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雞爪這個東西很受歡迎,可一隻雞也就兩個爪,按理來說,雞爪的數量應該比雞肉這種産品要少。
但現實卻是,雞爪的數量供應充足,遠遠大于其他雞肉産品,那這些雞爪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吃起來真的安全嗎?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激素雞”,覺得既然要供應數量這麼龐大的雞爪,肯定會使用生長激素,讓雞快速生長,來滿足市場需求。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現在市面上賣的雞肉,大部分都是白羽雞。這個品種是研究人員鑽研數年,才培育出來的“寶貝”。
經過多年的選擇育種,白羽雞的體重已經從1957年的905克,狂飙到2005年的4202克,比最開始的體重翻了四五倍。
除此之外,經過幾十年的優化,現在的白羽雞從孵化到出欄,隻需要42天!這種速度就好像是流水線上的産品,是以根本用不上喂激素,生長速度就已經足夠快了!
再說雞本身就是個脆弱的動物,給它們喂激素不僅不會讓它們長得更快,反而還可能讓它們大量死亡。是以商家們一般也不會幹這種事,畢竟誰也不想“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嘛!
這時另一問題就來了,曾有資料統計,我們國家一年要消耗掉200多億隻雞爪,那賣雞肉的商家每天得殺好幾百甚至上千隻雞,就算是白羽雞生長速度快,可養雞場一年也就養幾千到上萬隻雞,這雞爪數量怎麼也是對不上啊?
其實,我們平時吃的雞爪,除了國内供應的,還有從國外進口。衆所周知,外國人一般都接受不了雞爪這種食物,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這還能吃。
有老外說,雞爪骨頭太多,吃着費勁。還有人覺得,吃雞爪這事本身,就有點讓人無法接受。
這和他們的飲食習慣和文化也有關系。在西方,雞爪常被看作是食物的“邊角料”,甚至是“貧民食物”,是以他們自然就有點排斥。
由于飲食差異,許多歐美國家也很樂意将雞爪銷往中國,是以我們平常購買的冷凍雞爪,有一大部分都是來源于國外。這些雞爪在外國可能被視為“邊角料”,但在我們這,搖身一變卻成了美味佳肴!
不過啊,雖然雞爪數量多、供應足,但大家在吃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些問題。畢竟“病從口入”這句話可不是随便說說的。
首先要確定你買的雞爪是新鮮衛生的。最好是去正規的超市或農貿市場買,這樣比較有保障。如果你買的是冷凍雞爪的話,那就要注意看生産日期和保存期限了。千萬别買到過期或變質的雞爪!
其次在吃雞爪的時候也要注意适量。雖然雞爪很好吃,但也不能貪吃哦!畢竟雞爪裡的脂肪含量還是比較高的。如果你吃太多的話呢,那就容易攝入過多的脂肪和熱量。這樣一來,對你的身體健康可就不利了!
最後還想提醒大家一點:在烹饪雞爪的時候呢,一定要確定把它煮熟煮透了再吃。因為如果雞爪沒有煮熟的話呢,那裡面就可能殘留一些細菌和寄生蟲!這樣一來,你吃下去之後就容易拉肚子或者得其他腸胃疾病。
總的來說呢,雞爪這種美食啊雖然好吃又受歡迎,但我們在享受它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