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聯考之前,平時比較的一直是南京市的資料,理科物化生和物化地組合占比明顯,非物化組合比例較低,但在聯考後看全省選科的資料,物地生組合人數竟然超過10萬人,超過物化生和物化地,真的想象不出,究竟哪所城市那些學校,出現如此多的物非化的組合。
這屆考生對于物化捆綁的強調,力度并不小,但仍然有相當多的家長,直到報考志願時,才變得無所适從,想到會專業受限,但不知道限制強度如此巨大。
志願報考前,班主任善意提醒家長,填寫志願盡量填寫限報化學的專業,這樣競争小一點,但其實理科生所優選的專業,幾乎都要限定化學,本身也不會選到不要求化學的專業。
大量物非化的考生,會使得物化專業競争減小,但并不會很明顯,尤其是高分段,在物化自核中的排名,并不會相比所有理科生排名有明顯上升,不選擇化學的學生,追求的就是賦分,理科學習能力不會太強。
是以多集中于中低分段,越是高分段比例越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中等分數線專業物化組合分數線可能會有明顯下降,但高分專業比如臨床醫學,可能錄取排名并沒有明顯變化。
今年的專業限制力度,可能會使得未來選科變得直接。又想選好專業又想學的簡單的情況不再存在,魚和熊掌不再兼得,總體上是往往傳統的文理選科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