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和日本一樣,經曆“失去的三十年”?
中國經濟,如何避免陷入“失去的三十年”?
随着二季度經濟資料的出爐,有部分人認為,日本當初經曆了經濟拐點,陷入通縮,經曆了“失去的三十年”。
而對着最近幾年中國經濟面臨的複雜形勢,中國或許也将和日本一樣,重走“失去的三十年”這條老路。
然而其實很多人雖然覺得經濟環境複雜,面臨巨大壓力,但是中國怎麼着也不可能像日本一樣經曆那麼長時間的衰退。
但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現在二季度GDP增速4.7%,出現放緩,CPI和PPI指數比較低,陷入了技術性的通縮。
二季度GDP為4.7%
這種情況下,我們憑什麼才不會重走日本經濟的老路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話題,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日本的過去,會不會成為中國的未來?
現在的中國經濟,雖然比日本經濟低迷時期要好的多,但是也出現了很多類似的現象。
比如日本經濟在泡沫破裂以後出現的GDP的負增長,中國二季度GDP環比降低0.6%,位于5%以下;日本出現持續性通縮CPI為-0.1%,而中國則陷入了技術性通縮,CPI隻有0.2%。
日本經濟泡沫破裂
再比如日本經濟消費疲軟,消費增速沒有突破過5%,而中國二季度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0%,其實也比較低。
現在看一下企業投資,日本泡沫破裂以後,企業往往不願意投資,日本投資增速快速下滑,平均企業裝置投資隻有0.7%,而中國情況雖然要好的多,但是實體經濟的發展和信心也出現了走弱。
最後,如果從金融上面來看,日本因為持續通縮進入了負利率時代,而中國這邊雖然克制了降息的速度,但是最近幾年,央行其實是一直在降息,希望刺激經濟,激發市場活力的。
中國央行,一直試圖通過放水,刺激經濟
是以從宏觀來看,中國經濟其實就是日本失去三十年經濟的高配版,隻不過各項資料我們都要好的多。
但是問題在于,我們靠什麼,避免中國經濟重走日本經濟的老路呢?答案可能是,更加積極,合理的對策,甚至是改革。
大放水能否救中國?正确,但還不夠。
随着貨币理論大行其道,拯救經濟最簡單的辦法,其實就是大放水,2008年的次貸危機,2020年疫情引發的美國經濟崩潰,都是靠着大放水救回來的。甚至于就連日本,都是靠着安倍經濟學的無限放水,才讓日本經濟脫離泥潭。
那麼,中國是不是也應該這麼做?央行前行長表示易綱寫了一篇叫做《治理通貨緊縮與微觀機制改革》的文章,文章認為,通縮的意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定義通縮背後的政策含義。
大放水會導緻貧富差距增大,資産泡沫,以及人民币貶值。
什麼意思呢?結合中國的國情,那就是雖然央行放水,甚至财政舉債發展經濟依然重要,可是貨币政策必須穩健為主,因為過度寬松必然導緻資産泡沫,以及人民币貶值的壓力,這對中國經濟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是以,從去年開始,雖然經濟學家和社會上一直都希望央行放水拯救經濟,但是央行卻明确表示反對,并且相當的“克制”。
就好像美國的情況一樣,就算中國國内通縮的問題解決了,那麼後續的資産泡沫,國民貧富差距拉大,人民币貶值的問題如何解決呢?
美聯儲放水拯救經濟,但導緻美國陷入嚴重通脹。
是以大放水是飲鸩止渴,看上去很有效,但是後果卻非常嚴重,到時候那些建言的專家學者拍拍屁股走了,但是爛攤子還是得央行自己來處理。
是以專家的話可以信,但是不能全部信,很多專家,其實就是沽名釣譽死讀書的人。
大放水不行?可以依靠改革破局!
既然放水不行,那麼我們如何破局呢?這裡有兩條路可以走。
從曆史來看,中國在2000年左右其實也出現了通縮,當時我們走出通縮依靠的是加入WTO,商業開放,政府瘦身,還有經濟戰略性改組,是以中國經濟那10年發展的非常不錯。
中國加入WTO,走出通縮陰影,實作了高速發展。
而現在的情況也類似,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投資速度放緩,消費資料比較低迷,而出口資料很不錯,可以說是一己之力拉動了中國經濟的增速。
是以,面對國内需求不足而供給過剩的結構性沖突,我們解決問題更直接的辦法,就是利用國力,影響力和外交手段,更大力度的和全球各國建立更深,更頻繁的貿易往來,向外輸出高品質産品,進而消化國内産能。
這些賺來的美元和外彙,也将持續有利于人民币匯率穩定,穩定國内制造業就業,幫助中國經濟發展。是以你看,中國為什麼一定要頂着國外壓力搞一帶一路?問題就是輸出商品。
中國和沙特的投資貿易,日趨緊密
除了出口之外,我們國内的基本盤怎麼辦?從曆史來看,破局之道,隻有“改革”。
最近召開的會議上,最大的亮點其實就是全方位的高達300項的改革,而會議重點,就是高層進行布局,破局之道,我這邊簡單說一下。
首先,國内經濟一個比較突出的沖突在于地方基層的财政困難,面對這種情況,這次的改革表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關系,中央适當獲得事權,但是分了一部分的财力給地方,進而解決問題,這就是本次重點的“财稅改革”。
消費稅改革,是此次的重點
要知道,中國很大,雖然很多大事情可以中央來解決,但是無數芝麻一樣的小事情,還是得依賴于地方自己來解決,這是關系民生的大事情。
再比如面對房地産行業,最近幾年我們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就算是6月份的二手房價格,都在持續下跌。是以這次的改革,就是推進“新型城鎮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江西的勞工到上海來打工,以前是沒有辦法享受上海的一些城市福利,但是改革以後,就可以基本享受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農民工大哥和城裡人的待遇差不多,進而促進農民工進城,加快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移。
戶籍改革,和新型城鎮化,将幫助削減庫存,增加消費,刺激經濟。
在這種由農民轉向城市居民的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消費,進而刺激經濟增長,也可以給房地産行業注入新的需求和資金,拉動金融,教育,醫療等等方面的增長。
再比如,這次改革提出,要有序擴大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
這裡的重點就是人口轉折和老齡化下,中國不能夠和之前一樣,而是要持續,更大力度的開放,吸引境外人員入境,享受國内便捷的居住、醫療、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
對外開放,吸引外國遊客看中國,遊中國,刺激消費。
比如144小時免簽,進而吸引國外遊客來中國旅遊消費,再比如加強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民間交流,彼此之間的聯系才能夠更加緊密。而這種開放的态勢,才能夠更大力度的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繁榮,讓中國經濟更有活力。
開放和改革是發展永恒的動力
我們可以看到,就算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可以說每隔幾年,我們都會遇到一系列可以載入史冊的重大問題。
然而到現在,中國已經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按照平價購買力計算,中國甚至很早就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隻有不斷的改革,釋放紅利,才能實作民族偉大複興!
我們靠什麼取得現在的成就?答案就是不斷的改革釋放改革紅利,不斷的開放,讓中國社會更有活力。
而隻有依賴于改革和開放,中國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沖突,避免重蹈覆轍,走日本的老路,最終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
【櫻狼财經】探尋熱點背後的真相,歡迎轉發、點贊、評論。圖源來自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