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翠區是威海市政府駐地、威海市的中心城區,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
近年來,環翠區不斷開創高品質發展新局面,抓經濟、謀發展、惠民生,綜合實力持續攀升,2023年地區生産總值450億元,連續四年獲評全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先進縣。
威海農商銀行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局,完善金融服務模式,助力産業更新。目前各項貸款餘額177.2億元,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援。
助力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走進位于威海環翠區羊亭鎮的貝草夼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家家戶戶房前屋後種滿杏樹,仿佛置身于“世外杏園”,前來旅遊度假的市民與遊客絡繹不絕。
在村裡的文創展銷基地,遊客們正在對廢杏枝進行加工,體驗制作“幸福筆”等文創工藝品。
“我們依托村裡原有的生态資源,與村集體共同成立旅遊開發公司,建設了紅色展館、文創中心、會議教育訓練基地等,打造集紅色教育、親子研學、民宿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服務業态。自公司營運以來,已經增加村集體收入37萬元,帶動村民增收緻富。”貝草夼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恩茂介紹道。
在貝草夼村發展蛻變過程中,威海農商銀行積極融入該村鄉村旅遊建設,為其成立的旅遊開發公司提供資金支援,助力打造鄉村特色産業,為村集體産業興旺發展注入金融動能。2023年,貝草夼村獲評“全國美麗宜居村莊”榮譽稱号。
威海農商銀行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制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實施方案,積極與農業相關部門對接,加大對種養殖、漁業、特色旅遊業、農業産業鍊等信貸支援力度。持續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選派支行行長、客戶經理到鎮、村挂職,開展駐點辦公和整村授信,積極打造服務鄉村振興金融樣闆村,及時掌握各類涉農主體金融需求,全力當好金融政策“宣傳員”、鄉村振興“服務員”,2023年發放涉農貸款餘額12.5億元,用金融服務硬實力,激發鄉村振興發展新活力。
為制造業發展“添動能”
“有了這一筆科技成果轉化貸款,及時幫我們解決了資金問題,非常感謝農商銀行!”見到前來走訪的威海農商銀行從業人員,威海某過濾器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由衷地表示。
該公司作為一家專精特新以及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高分子原材料及再生原料、合成纖維以及熔體過濾器、熔體管道、機械裝置的生産、研發和銷售,具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數十項,市場前景較好。
由于生産經營需要,亟需資金購進一批鋼材、化纖等原材料,苦于沒有抵押物,為此犯了愁。威海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在走訪中了解到企業金融需求後,第一時間上門服務,綜合考慮企業情況,以其發明專利為切入點,為其發放“科技成果轉化貸”950萬元,不僅盤活了企業的無形資産、拓寬了融資管道,也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制造業是環翠的優勢主導産業,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環翠區堅持強龍頭、補鍊條、聚叢集,先進制造業不斷壯大。
威海農商銀行将區政府确定的重點産業鍊及産業叢集企業納入金融服務企業名錄,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營銷”以及高管走基層“十百千萬”活動,通過深入走訪對接,針對企業發展特點,一戶一策制定金融服務方案,累計走訪對接7642戶。
紮實開展首貸培植行動,将金融輔導與首貸培植相結合,打造“園區+企業”服務模式,着力滿足企業資金需求。加強與科學技術局、知識産權局、财政局等部門合作,大力推廣“知識産權質押貸”“人才貸”“科技成果轉化貸”等政策性貸款,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2023年,發放民營企業貸款餘額96.8億元。
擦亮綠色發展生态底色
“正是有了農商銀行的資金支援,讓我們及時購買相關原材料,保障了生産,同時還給我們節省了不少費用。”威海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威海農商銀行的服務連聲稱贊。
作為一家從事環保專用裝置制造的企業,其業務遍布國内的山東、河北、江蘇、甘肅等多個省市,無論是應用于處理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的一體化污水智能淨化裝置,還是應用于河道黑臭水體治理的專用河道微生物菌劑,均有較大的市場。
由于業務量增加,企業需要購進一批原材料進行裝置制造,出現了流動資金不足問題。
此時,威海農商銀行從業人員走訪工業園區,了解情況後,及時與企業對接,根據企業專利情況,為其發放貸款200萬元,滿足了企業資金周轉,還可以獲得财政貼息支援,為企業發展注入“金”動能。
威海農商銀行積極融入威海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堅持規劃引領,制定金融支援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金融支援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申建綠色支行,不斷完善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機制保障。堅持精準服務,積極對接綠色低碳制造業、海洋産業等領域企業,常态化跟進服務。
同時,強化産品創新,依托“科技成果轉化貸”“知識産權質押貸”等信貸産品,打造“科技+綠色”服務模式,推出海域使用權等抵質押信貸産品,賦能企業發展。
目前該行實體貸款較年初增加10.3億元,其中綠色貸款餘額增幅56%,連續三年增速超同期各項貸款增速。(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