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曆史上的皇帝們的出身,有兩個人不得不提,一個朱元璋,一個劉邦。
為什麼呢?
因為這兩位出身都很差。朱元璋出身貧民,還當過乞丐,論出身可以說是倒數第一。劉邦呢,好一點點,出身平民,但家庭條件也不怎麼樣,屬于勉強溫飽型的。
曆史上有記載,說朱元璋登基之後,卻拜祭曆代帝王廟,對别的帝王隻是看了一眼,唯獨到了劉邦的靈位前,敬了一杯酒,說了一句話:“惟公與我起布衣而有天下”。意思就是,曆史上就我們哥倆,是從平頭老百姓起家當上皇帝的。
劉邦這人确實出身不好,可人家卻有有錢人才有的大少爺脾氣。小時候經常逃學,是個名副其實的學渣,長大後,也不喜歡下地勞動,更不屑于學個手藝經個商,經常遊手好閑瞎轉悠,要學曆沒學曆要工作沒工作。
更關鍵的是,啥也沒有,卻不影響他對生活的高要求,不僅喜歡喝酒吃肉搞聚會,而且還喜歡洗澡看戲和泡妞。
劉邦不幹活,也就沒啥收入,可要維持高消費,能用的辦法無外乎兩種,一個借,一個蹭,坑蒙拐騙這種事劉邦不幹,劉邦不是啥君子,但也不是流氓無賴。
借和蹭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親朋好友就那麼多,總有借和蹭到頭那一天。你比如說,劉邦的大嫂就因為劉邦經常來蹭吃蹭喝,有一次就忍不住拿起鍋鏟敲鍋邊大喊:“光了!光了!”弄得劉邦一下子紅了臉,再也不去老大家蹭吃了。
自己賺不到錢,身邊能借和能蹭的人也沒幾個,劉邦怎麼維持他大手大腳生活的呢?
這就必須提到一個女人。
這女人是個寡婦,沒留下名字,我們隻知道她姓曹,曆史上就簡單地稱她為曹氏。這個曹氏三十來歲就沒了丈夫,獨自帶着一對兒女過日子。維持生計的,就是丈夫生前留給她的一個小酒店。
先前我們已經說了,劉邦整天在外面鬼混,是以,去酒店就成了他的“必修課”。這一來二往,劉邦和曹氏好上了。這情節,完全是一個社會小青年和美女老闆娘的情感糾葛。
曹氏可能沒有太多錢,可是她這個小酒店好,對劉邦來說,這裡不僅有酒有肉,而且有地方聚會和睡覺,這太符合劉邦的需求了。
曹氏是個寡婦,劉邦是個光棍,三十大幾還沒對象,這兩人走到一起,誰也不嫌棄誰,要說還挺合适。
合适到什麼地步呢?合适到這兩人不僅好了,而且好到最後還生了個孩子,這個孩子名叫劉肥。
這個劉肥,就是劉邦的長子,如果說後來沒有呂雉出來的話,這位曹氏那就是劉邦的正室,而劉肥呢就是皇長子,要繼承大漢皇位的。
事實上,劉邦對劉肥很好,看得很重,他登基後封劉肥為齊王,也就是今天山東那塊,在所有的王裡面,不僅地盤最大,而且土地最肥沃,人口最繁榮。這份待遇和尊榮,就連後來傳說被劉邦愛得要死但卻被呂後恨得要死,最終做成人彘的戚夫人的孩子劉如意也比不上。
當然了,這是後話。
不過,從這個後話反推,我們能夠看到劉邦對曹氏的感情。當然,這也和曹氏自己對劉邦的用心分不開。
想當初,曹氏毫無所求地接納了一無所有的光棍劉邦,給他吃喝,給他溫暖,付出了一切,卻不要一點回報,更談不上和人争搶什麼。
和劉邦的其他的女人不同,無論劉邦是開始時的底層小人物,還是後來的亭長,是事業有成的漢王,還是打敗項羽後成為皇帝,她從沒向劉邦提過任何要求,自始至終都在沛縣老家經營自己的小酒館,直到最後老死。
劉邦對曹氏能否算得上初戀我們不好說,但在劉邦早期的混混生涯中,這個女人絕對不可或缺,對劉邦的影響也足夠關鍵。
至于他們為什麼最終沒有結婚,原因無外乎這麼幾個:
第一,劉邦胸懷天下,對正室要求很高,他可以在落魄時上寡婦的床,但是要真的談婚論嫁将對方娶為正妻子,他缺乏足夠的勇氣;
第二,曹氏性格倔強,非正室不嫁,你劉邦既然娶了呂雉,那我就堅決不嫁給你,甯願孤獨終老,也不跟你去享那個福。
當然,還有第三種原因,那就是曹氏睿智,看透了人生紛争,皇帝身邊的女人無數,她不想再插上一腳去争風吃醋,事實上,曹氏這種與世無争的态度,不僅讓她能夠頤養天年,也給兒子劉肥赢取了無數資本啊。
曹氏的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退何嘗不是進?舍何嘗不是得呢?
當然,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猜測,其中的真實緣由,我們已經無從得知。曆史悠悠,千年已過,所有的愛恨恩怨,已經随風而去,誰又能真正說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