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茫茫,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精力應該用來讀什麼書?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經統計被引證超1萬次的法學書單,本本經典,值得收藏閱讀。
來源 | 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
“引證超過10000次的經典法學專著”
01
《法理學》
葛洪義 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引證次數:14751
《法理學》是在2002年修訂版的基礎上進行的,保持原有特色和章節安排,邀請原作者對各自承擔的部分,結合目前社會變化和法治發展的需要以及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重新修訂。特别是在注釋部分增列了近年來的有關重要研究成果。在體例方面,重點是在各章的開篇部分增加了本章學習目的和要求,提示學生注意掌握核心觀點或重點難點内容;在每章後設定思考題,作為對本章内容的回顧和總結;另外還設定了推薦閱讀書目,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以便進一步掌握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希望能夠為法理學教學提供更大的便利。
02
《刑法學》
張明楷 編
法律出版社
引證次數:12678
本書是張明楷教授風格鮮明、獨步學林的代表作。無論是理論體系的建構,抑或分析問題的邏輯,都帶有強烈的法益保護思想和濃厚的大陸刑法理論的氣息。作者抉微發隐、深考精思,一以貫之地以刑法解釋學為本體,發掘成文法的真實含義和内在理念。第六版仍然堅持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則的前提下對構成要件進行實質的解釋,在違法性方面采取結果無價值論的立場,在責任領域采取以心理責任論為前提的規範責任論,在刑罰論領域采取以責任刑限制預防刑的并合刑論。
03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
蘇力 著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引證次數:12610
本書内容以交叉學科為背景,從淺近的社會法律問題入手,集中讨論了中國當代法律和法學一系列重要理論問題。例如:法律規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專業化、市場與法律的替代問題,以及法學研究方法論等。其學術背景涉及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闡釋學、語言哲學等。以力求從平易中展現法學與其他學科的不可分割的關系,創造性地把交叉學科的知識引入到中國的法學研究中來,并融合進中國法學。
04
《債法總論》
史尚寬 著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引證次數:11574
《債法總論》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民法為衆法之基。私法固不待論,欲治公法者,亦應對于民法有相當了解,而後可得其真谛。民法中尤以債法為最重要部分,而債之通則實為債法理論之總彙。憶自民國十九年民法全部公布施行以來,已經二十餘載,其間雖有不少民法著述,然較之德法諸國,相去尚遠。美國人龐德為兼通英美法及大陸法之名法學家,對于中國法律亦有研究,曾譽中國民法典為先進之法典,可惜尚少精神淵博之巨大著述及注釋以宏其用。
良以民法關系錯綜複雜,遠非他法可比,非将全部融會貫通,難以運用。著者于立法院成立之初,即忝任民法起草工作,該法完成後原拟從事此項著述,惟以當時其它法典及重要各法尚待完成或修訂者甚多,其實有所不許。參照瑞士德國及法日諸國關于民法原著,分别探本索源,綜合研究,衡以中國民法規定而定取舍與變通,雖多采擇各國學說與判例,而因應〝國情〞與我民法法意亦有屬于創見。既不囿于一家之言,亦不泥于一國之法,其中論列,自難謂悉皆允當,惟提出各種問題,示以津梁,對于斯學之研究,或有不少之啟發。然涉及過廣,引申過多,難期周顧,疏忽之處在所不免。尚能拋磚引玉,俾斯學之著述日益精深而宏富,以發揚大法學,則著者之幸也。
05
《法律的經濟分析》
理查德·A.波斯納 著;蔣兆康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引證次數:11553
作者運用以古典經濟學為基礎的價格理論學說對美國的法律理論、法律史、憲法、财産權法、契約法、侵權法、刑法、反托拉斯法、勞工法、公司法、證券法、稅收法、國際貿易法、法律程式規則等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經濟分析,為法律經濟學的研究提供了學術向導和成果總結,使本書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法律經濟學領域中最為傑出的經典著作和教科書。它不僅有助于我們全面了解法律經濟學研究的曆史和進展,而且是我們學習法律經濟學研究方法并将其運用于解決中國法律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
06
《法學方法論》
拉倫茨 著;陳愛娥 譯
商務印書館
引證次數:11209
《法學方法論》是德國著名法學家卡爾·拉倫茨的一部重要著作,亦是法學理論方面的一部經典著作。其主要介紹了十九世紀初至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德國的法學理論及方法論。台灣學者陳愛娥女士所譯的這版為節略後的學生版,目的是使讀者能夠從著者宏大的叙述中辨析源流,迅速獲得德國法學理論及方法論的印象和梗概。德國法學中的自明之理及其方法論上的進行方式,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部分植基于19世紀的學術上,例如薩維尼,耶林及其後繼者的理論。是以,對于深入了解(包括今日的)方法論上的努力者而言,其仍是不可或缺的。
07
《法理學》
張文顯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引證次數:10999
這本書從法理學的學術定位和學科定位出發,簡明介紹了法學的曆史、法學學科體系和法學教育,深刻揭示了法的本體及其邏輯,全面闡釋了法理學基本論題,系統論述了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前沿問題。其次,這本書也充分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法學理論創新成果,廣泛吸收了第四版出版以來國内外法理學研究和教學的最新成果。此外,這本書認真探索了法理學本質屬性的回歸,堅持以“法理”為中心主題,使法理元素貫穿教材始終。
08
《古代法》
梅因 著;沈景一 譯
商務印書館
引證次數:10717
《古代法》的主要目的,在扼要地說明反映于“古代法”中的人類最早的某些觀念,并指出這些觀念同現代思想的關系。如果沒有像羅馬法那樣的一套法律,本文中企圖進行的研究,多數将不能有絲毫希望達到有用的結果。因為在羅馬法的最古部分中,有着最久遠的古代事物的痕迹,而在其後期規定中,又提供了甚至到現在還支配着現代社會的民事制度資料。
由于必須把羅馬法當作一個典型的制度,這使著者不得不從其中采取了數目似不相稱的例?;但他的本意并非在寫一篇關于羅馬法律學的論文,他并且盡可能竭力避免足以使其作品具有這樣的外貌的一切論述。第三和第四章以一定篇幅用來說明羅馬法學專家的某些哲學理論,這樣做,有兩個理由。第一,著者認為這些理論對世界的思想和行為,比一般所設想的有較為廣泛、永久的影響。其次,這些理論被深信為是有關《古代法》所讨論的各個問題直到最近還流行着的大多數見解的根源。對于這些純理論的淵源、意義與價值,著者如不說明其意見,則其所承擔的工作,将不能做得深入透徹。
09
《程式的正義與訴訟》
谷口安平 著;王亞新,劉榮軍 譯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引證次數:10696
《程式的正義與訴訟》的譯者王亞新教授正是對于民事程式抱有濃厚興趣的少數中國學者之一。我想,這應當說是時代的召喚吧。為了适應和推進自1980年代以來經濟生活的迅速改革和開放,中國已經開始了一場将民事司法制度加以現代化的運動。假如我的著作能夠對那些正在經曆這場迅猛變革的人們有所裨益,我将不僅僅是高興而已。如果它們沒有任何直接的價值,我仍然期望這個中文版對于那些希望了解日本的民事程式和程式法學的讀者提供長久而有益的參考。
此前自己的一些作品能夠被譯為中文,進而使衆多的中國讀者能夠讀得到,我深感欣慰。《程式的正義與訴訟》中所收的文章寫作于各種不同的場合,預期的讀者也多種多樣。不過,日本讀者總是自己所期望的。除了在日本學習的中國留學生中的一兩個外,我做夢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它們會被中國讀者閱讀。即使是在日的中國學生,我也未曾有太大的奢望,因為對于《程式的正義與訴訟》所涉及的特定領域而言,感興趣的中國留學生委實很少。當然,這種情況在不久前已經發生了變化。
10
《論犯罪與刑罰》
貝卡裡亞 著;黃風 譯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引證次數:10148
意大利刑事古黃學派創始人貝卡裡亞的這部著作,篇幅不大但影響卻極為深遠,該書初版于1764年,是人類曆史上第一部對刑罪原則進行系統闡述的著作。全書洋谥着偉大的人道主義氣息,對刑訊逼供和死刑進行了憤怒的譴責,鼓吹刑法改革,力介罪刑相适應的近代量刑原則。本書問世後立即給作者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被譯為多種文字,它對地俄國、普魯士以及奧地利等國的刑法改革具有重大的影響。該書被譽為刑法領域裡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