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生把脈伊朗,伊朗會改變在中東的立場嗎?

7月6日,伊朗大選落下帷幕,出人意料的是佩澤希齊揚成功當選。

佩澤希齊揚是一名外科醫生,曾擔任過大不裡士醫科大學校長、伊朗衛生部長、伊朗議會第一副議長等職務,在這次大選當中他得到了改革派的支援。

在競選當中,佩澤希齊揚多次闡述了過自己的施政理念,在針對美國制裁方面他提出應遵循尊嚴、智慧和權宜三項原則,同西方進行解除美西方對伊朗的制裁進行談判。

醫生把脈伊朗,伊朗會改變在中東的立場嗎?

相信這些話的人多少還是有一些天真的,未來幾年伊朗的對美政策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為伊朗總統隻是負責内政的,而最高權力在哈梅内伊手裡。

除了伊朗内政方面的問題之外,美西方也不會解除對伊朗的制裁,裁的,除非伊朗改變自己的政治體制,将權力全部交到民選的總統手中,做一個美式民主國家。

這樣一些隐藏在幕後的黑手,比如貝萊德,就能夠在伊朗建立一些企業,擷取更多的利益。

可就算如此,美西方也不會解除制裁,因為一個虛弱的伊朗,能夠持續被掠奪的中東才是好中東。

從佩澤希齊揚的三原則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出來他所謂的“向西轉”隻是一種“權宜之計”。

醫生把脈伊朗,伊朗會改變在中東的立場嗎?

一方面可以用這種态度來讓美西方放松對伊朗的警惕,對緩解伊朗國内群眾的擔憂。

就目前而言,美西方仍然有着絕對的消費能力,對于保證伊朗的經濟穩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個方面減少美國對以色列方面的支援力度。美國對以色列支援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們需要一個在中東的立足點,這個立足點要能夠支撐美國在中東方面的軍售。

在沙特拒絕石油美元之後,美國在中東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而伊朗這個能夠提供這個立足點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美國的擔憂,進而減少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

醫生把脈伊朗,伊朗會改變在中東的立場嗎?

綜上所述,伊朗對美最好的政策是“釋放善意,保持獨立,團結中東”,佩澤希齊揚也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最後,用一句話來做最後的結尾吧。

王司徒的權宜之計除掉了董卓,伊朗的權宜之計不一定能除掉美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