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6月26日發表聲明,北大西洋理事會決定任命荷蘭首相呂特為新一任北約秘書長,将于今年10月接替現任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北約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軍事集團。北約秘書長是個帶有濃重地緣政治色彩且十分活躍的人物,了解呂特對于今後觀察、研判北約動向具有重要意義。
一、呂特的基本情況
呂特,全名馬克·呂特(Mark Rutte),1967年2月14日出生于荷蘭海牙,未婚,無子女,畢業于萊頓大學曆史系。他是家中的老兒子,排行老七,至今未有過绯聞,被荷蘭人戲稱為“最無聊”的政客和“黃金單身漢”。
他成年後曾長期供職于聯合利華集團,2002年步入政壇,曆任荷蘭社會事業和就業部國務秘書、教科文部國務秘書、議會二院自由民主人民黨(簡稱自民黨)黨團主席等職。2006年,他成為中右翼政黨——自民黨上司人,以務實風格駕馭了複雜的政治局面,并在塑造該黨的政策和戰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0年10月14日首次當選荷蘭首相,2012年、2017年、2022年連任,成為荷蘭曆史上任期最長的政府上司人。14年來,他先後上司不同的聯合政府應對歐債危機、新冠疫情、俄烏沖突及其引發的能源危機等難題,同時在歐盟政治環境中積累了聲譽和影響力。2016年1月,荷蘭成為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呂特成為理事會輪值主席。
二、呂特任職經過
北約秘書長一般需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擔任,任命需要全部32個成員國一緻同意。去年11月呂特宣布有意出任北約秘書長,随後獲得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北約主要成員國的支援。
但是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等國表示反對。今年4月,呂特前往土耳其,與總統埃爾多安舉行會談,通過協商獲得了土耳其的支援。然後呂特在軍援烏克蘭等問題上,向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作出某些說明。今年6月中旬,歐爾班改變了先前主意,承諾匈牙利不會否決北約對烏克蘭的援助,并支援呂特競選北約秘書長。随後,呂特的最後競選對手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退出了競争。先前曾反對呂特任職的斯洛伐克總統出于無奈,轉而支援他。
最終呂特勝選。看守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随即表示熱烈歡迎,稱贊“呂特是一名真正的跨大西洋主義者、一名強有力的上司者和一名共識建設者……我知道我會把北約交到可靠的人手裡。”
三、呂特面臨的挑戰
北約秘書長與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為北約最重要的人物。秘書長負責協調聯盟工作、主持北大西洋理事會和除軍事委員會外的大多數主要委員會會議。
據外電報道,呂特政治和外交經驗豐富,在荷蘭上司不同的多黨聯合政府過程中,展示出較高的溝通技巧、以及合縱連橫的能力,在歐美政界擁有廣泛人脈。但是,北約看似鐵闆一塊,其實内部沖突重重。呂特上任面臨的挑戰不少,據西方媒體報道,主要有:
一是,北約如何繼續援助烏克蘭?6月14日,北約國防部長會議準許一項計劃,由北約協調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和訓練,接替目前負責上述工作的“烏克蘭防務問題國際聯絡小組”。這一計劃将在北約華盛頓峰會上正式啟動,是以呂特在協調軍援烏克蘭方面的任務十分繁重。
二是,面對北約與俄羅斯的沖突不斷膨脹,呂特如何協調、帶領北約進一步加強“東翼防禦能力”?包括增加在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的軍事部署,提升快速反應部隊能力,確定北約在東歐的“威懾力”和“防禦能力”。
三是,如何适應和遵從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确定性?北約的實質是美國獨霸世界的軍事工具。今年年底美國将舉行總統選舉,目前難以确定現任總統拜登連任,還是前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鑒于拜、特二人對北約以及對俄烏戰争的态度明顯不同,這對剛剛上任的呂特将是十分棘手的挑戰。
四、呂特對俄烏戰争的态度
呂特是俄羅斯軍事打擊烏克蘭的激烈批評者,也是烏克蘭堅定的盟友,他曾明确表示,支援烏克蘭有利于歐洲的安全和繁榮,烏克蘭“可以依靠我們的支援,無論現在還是将來”。
呂特擔任荷蘭首相期間,荷蘭援烏力度在西方陣營中處于第一梯隊,荷蘭是第一個宣布向烏克蘭提供F16戰機的國家,也是向烏提供F16戰機多國聯盟的發起國,率先向烏克蘭提供了“愛國者”防空系統,向烏提供超過30億歐元的軍事援助。目前,烏克蘭飛行員正在羅馬尼亞使用荷蘭提供的F-16戰機接受教育訓練。
今年3月初,呂特作為荷蘭首相通路了烏東部城市哈爾科夫,率先與烏克蘭簽署了為期10年的安全協定。根據協定,今年荷蘭将向烏克蘭提供20億歐元軍事援助,加快向烏援助42架F-16戰機、22艘巡邏艇和3艘戰鬥艇,以及雷達和榴彈炮等軍用物資,并在推動烏安全和國防力量現代化、增強烏軍與北約部隊的互操作性等方面提供幫助,優先解決烏方在防空系統、火炮、遠端火力、裝甲車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五、呂特對中國的态度
呂特擔任荷蘭首相期間,對大陸态度具有兩重性、正反面舉措都有,正多反少。呂特熱愛中國文化,自學中文,先後5次訪華。呂特執政以來,中荷兩國貿易額翻了一番,荷蘭成為繼德國之後中國在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2023年中荷貿易額達到1072億美元。
一些官員曾指責中國,稱與中國貿易給荷蘭帶來了損失。呂特态度溫和,表示會與中國進行協商。2022年夏天荷蘭議會對中國涉疆、涉港問題态度不端,歐洲一些國家掀起“孤立中國”風潮,呂特表示孤立中國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針對一些歐盟國家主張與中國脫鈎,呂特表示與中國“脫鈎斷鍊”不是荷蘭政府的政策選項,這樣做“也會傷及自身”。呂特曾表示,荷蘭珍視荷中友誼,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但是,呂特在經貿領域曾有跟随美國的步伐、限制和打壓中國的事例。去年荷蘭不惜損失價值數十億歐元,限制全球最大晶片制造商阿斯麥的先進光刻機對華出口。
值得關注的是,随着呂特職務的變化,他對大陸的态度也會出現變化。北約是美國獨霸世界的軍事工具,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是遏制、打壓和消弱,呂特作為北約主要上司人,将在其位、謀其政。據外電報道,呂特對中國的政策和态度似乎有所調整。在對待俄烏戰事問題上,他以前稱中國應該以其影響力敦促俄方停火撤軍,前不久他随聲附和即将卸任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異口同聲指責中國幫助了俄羅斯,要付出應有代價。
對此,應引起大陸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