并到粵港澳三位優秀女職工代表,發揚楷模力量,共建中國夢。

在此次活動中,來自各行各業的女工以精彩的表演,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女職工的優美作風和高尚的精神。

李佩玲

将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移動到計算機上,隻需 43 秒即可對汽車進行沖壓和焊接

創新工作室的新動能

畢業于清華大學焊接專業,51歲的李佩玲,是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生産部負責人。從工廠中的房間的基層技師,到檢驗技術、副巡檢技術大師再到車身部長,李佩玲已經紮根于現場,研究專長,她已成為整車品質管理專家、車身技術專家。而她的工作室也成為廣東省女性創新工作室的示範點,她還被選為廣州市的勞動模範。

以前,純手工操作,沖壓焊接一輛汽車需要六分鐘,在李佩玲工作室的努力下,自動化生産線沖壓和焊接一輛汽車隻需43秒,這也是日産1000汽車自動化生産線的第一條。

面對汽車行業新技術、新技術和超短期發展的演進趨勢,李佩玲勇于探索,有勇氣和決心帶領團隊自主創新,不斷努力,開展100多項創新項目,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踐行"一滴一滴, 兩個高點"。其中,天篷雷射焊接自動生産線,是生産速度最快的雷射焊接生産線,也是李佩玲工作室自主研發成果,打破了技術壟斷。

在TOPHAT檢查期間,李佩玲部長帶領團隊連續兩周,每天工作到11點.m,用6套零件達到高品質的外觀水準,為雷射焊接工藝的順利批量生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包括五項發明專利和檔案,包括"汽車車頂高速雷射釺焊方法"。該項目也是廣汽集團的第一條雷射焊接生産線。研發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術人員前來參觀和交流。

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示範視訊中,您可以看到一個又一個機器人正在工作。以李佩玲工作室為機器人實踐教育訓練基地,聯合生産部,教育訓練機器人操作人員200餘人,在2017年廣州能程式控制系統設計師(機器人操作)專業技能大賽和廣州市第四屆工業人才專業大賽——機器人項目(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系統設計師)兩項大賽中,成功獲得兩項雙冠王。

詹紅

超過550萬急診患者得到治療,近100萬危重病人獲救

我在急診室已經32年了

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山大學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詹紅身穿白大褂,留着一頭新短發,在急診科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1987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立急診科,詹紅成為第一位專職急診醫生,于是做了32年的急診醫生。

緊急工作是緊迫的,強調時間就是生命。2月10日,10歲以上.m,一名73歲男子因急性胸痛被送往急診室,心電圖顯示急性廣泛額額葉心肌梗死,突然,病人的心跳突然,急救醫療隊立即投入急救程式,但一小時後,病人仍未康複。但團隊仍然堅持救援。兩個半小時後,患者的心率穩定下來;

"很高興看到一個活着的生命,我們心中的石頭掉在地上!"詹洪的講話引來了全場的掌聲。

據詹紅介紹,正規醫院每天有500多名患者,達到峰值1000多名患者,其中約20%是需要搶救的患者。

"急診患者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内做出最合适的診斷,以挽救患者,"詹宏承認,由于急救時間緊迫,在這一瞬間,急救壓力往往會引起沖突。她記得有一天晚上,一位母親帶着她17歲的兒子來到診所,說她想先見他。急救隊正在搶救危重病人,詹紅要求家長們等一等。"沒想到吐痰的星星瞬間噴灑在我的臉上,我的心真的很傷心,但是我怕病人的家人更脆弱,我走到一邊,悄悄地擦幹我臉上的唾沫,繼續治療病人,包括以後為了她的孩子。第二天早上,父母帶着兒子去醫院向詹紅道歉。"患者帶着希望和信任來到醫院,我們必須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這是我們照顧的責任,我們認真對待為他們服務。正因為如此,在過去的32年裡,詹紅已經治治了550多萬急診病人,救出了近100萬重症患者。

馮英輝

國五一毛巾标準兵、港珠澳大橋離海人工島建築總建築師

方華開通港珠澳大橋

剛剛獲得全國五一毛巾标準的馮英輝是港珠澳大橋旁人工島施工的總設計師。"上司人當時告訴我,撤軍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沒想到,我和團隊在珠海已經五年了。"

馮英輝是典型的四空天體一線技術骨幹代表,長期從事施工、規劃、室内、景觀等方案和施工圖設計,在創意設計領域帶領團隊表現優異。先後主持或主要負責完成數十個省級、國家級重點工程,包括南沙港、緬甸新仰光市規劃、斯裡蘭卡亞洲青年會體育城、港珠澳大橋外人工島建設等。

2013年,馮英輝接受了港珠澳大橋島隧道工程東西人工島建設工程施工設計任務,并在競賽中榮獲設計權。

該項目是一項創新的外海大橋島隧道,作為集聚工程之一的施工,建設需求、功能、标準在世界上尚無工程先例。五年來,她帶領數十個建築設計團隊現場,開展了數十個技術研究項目,成功完成了40多個設計單體和22個宏偉藍圖的專業合作。

港珠澳大橋島主樓猶如一件藝術品,馮英輝介紹了該項目的美學理念,用最常見的建築材料呈現出簡約、質樸、典雅的感覺,精緻粵港澳三地喜歡聽粵南文化,騎着建築爬到樓頂, "希望三地人有親密感、認同感。"

包括41名嬰兒在内的一組照片在活動中展出。原來,這41隻寶寶,是馮英輝的同僚在港珠澳大橋建設期間生來育育的,其中包括馮英慧的寶寶。因為港珠澳大橋,她一歲的女兒以島上的名字命名,"我和家人商量,她和大橋一起繁衍,給她取名卓薇,意為島上的優秀仙女。"

01、08版撰文:南都記者李春華記者王亞軒(簽名除外) 攝影:林靜宇(姓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