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首部!這本專著公開“一肝救兩命”的技術密碼

作者:星磚
國内首部!這本專著公開“一肝救兩命”的技術密碼

82歲高齡的李伯在20多年裡飽受多囊肝多囊腎折磨,9個月大的嬰兒小宏先天性膽道閉鎖,已出現嚴重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兩人的生命都進入了倒計時……

幸運的是,得益于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稱中山三院)成熟的劈離式肝移植技術,一個供肝被一劈為二,分别放進兩人腹腔,李伯和小宏重獲新生。

手術開展于2021年。在當時國際上已報道的劈離式肝移植手術中,李伯是最高齡的受者,兩人也是年齡差最大的一對。

類似的生命奇迹在這裡多次發生。現在,能給更多生命帶來希望的技術關鍵點,将抵達更多醫者的案頭。

近日,國内首部劈離式肝移植領域的專著——《劈離式肝移植》在廣州釋出,該書以國内外開展劈離式肝移植的技術發展情況為基礎,系統總結中山三院肝移植中心近年來的臨床實踐,對劈離式肝移植實施的全流程進行整體闡述。

國内首部!這本專著公開“一肝救兩命”的技術密碼

劈離式肝移植

已實作全肝移植同等療效

肝移植作為終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已被人們廣泛接受,但供體短缺一直是影響其深入發展的世界性難題。在此背景下,劈離式肝移植技術應運而生,通過外科技術擴大器官供給來源,讓更多患者縮短等待時間或獲得移植機會。

不過,這也意味着更高精尖的技術要求。目前,全國近200家具備肝移植資質的機關中,能夠成規模開展劈離式肝移植的不超過10家。

“一肝兩受比全肝移植更加複雜,對供體評估、供肝劈離、手術技巧、圍手術期管理等都需要嚴格把控。”中山三院副院長、肝髒外科學科帶頭人楊揚指出。

國内首部!這本專著公開“一肝救兩命”的技術密碼

該院器官移植科主任易述紅介紹,劈離式肝移植呈快速增長态勢,總體比例由2016年的1.25%上升至2021年的8.6%,其中兒童受者由2017年的8%上升至2021年的18.8%。手術技術和療效逐漸提高,與歐美成熟移植中心的差距不斷縮小。

同時,中山三院也搭建交流平台,推動技術普及和解決難點問題。2020年10月,牽頭聯合華南區25家肝移植中心,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華南劈離式肝移植聯盟;連續3年舉辦聯盟學術論壇,分别釋出了國内首部劈離式肝移植專家共識、劈離式肝移植供體及供肝評估專家共識、劈離式肝移植血管分割與重建中國專家共識。

在前期經驗累積的基礎上,中山三院肝移植團隊編寫了《劈離式肝移植》一書,結合臨床實踐,分享了多年來的經驗智慧。全書共17章,包括了供者和受者的選擇、評估與比對,供肝劈離的方式和手術技巧及受者手術,麻醉管理、術後并發症處理、随訪管理等核心内容。

“目前中山三院已經開展了200餘例劈離式肝移植手術,随訪結果顯示,技術已達到成熟水準,實作了和全肝移植同等的療效。”楊揚表示,這本書力求給出實用、全面、有效的指導,希望能讓全國更多的肝移植中心掌握和應用劈離式肝移植技術,并一起将技術發展到更高水準,讓更多患者受益。

記者 | 嶽超群

編輯 | 尹蓁 責編 | 張秀麗

通訊員 | 周晉安 甄曉洲

廣東衛生線上全媒體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