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離婚##重組家庭##後媽##人物故事#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4283位真人故事
我是毛豆媽,目前全職在家帶3個孩子。
我的童年并不完美,家境貧寒,父親早逝,辍學打工,吃盡生活的苦。
在經曆了一段失敗的婚姻後,我遇到了同樣離異的丈夫,他不僅為我還清了45萬的債務,更是給了我溫馨的家庭。
沒有狗血,沒有惡毒後媽,婚後,我們生活幸福,還和前妻處成了閨蜜。
(我和老公前妻以及大女兒拍的藝術照)
我,1986年出生在江蘇徐州的一個小村莊,是家中五個姐妹中的老四。
家境貧寒,子女衆多,父親對我們的關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或許是因為我長得像他,他曾說:“長得像我的人,我最不疼。” 這讓我從小就感到了一種難以言說的失落。
家務和農活成了我們的日常。因為家境貧困,姐姐們早早離開學校外出打工。
在我十歲那年,父親生病癱瘓在家,隻有手和嘴巴能動。母親忙于農活,家裡還養着豬和其他家禽,照顧父親的重擔就落到了我身上。
每天早晨,我給父親煮早餐,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等我趕到學校,第一節課已經結束。老師嚴厲,沒有因為我家的情況而有所寬容。每天的罰站成了我的常态,同學們的目光讓我倍感壓力。
每天放學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為父親按摩,按摩之後,我會喂他吃飯,給他讀書。
(我和前夫所生的大兒子)
最開始的時候,我為他讀武俠小說,随着病情的加重,父親不再閱讀其他書籍,隻聽我讀《聖經》。我就這樣日複一日地為他朗讀,厚厚的《聖經》我都能背得滾瓜爛熟。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三年。
在我13歲那年,父親臨終前的兩三天,他看我的眼神發生了變化。那是一種充滿疼愛和留戀的眼神,我能明顯感覺到他可能意識到自己即将離開這個世界。那兩天,無論我走到哪裡,他的眼睛都會跟随着我,充滿了不舍。
盡管父親生前并沒有太多表達,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深深的留戀。
父親離世後,我選擇了辍學。同學們來到我家,送來明信片,問我為什麼要放棄學業。他們不了解,但我心中清楚,我的選擇背後有着多少無奈和辛酸。
我其實很喜歡學習,成績在班裡也是中上等。但父親的病情,家庭的重擔,讓我不得不做出那個艱難的決定。每當回想起那段日子,我的心裡總是充滿了淚水。
(我和大兒子)
我多麼渴望能夠繼續坐在教室裡,享受學習的快樂,但現實卻讓我不得不早早地承擔起成人的責任,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童工的身份讓我在找工作時屢屢碰壁,但生活的壓力讓我沒有選擇的餘地。我在飯店後廚洗碗,在夜市端盤子,甚至在燒烤店幫忙,做的都是些雜活。我曾想學習烹饪,但因為種種原因,一年後我還是沒能學成,繼續我的打工生活。
後來,我跟随姐姐們的腳步,來到了揚州繼續打零工,直到我十六歲。之後,我回到了老家,在闆材廠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
18歲那年,我再次跟随姐姐們去了揚州。這一次,我在一家網吧工作,擔任前台網管。也正是在那裡,我遇到了我的前夫,一個來自福建的男子,他也是那裡的一名員工。
我們很快陷入了愛河。然而,家人極力反對我們的戀情,他們甚至把我關在家裡,用棍子鎖上門,試圖讓我放棄這段感情。
(與前夫離婚後,我帶兒子出去玩)
家人的反對反而激發了我的叛逆心理。他們越是反對,我越是堅定地想要和他在一起。
最終,我選擇了和前夫私奔。19歲那年,我懷孕了。家人雖然無奈,但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20歲時,我生下了大兒子,22歲那年,我們補辦了結婚證。
我與前夫共同走過了四年婚姻生活,平靜無争。我們曾攜手開店,我照顧孩子,他看守店鋪。但婆婆的回歸帶來了變數,她的強勢和對前夫的過度保護逐漸在我們之間築起了一道牆。
最終,在兒子六歲那年,我決定結束這段婚姻,辦理離婚手續簡單而迅速,半小時後我便孤身一人,帶着幾件衣物,站在街頭,茫然若失。
為了離孩子近一些,能定期見到他,離婚後,我暫居福州朋友家中,并在一家大型服裝店做銷售工作。
起初我每周見孩子一次,後來因工作忙碌改為半月或一月一次,孩子上國小後,我會利用周末帶他出來玩耍,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三年。
(初見老公的大女兒)
三年後,我決定回老家發展,每年暑假,我都會接大兒子過來住兩個月,直到疫情的爆發打破了這一習慣。疫情期間,我不得不中止了與孩子的定期相聚,那三年的分離,對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深深的思念。
在老家,我嘗試創業開美容院。那時,V商行業正興起,我投入了大量資金,一開始看似順利,我甚至有些得意忘形,為了一次大規模的囤貨更新,一次性投入了三四十萬,這筆錢部分是借親朋好友的,部分是刷信用卡和網貸的。
不幸的是,貨物積壓,銷售不暢,又恰逢疫情爆發,美容院生意慘淡,我陷入了财務困境。為了償還日益增長的利息,我開始拆東牆補西牆,債務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2018年,一次聚餐偶然認識了現在的丈夫。我和他姐姐年輕時就在同一工廠工作,關系親密。他因離婚情緒低落,每次姐姐與我聚會都會帶上他。
(初見老公的大女兒)
一次聚會上,他姐姐半開玩笑地提議我們兩個人試試相處。起初,我因為年齡差距直接拒絕了這個提議,畢竟我比他大四歲。
但随着了解的加深,我們發現彼此投緣,确定了戀愛關系,并在2020年5月領證結婚。
在我與丈夫相識時,我沒有向他透露我的财務情況。随着債務問題越來越嚴重,我不得不開始向他求助,先是幾千,後來是幾萬,他從沒有向我索要還款。
直到有一天,當催債電話打到他那裡,他才得知我背負的巨額債務。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提出離婚,不想拖累他,但他堅決不同意。
他說,一旦結婚,就沒有離婚這兩個字。他甯願賣掉房子,也要幫我解決債務問題。後來,他抵押了自己在縣城的房子,幫我還清了45萬的債務。
他的這種擔當和胸懷讓我深受感動。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他沒有離我而去,而是選擇了與我共同面對。這份情義,我将永遠銘記在心。
(陪大女兒過生日)
我與現在的婆婆之間的關系,可以說非常深厚。早在工廠工作時期,我就與她的幾個女兒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經常去她家做客,我們的關系非常親近。
這份友情已經持續了将近20年,他們了解我的為人,我也了解他們的家庭,彼此知根知底。
我的婆婆是一個極其善良和細心的人。在我坐月子期間,她每天清晨5點鐘,天還蒙蒙亮,她就會起床,為我準備養身的紅糖雞蛋。
她會小心翼翼地将早餐端到我的床邊,一遍又一遍地輕聲叫醒我,生怕早餐變涼了。等我吃完,她總是細心地收走碗筷,叮囑我繼續休息。
孩子醒來時,她會立刻抱走,讓我能夠有更多的休息時間。這樣的照料,在我兩次生育時都未曾改變。
這種細心和關懷展現在許多小事情上。日常生活中,隻要我說喜歡吃什麼,無論是公公還是婆婆,都會記在心上,下次餐桌上總會出現那道菜。公公還因為我的一句話,特意去地裡抓小公雞回家炖給我吃。
(我陪大女兒去醫院打吊針)
婆婆和公公的善良與體貼,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更加珍惜我們之間的關系。
在我與現在的丈夫相識相愛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了他與前妻的關系,以及他們共同的女兒。
我與丈夫的大女兒在結婚前就已見過面。那是在2018年,我到他們家玩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了他的大女兒,那時她還隻有五歲多,非常可愛,有着惹人喜歡的外表。
那時,她稱呼我為阿姨。随着我們關系的穩定,我經常會帶她回我老家玩,她也願意跟我回去,我們的關系逐漸加深,直到有一天,大女兒主動問我是否可以稱呼我為“媽媽”,我眼眶一熱,欣然點頭同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對大女兒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我會讓她做一些适當的家務,比如在天氣暖和的時候洗自己的小衣服,如内衣和襪子。我也會要求她每天先完成作業再去玩耍。
(大女兒10歲生日會)
天下後媽不好當,起初,前妻對我抱有敵意,擔心我苛待她的女兒,時不時打電話詢問我丈夫孩子的情況。作為過來人,我對他們之間的聯系持開放态度,了解他們作為父母的必要溝通,但我心裡也有委屈。
這種淡淡地相處持續了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前妻約我在咖啡館見面。
一開始,她情緒激動,淚流滿面,但随着對話的深入,我們開始了解彼此的立場和感受。
她告訴我她即将結婚并計劃要孩子,這意味着她将不能像以前那樣頻繁地來看女兒。
她還透露了自己健康上的問題,可能處于癌症的早期階段(後來證明是誤診)。這個消息讓我感到震驚,因為我的家族中也有多位成員因癌症去世。
我也表達了自己對她的不滿,認為她不應該用個人的成見來評判我。我強調自己并非她想象中的那種後媽。
(負債還沒有完全爆發的時候,我懷着孕還在經營美容院)
她不停地向我道歉,經過三個小時的坦誠交流,我們之間的誤會和怨氣得到了釋放和解決。在我們的對話中,我向她保證,她可以随時來看女兒。
後來,我和前妻開始頻繁地互動,聊聊孩子,聊聊彼此的新家庭,有時候聊電話都能聊一個多小時。
有一次,大女兒因為思念母親而淚流滿面,我心如刀割,于是向她許下承諾,一定會帶她去見媽媽。
到了周五,孩子放學的那一刻,我便立刻驅車從徐州出發,曆經四個多小時的車程,直奔南京。而我,則選擇在酒店靜靜等待兩天,周日晚上再開車帶大女兒回家。
大女兒10歲生日的時候,我和前妻密謀了一個計劃。我在當地一家大型飯店預訂了場地,準備了一個盛大的生日派對。前妻為大女兒精心挑選了一條公主裙作為禮物,并且在生日當天請假趕了過來。
(我和現在的老公)
生日當天,我們邀請了公公、伯伯、姑姐等親朋好友,一起在酒店為大女兒慶祝。我被這個溫馨的場景深深觸動,感動得淚流滿面。
這個生日派對不僅是對大女兒成長的一個重要時刻的慶祝,也是對我們家庭關系的一次重要肯定。通過共同的努力和愛,我們讓這一天成為大女兒難忘的記憶,也進一步加深了我們之間的情感聯系。
我始終堅信,成人之間的沖突沒必要帶到孩子的世界裡。我真心地對待丈夫的女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這種真誠最終打動了前妻和孩子。孩子也能感受到我對她的愛,并經常表達對我的喜歡和感激。
有一次,大女兒去她媽媽那住了幾天,每天晚上都打電話回來和我聊聊天,她說有2個媽媽愛她,她好幸福。簡單的話從孩子口中說出,我内心甚是感動。
慢慢地,前妻和我們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每次給大女兒買東西,也一定會有我孩子的一份。
(我和老公的前妻一起陪大女兒買衣服)
在一次過年期間,前妻和她的現任丈夫一起來接大女兒,還為我們全家帶來了禮物。
我準備了一大桌子豐盛的飯菜,我們還坐在一起包餃子,享受了一個溫馨的家庭聚會。現在,我們的關系已經變得像一家人一樣,婆婆甚至想認前妻為幹女兒,我們像親戚一樣走動。
這一切的變化,都源于我們放下了過去的沖突,用了解和愛來重新定義了我們的關系。
結婚是為了幸福,離婚也是。
我認為,即使離婚了,也不應該與前任惡語相向或無休止地争吵。如果存在誤會或沖突,大人們應該坐下來平靜地交流,因為歸根結底,每個人都是為了孩子好。
通過坦誠的對話,我們可以朝着同一個方向努力,共同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大女兒親媽來接她)
我自己沒有快樂童年,但我希望我的孩子,無論是親生的還是繼子女,都能在我的保護下度過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我會盡我所能去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溫暖。
我很感激我現在的丈夫,在我人生最困難的時候,是他伸出了援手,幫助我走出困境,讓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如今,我們家庭和睦,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我們享受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歡迎關注:毛豆媽二婚生活)
【口述:毛豆媽】
【撰文:平平】
【編輯:曉柒】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迹,這裡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選關注哦!@人間千面故事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号友情提醒:請自行辨識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