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檔來源:攝圖網
7月15日晚7點,董宇輝再次迎來其“高光時刻”,董宇輝在華為總部與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餘承東、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開啟了一場直播對話,此次直播引起全網廣泛關注。
對于問界品牌的銷量表現,餘承東指出,目前雖然有多家車企與華為達成合作,但市場表現都不如問界,目前問界M7和M9已經在30萬以上、50萬以上的細分市場占據銷量榜首,超過傳統BBA,市場競争力極為可觀,網友直呼“問界才是老餘的心頭肉”。餘承東還強調,目前賽力斯擁有了AITO問界這樣的強大的品牌資産,開拓全球市場能力非常強,未來将在全球市場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M9為什麼賣得好?餘承東稱華為智能化領先,而且機械素質也比别人好一截。“我們有種新的技術來實作它(機械素質),不管是奔馳寶馬,奧迪,還有路虎攬勝保時捷,還有庫裡南等,我發現我們在這些機械的素質上,都比别人還好”。
餘承東還在直播中點贊“問界M9出色的機械素質”,他表示,盡管外界一度認為問界M9側重于軟體與智能體驗,但使用者試駕後的真實回報顯示,問界M9無論底盤調校、動力響應還是NVH表現,均優于同級BBA車型。近日,中汽評測 C-NCAP 公布了問界 M9 的汽車測試結果,其以高達93.9%的綜合得分率榮獲C-NCAP(2021版)唯一超五星安全車型,安全性能與機械品質充分獲得權威肯定。
對于華為智能駕駛,餘承東稱,華為的智能駕駛很多人跟風黑,用各種手段“搞我們”,但是實際上華為的綜合能力還是仍然對得起那四個字(遙遙領先)。
據企查貓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09月15日,注冊資本4,084,113.182萬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趙明路,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程控交換機、傳輸裝置、資料通信裝置、寬帶多媒體裝置、電源、無線通信裝置、微電子産品、軟體、系統內建工程、計算機及配套裝置、終端裝置及相關通信資訊産品、資料中心機房基礎設施及配套産品(含供配電、空調制冷裝置、智能管理監控等)的開發、生産、銷售、技術服務、工程安裝、維修、咨詢、代理、租賃等。
從“餘承東回答M9為什麼賣得好”回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情況: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供需發展
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方面,根據IDC資料,随着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的接受度逐漸提升,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将由2021年的1370萬輛增長至2025年的2490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6.1%,發展前景廣闊。
在市場滲透率方面,根據CAICV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中L2級車輛滲透率為23.5%。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大陸搭載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網聯乘用車新車銷量約700萬輛,市場滲透率為34.9%;2023年上半年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達到42.4%。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測試示範部署情況:開放道路建設和測試示範規模不斷擴大
開放測試道路是進行開放道路測試的前提,可以配套相應系統平台為開放道路測試提供場地、通信信号、路況資訊、紅綠燈資訊、實時事件資訊、交通資料資訊、氣候資訊等。根據CAICV資料,截止至2022年8月,全國已有約30個省市總體釋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範應用牌照1000多張牌照,各地開放道路超過6000公裡,測試裡程超過2000萬公裡,已經形成一個非常良好的包括封閉場地和開放道路協同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驗證體系。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透露,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國累計開放超過15000公裡測試道路,道路測試總裡程達到7000多萬公裡,發放測試牌照超過2800張。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布局
從企業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各環節布局來看,大陸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在上遊感覺系統主要布局在車載攝像頭、雷射雷達等環節,代表企業包括宇瞳光學、禾賽科技、舜宇光學等;決策系統主要布局車規級晶片和雲計算平台,以地平線、黑芝麻、浩雲科技、東土科技為代表;執行控制系統廠商(利氪科技、翰凱斯、亞太機電、德科智控等)主要布局線控底盤;網聯賦能的布局重點在C-V2X車路協同技術研發;整車廠商與解決方案供應商涉及傳統主機廠、科技企業、造成新勢力等多類型企業,多數企業傾向于全棧布局。
據前瞻産業研究院報告分析,全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相關的新能源、大資料、電子資訊等資源正加速向國内集聚,大陸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逐漸向快速發展新階段邁進,市場滲透率持續快速攀升,預計到2025年,将達到40%以上;到2030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将成為市場主流。是以,前瞻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保持樂觀态度,預計近年有較大的增長幅度,初步預測到2029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産業規模或将突破兩萬億元。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認為,把握提高效率、降低風險、綠色低碳等産業未來發展方向與趨勢,攻關“單車智能+網聯賦能”各環節技術瓶頸,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的關鍵。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ICV)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産業大資料、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成本效益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