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4年,中國高鐵企業在墨西哥經曆了一場“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
這一年的11月,中國中鐵建聯合體憑借在高鐵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出色的成本效益,一舉中标墨西哥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的“墨克高速鐵路”項目,合同金額高達近40億美元。
這條全長210公裡的高速鐵路,是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重要裡程碑,也是泛美地區規模最大、金額最高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合同簽訂僅3天後,墨西哥政府突然宣布取消該項目,并片面撕毀了合同。
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震驚了整個業界,但更令人吃驚的是,面對中方近百億美元的巨額投入,墨方僅以區區810萬元的補償款草草了事。
那這場被叫停的項目背後有着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如今這條高速鐵路建成了嗎?
“墨”忘初心:墨西哥項目的滑鐵盧
在2014年8月15日,墨克高速鐵路正式啟動招标後,吸引來了不少外國企業的關注,其中就包括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法國阿爾斯通等。
不過墨西哥政府提出了一個非常苛刻的要求,那就是這條高速鐵路從2014年開始建,2017年就必須投入使用,這無疑是大大增加了項目的難度,是以大部分公司都紛紛選擇退出。
然而,中國人向來都是迎難而上,況且這條高速鐵路意義非凡,它對中國鐵路未來走向全世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是以,即便墨西哥政府的要求很苛刻,但中國鐵建仍然堅定地參加了招标,并且最終如願以償的中标。
當中标的結果傳回國内後,業内一片歡呼,仿佛已經看到了中國高速鐵路的美好未來,可讓人意外的是,在這個結果敲定後的第三天,墨西哥政府竟表示上次的招标結果廢棄,要重新進行招标。
而他們給出的理由則是:參與此次高鐵項目競标的公司隻有一家;競标程式的處理時間不充足。
墨西哥政府的做法讓人氣憤,但為了中國高鐵能夠走出去,中國鐵建、中鐵十一局、十二局一緻表示,仍會參加第二次招标。
從綜合實力來看,中鐵擁有更加全面的融資計劃和高鐵技術,是以即便是重新招标,也有很大機率脫穎而出。
但就在中鐵送出競标書16天後,墨西哥政府又來了一波謎之操作,他們竟然宣布将這條高鐵項目給無限期擱置了,這究竟是為何?
據悉,墨西哥政府放棄這條高鐵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是包含美國在内的一些西方國家一直從中施壓,要求墨西哥重新考慮由中國企業承建高鐵的決定。
其二,反對黨也借機發難,指責涅托政府在招标過程中存在程式違規和黑箱操作,而在内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涅托政府不得以選擇暫停高鐵項目,以平息政治危機。
然而,墨西哥政府的違約對于中鐵建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不僅損失了大量前期投入,更重要的是錯失了打開美洲市場的“金鑰匙”。
按照國際規定,墨西哥這次違約要向中鐵賠償不超過報價的1%,而當時他們的報價高達百億人民币,是以折合下來他們的賠償金額不超過2.7億人民币。
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墨方僅僅隻賠償了2000萬比索,折合人民币810萬,就草草了結了這起近百億美元的世紀合同。
委内瑞拉高鐵項目的突圍之路
當中國高鐵企業在墨西哥遭遇滑鐵盧之時,另一個南美國家委内瑞拉卻向他們抛出了橄榄枝。
2009年,委内瑞拉政府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建設連接配接首都加拉加斯與第三大城市巴塞羅那的高速鐵路,全長約468公裡。
這條高鐵被稱為“蒂納科—阿納科高鐵”,是委内瑞拉曆史上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
經過激烈的國際競标,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并與委方簽署了總額近80億美元的合同,這标志着中國高鐵正式進入南美市場,同樣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然而,委内瑞拉的政治經濟形勢遠比人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這個國家長期依賴石油出口,經濟結構單一,受國際油價波動影響較大,同時西方國家頻頻對委内瑞拉實施制裁,進一步加劇了該國的經濟困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鐵建在委内瑞拉的高鐵項目舉步維艱,項目推進過程中,委方資金頻頻斷鍊,原材料供應不足,土地征用困難重重,野生動物保護問題層出不窮,使得中國鐵建團隊面臨着各種“不可抗力”因素的考驗。
雖然中鐵沒有退縮,憑借精湛的技術實力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中國鐵建團隊也有信心完成這項任務,但由于委内瑞拉經濟崩潰、資金斷鍊,這條高鐵也不得不宣告停擺。
“鐵”骨铮铮:高鐵“走出去”的啟示錄
回顧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曆程,我們看到了一部跌宕起伏、充滿悲歡離合的奮鬥史詩,從墨西哥的慘痛教訓到委内瑞拉的艱難,從雅萬高鐵的榮光到中老鐵路的輝煌,中國高鐵人以“鐵”一般的意志和擔當,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奮進樂章。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曆了太多的困難和挫折,語言不通、文化差異、政策變動,每一個海外項目都是一場硬仗,都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
然而,正是在這些磨難中,中國高鐵人錘煉了“鐵骨铮铮”的品質,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他們意識到,高鐵“走出去”絕非單打獨鬥,而是一個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
從前期規劃、設計到施工建設,再到後期營運維護,每個環節都需要企業、政府、金融機構等多方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隻有形成合力,才能化解風險,攻堅克難。
同時他們也認識到,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市場,企業必須具備“五髒俱全”的綜合實力。
從勘察設計到裝備制造,從施工建設到營運維護,每個領域都要練就一身硬功夫,同時還要注重本土化經營,引進當地員工,傳播先進技術,實作互利共赢,這樣才能真正紮根海外,赢得市場和民心。
更重要的是,他們深刻了解了高鐵“走出去”的戰略意義,這不僅僅是企業的商業行為,更是服務國家外交大局、提升中國制造形象的重要載體。
是以,要講好中國高鐵故事,傳播中國發展理念,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唯有胸懷全局、放眼世界,才能真正實作高鐵強國的宏偉藍圖。
結語
今天,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高鐵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為高鐵“走出去”開辟了廣闊空間,但同時,逆全球化浪潮、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确定因素也在加劇。
未來,中國高鐵将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世界舞台上續寫輝煌?這需要企業和國家的共同努力。
站在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靈活的應變能力、開放的合作精神,中國高鐵一定能在國際市場上行穩緻遠,為推動全球互聯互通、促進世界經濟複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