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拯救黃河,華夏核心平原是被黃河破壞的嗎?

拯救黃河,華夏核心平原是被黃河破壞的嗎?

如果黃河不曾泛濫,中國經濟文化可能超過歐洲,更早進入全球大航海時代。

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隋唐大運河沉船挖掘出來的最大噸位超300噸,遠超歐洲開啟大航海時代的110噸位。

今天黃河水量不足,汛期洪水和無法通航仍舊嚴重制約了生活在華北平原及周邊的5到6億人口。

如何讓黃河更好地服務人們生産生活,是一個非常需要智慧的問題。

這個問題也有答案,并有解決辦法。

我們先看一下黃河曆史上的大變動,找出其規律。

黃河則在桃花峪鄭州西側出山後,進入平原地區,流速急速下降,泥沙在豆腐腰這一段迅速沉積下來,把河道沉積成了地上河。

拯救黃河,華夏核心平原是被黃河破壞的嗎?

華北平原及周邊目前居住超過5億的人口,曆史上也是人口衆多,南宋以前華北平原是中國經濟和文化的核心。

北宋之後黃河對華北平原經濟生産的影響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拯救黃河,華夏核心平原是被黃河破壞的嗎?

直到今天黃河河道的變動仍非常頻繁。讓我們先一下黃河河口1949年以來的變動。

拯救黃河,華夏核心平原是被黃河破壞的嗎?

我們再看一些黃河中遊河道的變化,黃河中下遊河道的左右搖擺。黃河河道變化隻是遵循了水往低處流這古老經驗。

未來的黃河如何被治理好呢?

漢江中上遊完全改道到黃河,黃河下遊三分入海可以讓黃河航運、灌溉和生态功能最大化,并高效地服務人的生産生活。

黃漢運河可以為黃河帶來翻倍的水量,極大地沖刷河道,漢江淮河和黃河上遊庫容能保證隋唐大運河方向的非汛期通航水量。

黃河運河需要利用可控洪水加人工幹預開挖河道,航道。

不包含目前黃河河道,額外開挖的河道,航道總長超1600公裡,按雙向通行寬150米,深8米的具備過流能力2000立方米每秒的航道。按深挖10米土方計算需要開挖24億立方米的土方。考慮邊坡防護坡道等建設,土方量應當翻遍。隋唐運河方向雖然充分利用了現有河道,其土方量低。

總和估算,需要開挖的土方量也是20~50億之間。靠人力開挖不可為之,成本極高。但丹江口水庫年入庫高達500億,河道沖刷10年,人工幹預下可以達成。

未來華北中下遊,有淮河、漢江上遊近800億立方米水源,加上原有水量。現在氣候變暖汛期降雨增多,河道會大幅降低,将固定下來。

拯救黃河,華夏核心平原是被黃河破壞的嗎?

華北航運複興工程示意圖

黃漢運河是南水北調中線二線的簡稱,既是運河也是調水水路。具備通航2000噸級的航道,年調水最低250億立方米。具備過流能力2000立方米每秒洩洪能力的人工運河。

華北航運複興工程 投資會是多少?建設周期會有多長呢?

黃漢運河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河南、河北和山東的用水需求。也将滿足淮河和漢江流域防洪,蓄水的需要。保證漢江、淮河下遊的用水需求。

通過建設6GW到12GW的抽水蓄能電站。能夠保證從三峽到漢江中下遊調水250億立方米每年。能確定每年從方城垭口調走至少400億立方米以上的水資源。

而漢江,丹江口來水豐年。不需要啟用抽水蓄能調水。比如最近5年,丹江口水庫來水量超500億。完全可以通過丹江口水庫,淮河流域水庫關聯,旱澇互濟。

黃漢運河并不僅僅滿足了中國北方的用水需求,還将為中國西北獲得超500億立方米的水源。

當黃河下遊不再缺水,我們将在黑山峽、黃土高原上分流黃河水。将大部分的黃河水留存在西北。

500億立方米的水,直接澆灌2億畝新耕地。而這些水蒸發形成二次降雨将徹底改變西北地貌。存水于青土湖,居延海将形成更大的氣候改善。

僅此願景,中國未來可期。

詳見文章:為什麼院士,教授級工程師設計的調水工程無法實作,紅旗河隻能紙上談兵前沿分享:國家級科研,抽水蓄能調水工程

相關閱讀:請點選下劃線文字跳轉

合法地讓流出新疆的水倒流回來

華北航運複興工程及天塹變通途的嘉陵江渠化

十段大運河是如何建成的?

三分黃河,華北可勝江南,複現隋唐運河盛世

入黃位置不在鄭州,華北中心航道落子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