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熱浪滾滾,高明的高溫天氣更加猛烈。
高明醫生表示,氣溫升高對人體的影響大,高溫天氣下,人的消化功能和神經系統會受到一定影響;老弱病幼在高溫下發生中暑的幾率更大,症狀更明顯,尤其要謹防中暑。積極做好預防,不僅中暑可以避免,也有利于夏季養生保健。
三伏天下,不少市民選擇貼“三伏天灸”,防暑之餘,還能“冬病夏治”。高明融媒記者陳嘉懿攝.jpg
及時補充水分
白開水和純淨水最好
今年的三伏天将持續到8月23日,共計40天。高明區中醫院内一科副主任陳一鳴指出,高溫環境中,人的消化功能會下降,食欲也會下降;高溫對心腦血管也有很大影響。“溫度太高了,調節人體溫度的神經系統調解不過來就會發生中暑”。
“中暑是可以預防的。”陳一鳴補充說明到:高溫下,人體水分丢失過多,機體的代謝功能和調節功能就會下降,是以補充水分非常重要。高溫下,人體每天約需要補充8杯(約1500毫升)水。同時飲水不宜突然大量喝水,尤其是在缺水之後,大量快速飲水會加快排洩,起不到補水的作用,不利于吸收反而還會刺激消化功能。
補充水分對水的類别有要求嗎?當然。陳一鳴指出,飲料中很多都是碳水化合物,産氣很多,喝完後胃部會很脹。且現在飲料很多都含有添加劑,健康難保障。是以,高溫天氣下補充水分應當以白開水或者純淨水為主,适量喝飲料。
減少戶外活動
随身攜帶防暑藥物
“暑熱天氣,食欲有所下降,尤其要注意飲食均衡。”陳一鳴還指出,蔬菜、水果夏季攝入量都比較多,一般不會缺乏,反而應該注意蛋白類食物的補充,應适當吃些肉類。此外,綠豆湯、苦瓜等也有着很好的解暑效果。
高溫天氣下,溫度高,紫外線強,要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對于沒法避免戶外工作的人們來說,适度休息很重要,盡量減少在太陽直射環境下的時間。“尤其是老年人、嬰幼兒、孕産婦以及體質本來就虛弱的人,自身儲備功能和調節功能很差,這些人對高溫的反應更快速也更強烈,尤其要謹防中暑。”陳一鳴說。
市民在秀麗河晨練。(資料圖)
陳一鳴建議,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别是午後高溫時段,老、弱、病、幼人群尤其要避免太陽直射以及劇烈運動。在一些無法控制的情況下,比如旅途中,感覺不舒服了要及時休息,以恢複體力,可随身攜帶藿香正氣水之類的一些解暑藥物。另外,服用藿香正氣水後還要避免再服用抗生素。如果高溫反應的症狀比較嚴重,就要及時就醫。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防暑的主要工具是空調。但醫生指出,空調溫度不能調到太低,如果室内20℃,到室外是近40℃,身體會很難調整适應,反而會感到不适。再者,空調溫度調得太低,對關節也有損傷。26℃左右,人體會感覺比較舒适。
健康小貼士:
一、夏季鍛煉防暑有妙招
時間進入三伏,對于喜歡運動的人來說,防止中暑顯得尤為重要。
對此,陳一鳴說,第一,夏季氣候炎熱,運動時應避免中午及下午時段,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中午11點至下午4點這段時間。最好選擇清晨或者太陽落山以後的時段進行運動;第二,運動時,如果在戶外,盡量選擇有樹蔭的地方,或者是佩戴太陽帽以遮擋陽光,這樣能避免陽光直射人體,同時應當穿一些淺顔色、透氣性良好、寬松的衣物;第三,運動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好,每運動20分鐘,就應當休息5至10分鐘,每天的運動時間不宜超過一小時;第四,夏季運動補水非常重要,通常可以喝一些糖鹽水,或是清涼消暑的飲料,如綠豆湯、金銀花水等,同時每運動1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應當補充水分150毫升;第五,運動前後還應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少吃油膩食品,這樣可以有效的保持人體機能平衡,有利身體健康;第六,随身攜帶防暑藥物,如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
二、夏季防暑茶方
除了飲水以外,陳一鳴建議,市民還可以飲用消暑茶方,會更解渴消暑。
1.竹葉薄荷茶處方:鮮竹葉10g、薄荷2g、綠茶5g。
制法:開水沖泡後飲用,具有清涼、解暑散熱的功效。
2.銀花連翹茶方:金銀花1g、連翹1g、鮮竹葉10g、鮮荷葉10g。
制法:煎水或者泡茶涼服,适用于夏季祛暑解毒。
3.祛暑清心茶方:鮮竹葉心6g、麥冬心6g、蓮芯6g、鮮佩蘭6g。
制法:将鮮竹葉心、麥冬心、蓮芯、鮮佩蘭用水煎好後涼服,具有清暑醒脾的功效。
4.薄荷茶處方:鮮薄荷3g、太子參6g、綠茶3g、生姜1片。
制法:用沸水沖泡後即可服用,具有清暑解熱的功效。
5.荷葉夏枯草涼茶處方:荷葉3-5g、夏枯草3-5g、甘草3-5g、适量水。
制法:将荷葉、夏枯草、甘草加入适量水,煮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具有防暑降溫的功效。
6.銀菊涼茶處方:金銀花3g、菊花3g、茵陳3g、生甘草2g。
制法:将金銀花、菊花、茵陳、生甘草沸水泡開即可飲用,每日可以代替茶頓服,具有清涼解暑、補充水分的功效。
7.香蘭涼茶處方:藿香9g、佩蘭9g、茶葉6g。
制法:将藿香、佩蘭、茶葉一起放入茶壺中,用500ml開水沖泡,在蓋上壺蓋悶5分鐘。加入冰塊冷卻後飲用。具有解熱祛風、清暑化濕的功效。
8.蓮心淡竹葉涼茶處方:蓮心、淡竹葉。
制法:适量蓮心與适量淡竹葉加水煮開即可飲用,對于夏季清熱甯心具有很好功效。
9.藿香解暑茶處方:藿香葉10g、香薷葉10g、薄荷葉10g。
制法:将藿香葉、香薷葉、薄荷葉放入鍋中,加水淹沒原料即可,加蓋煮10分鐘後,待涼後即可飲用。具有祛暑濕的功效,此款茶脾胃虛寒、腸胃功能較差的人也可以飲用。
10.三根飲處方:白茅根100g、蘆根50g、菠菜根100g。
制法:将白茅根、蘆根、菠菜根切段後,加水共煎,去白茅根、蘆根,留菠菜根食用,飲湯汁,具有清熱涼血、順氣化積的功效,對于中暑引起的便秘具有一定療效。
文、圖/高明融媒記者陳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