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地質環境複雜多樣,不同地方的地質災害規律雖有差别,但主要引發因素都是降水,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好比“信号槍”,發揮着重要避險作用。初步統計,6月份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63起,涉及可能傷亡人員1226人。
然而,現階段的預警模型标準,是以曆史經驗認識為基礎、通過多因素分析得出的。當遭遇過去極少發生、甚至從未出現過的極端降雨時,其有效性便會遇到挑戰。各地正在探索更加精準的預警系統平台,也面臨着大資料運用、模型研發和計算能力提高等大量難題。
專家建議,山區生産生活人員,熟知當地環境,掌握實際雨情水況,要高度關注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提高警惕,鄰裡互助及時避險轉移,才能有效應對局地強降雨引發的地災險情。當持續多日降雨又遭暴雨,或發現坡面渾濁水流,要警惕;當發現周圍溝谷、溪水、河流水位突然上漲或斷流,要警惕;當發現有地表開裂、碎石崩落、異常聲響等迹象,更要警惕。
本期編選近期相關4例成功避險案例,供各地借鑒。
湖北崇陽“7·2”橋邊村一組滑坡避險:
預警響應 四位一體
7月2日,湖北省鹹甯市崇陽縣路口鎮橋邊村發生滑坡,滑坡方量約120立方米,造成部分房屋受損,因提前轉移受威脅群衆5人,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7月1日,崇陽縣普降暴雨,湖北省自然資源廳、鹹甯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連續釋出4次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當晚23時許,鹹甯市路口鎮自然資源和規劃所從業人員及“四位一體”管理者在落實省、市預警響應巡查排查時,發現橋邊村一組居民屋後山坡淌出渾濁的水流,同時出現土體滑落現象,當即将此情況電話報告給路口鎮人民政府和崇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随後,管理者迅速聯合駐村幹部将受威脅群衆5人(其中4名國小生)疏散轉移至親屬家中。7月2日6時許,該點發生滑坡。
目前,受威脅群衆已妥善安置,危險區域已進行封閉,周邊已拉設警戒線、豎立警示标志。下一步,市、縣兩級自然資源部門将密切關注災情發展,安排專人持續開展監測,繼續加大力度開展地質災害隐患排查,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落實落細防範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
重慶武隆“6·28”長田坎滑坡避險:
群專結合 高效有序
6月28日淩晨,重慶市武隆區長壩鎮鵝冠村長田坎滑坡隐患點發生滑動變形,坡體上部分房屋損毀。因受威脅的32戶55人提前撤離,未造成人員傷亡。該點于2020年6月被納入群測群防系統,在今年5月布設2台 GNSS位移監測儀器。6月26日,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氣象局針對武隆區聯合釋出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武隆區按“防重點、重點防”的要求,對全區隐患點實施提前撤離避讓,其中長田坎滑坡範圍内受威脅較大的12戶21人撤離避讓。27日,武隆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更新為紅色預警,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駐守地質工程師會商,研判該滑坡風險極高,擴大範圍撤離18戶30人。28日淩晨,該滑坡監測裝置發出預警,現場調查發現嚴重變形,當地再次撤離周邊2戶4人,封閉進入滑坡區域的所有道路,并安排專人24小時輪換值守,防止人員回流。截至7月2日,該滑坡仍在變形,當地持續值守,嚴防人員傳回。長田坎屬地質災害高易發、高風險區,是武隆區重點管控對象。正是由于強降雨期間巡查排查到位,在風險預警釋出後,做到了及時有序撤離,妥善安置,成功避免了人員傷亡。
湖南臨湘“6·22”紅士村滑坡避險:
應查盡查 應轉盡轉
6月22日淩晨,湖南省嶽陽市臨湘市聶市鎮紅士村發生滑坡地質災害,由于排查到位、應急處置得當,果斷撤離受威脅住戶8人,實作成功避險。
6月21日晚,嶽陽市多地釋出紅色預警,臨湘市聶市鎮6小時降雨量達到186.9毫米。嶽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求各縣市區務必確定預警資訊及時傳達到每一個受威脅戶,堅決做到“應查盡查、應轉盡轉”。臨湘市自然資源局立即啟動市、鎮、村三級聯防機制,排程各鄉鎮(街道)自然資源是以及群測群防人員立即開展隐患巡排查工作。
6月21日21時40分,臨湘市聶市鎮紅士村巡查員巡查至下屋組時,發現一戶村民屋後邊坡存在小規模的垮塌現象,坡腳有滲水,存在滑坡的風險,立即上報了險情。22時15分許,村委會從業人員按照“四個一律”要求,将受威脅的2戶8人進行了轉移安置。6月22日1時許,滑坡發生。6月22日2時20分,臨湘市自然資源局會同技術支撐機關到達現場開展應急調查、測繪等工作,并對後期排危除險提出了可行的建議。
這次成功避險展現了隐患巡排查的重要性,也彰顯了各級各部門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高效執行。
廣東平遠“6·16”鄒坊村大坑小組滑坡避險:
識災辨災 果斷轉移
6月16日,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仁居鎮鄒坊村大坑小組發生滑坡地質災害,因提前撤離受威脅住戶25人,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6月16日11時,廣東省梅州市自然資源局、氣象局聯合釋出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平遠縣接到預警資訊後迅速組織開展地質災害風險隐患巡查排查。16時左右,平遠縣仁居鎮武裝部長、村幹部巡查至鄒坊村大坑小組時,聽見後山有異響,發現山頂有變形迹象,立即通知山下群衆7戶共25人緊急轉移。16時30分左右,發生大面積滑坡,大坑小組通信、用電中斷,其中2戶群衆3層磚混結構房全部坍塌。
切實加大地質災害風險隐患巡查排查力度,不斷提升群測群防員防災減災業務水準和識災辨災能力,堅決及時果斷轉移群衆,是本次成功避險的關鍵。
來 源
作 者
新媒體編輯
|
|
|
中國自然資源報
趙玲玲
陳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