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子夜宿破廟,施舍食物給老乞丐,他憑着善舉躲過劫難

咱們今兒個就來說說這段子,咱東北這嘎達,有個叫李三郎的哥們兒,他是個實誠的莊稼漢。那日,他起個大早,想趕個集市,結果天公不作美,到了晚上,烏雲壓頂,雷聲轟隆,大雨傾盆。李三郎心裡那個急啊,心想:“這可咋整,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得找個地方避避雨。”他遠遠瞧見一座破廟,雖然破舊不堪,但好歹能遮風擋雨。

李三郎三步并作兩步,趕緊進了廟裡。廟裡頭,一尊破爛的神像立在那,也不知道是哪路神仙。他找了個角落,打算湊合過夜。夜深了,外面的風雨更猛了,雷聲轟隆,好像要把這破廟給震塌似的。李三郎裹緊衣服,心裡默默祈禱:“菩薩保佑,明兒個雨能停。”

正祈禱呢,廟門“吱呀”一聲開了,進來一個老乞丐,衣衫褴褛,渾身濕透,臉色蒼白,看着就弱不禁風。老乞丐一見有人,愣了愣,然後顫顫巍巍地走過來,低聲問:“這位小哥,能給點吃的不?”李三郎心軟了,趕緊掏出兩個熱乎乎的饅頭,遞給老乞丐:“老人家,快吃吧,填飽肚子暖和暖和。”

男子夜宿破廟,施舍食物給老乞丐,他憑着善舉躲過劫難

老乞丐接過饅頭,眼裡閃過感激,三下五除二就吃了個精光。吃完後,他抹抹嘴,對李三郎說:“小哥,你真是個大好人。今晚你就放心睡吧,有我在,保你平安。”李三郎聽了,心裡雖然有點疑惑,但也沒多想,隻當是老乞丐感激他,随口說的吉祥話。他打了個哈欠,靠着牆角,就沉沉睡去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李三郎被一陣怪聲吵醒。睜眼一看,廟裡昏暗得很,老乞丐已經不見了。外面的風雨依舊,雷聲越來越密,越來越響,好像就在廟頂上炸開似的。李三郎心裡一驚,心想這廟不會真要塌了吧?他趕緊起身,想找地方躲躲。就在這時,一聲尖叫,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直接劈在廟上。“轟隆”一聲,廟塌了,塵土飛揚。李三郎那會兒,感覺天旋地轉的,就跟被埋在了廢墟裡似的。他拼了命地想爬出來,可四周全是磚頭瓦片,壓得他動彈不得。就在他快沒轍的時候,感覺旁邊有股勁兒,緊接着,一隻幹巴巴的手就伸過來了,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李三郎擡頭一瞅,嘿,這不就是那老乞丐嘛!他也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這會兒正使勁兒把他從廢墟裡往外拽呢。在老乞丐的幫襯下,李三郎終于爬出來了。他回頭一看,廟宇已經成了一片廢墟,那尊破舊的神像也躺在瓦礫堆裡。李三郎心裡那個後怕啊,要不是老乞丐及時拉他一把,他可能早就沒命了。他趕緊向老乞丐道謝:“老大爺,您這救命之恩,我得記一輩子!”老乞丐擺了擺手,說:“小夥子,别客氣了,這不都是你平時行善積德的結果嘛。要是你平時沒給我這老乞丐施舍過,我哪會出手幫你呢?”李三郎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老乞丐不簡單。他心裡那個感激啊,正想再道謝,老乞丐身形一晃,變成了一陣青煙,就這麼消失在夜色裡了。從那以後,李三郎更加信服“善有善報”的道理,他經常行善積德,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那座破廟的廢墟上,也慢慢長出了一片郁郁蔥蔥的竹林,好像在講述着一段神秘又感人的故事。

再說那李三郎,看着老乞丐化作青煙消失,心裡頭兒直嘀咕,這老乞丐到底是啥來頭啊?咋就這麼神神秘秘的呢?他瞅着那片廢墟,心裡頭兒想着,得了,這地兒也不能再待了,明兒個一早兒就得找個地兒重新蓋個房子。第二天一大早,李三郎就動身離開了廢墟,打算找個風水寶地重新安家。他一路上打聽,終于在山腳下找到了一塊風水寶地。這地兒前有水後有山,左邊是竹林右邊是桃林,真是個絕佳的地方。李三郎請來了村裡的匠人,沒幾天,一座嶄新的房子就建起來了。房子建好那天,他特意擺了幾桌酒席,邀請了村裡的鄉親父老來家裡喝酒。席間,他把自己夜宿破廟、得遇老乞丐相救的事兒跟大家說了個遍。大家聽了,都覺得稀奇,都說李三郎這是好人有好報。就這樣,李三郎在新家安安穩穩地過了幾年。他時常會想起那個神秘的老乞丐,心裡總是充滿了感激。他也時常提醒自己,要做個善良的人,多行善事,多積善緣。

男子夜宿破廟,施舍食物給老乞丐,他憑着善舉躲過劫難

有一天,李三郎上山砍柴,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隐蔽的山洞。他帶着一股子好奇勁兒,就那麼邁進了山洞,眼前這堆亂七八糟的法器,還有那些古舊的符箓,讓他心裡直犯嘀咕:這山洞裡咋會有這些玩意兒呢?難不成這兒以前是啥道觀不成?正琢磨着,一陣輕微的咳嗽聲把他拉回了現實。他一回頭,好家夥,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道士就站在洞口,手裡拄着根拐杖,眼神裡頭透着一股子銳氣。李三郎心裡一驚,趕緊上前鞠躬:“道長,您這是咋了?”老道士擺了擺手,示意他别整那些虛禮。他走到李三郎跟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然後點頭說:“你就是李三郎吧?我看你面相,知道你心腸好,是以咱們有這個緣分。”李三郎聽了這話,心裡那叫一個激動,心想這老道士莫不是當年救他的那個老乞丐?他趕緊問:“道長,您是不是當年在破廟裡救我的那個老人家?”老道士微微一笑,說:“沒錯,就是我。當年看你心善,就幫了你一把。現在你修了新房子,也算是善有善報了。”李三郎聽了,心裡那感激勁兒就别提了。他趕緊請老道士進屋喝茶,想好好招待一番。老道士卻擺了擺手,說:“我還有事兒,不能多待。今天來,就是想告訴你件事。”李三郎連忙問:“道長,您說。”老道士說:“你知道這山洞裡為啥會有這些法器符箓不?”李三郎搖了搖頭,說:“不知道。”老道士歎了口氣,說:“這山洞原本是茅山道士修煉的地方。那道士法力高強,但性格孤僻,不愛跟人打交道。他一輩子都在追求長生不老,結果最後落得個身死道消。這些法器符箓都是他留下的。”李三郎聽了,心裡那叫一個唏噓。他問:“那道長,您說這長生不老之術真的存在不?”老道士搖了搖頭,說:“長生不老那是逆天而行,不是咱們人能幹的事兒。那道士追求了一輩子,最後還不是落得個身死道消,這就是最好的證明。”李三郎聽了,心裡那叫一個明白。他感歎道:“看來還是腳踏實地、行善積德來得實在。”老道士點了點頭,說:“沒錯。你記住了,人活一世,就圖個心安理得。行善積德,自然有好報。”說完,老道士轉身就走,消失在山林裡。李三郎站在洞口,望着老道士的背影,心裡充滿了敬意和感激。從那以後,李三郎更加堅定了自己行善積德的決心。李三郎這哥們兒,沒事就愛往山洞裡溜達,瞅瞅那些神神叨叨的法器符箓。可他心眼裡頭,一點兒貪心的念頭都沒有。他明白,這些玩意兒雖然能唬人,但要是起了壞心思,那可就麻煩大了。就這樣,李三郎在村裡頭過着安穩日子,幫人忙,教子孫,行善積德,助人為樂。村裡人提起他,都豎大拇指,說他是活菩薩,大善人。

李三郎心裡頭,總惦記着那個神秘兮兮的老乞丐,還有那個在危難時刻拉他一把的老道士。他時不時就想起那個風雨交加的夜,那座破廟,那個山洞,還有那個慈祥的老道士。這些記憶,對他來說,比金子還寶貴。

故事還得接着說,李三郎的日子雖然平淡,但過得挺滋潤。他的善舉在村子裡傳得沸沸揚揚,人人都誇他。不過,他心裡頭,總想着那個老道士,感覺他出現不是偶然,好像預示着啥大事。

男子夜宿破廟,施舍食物給老乞丐,他憑着善舉躲過劫難

有天傍晚,李三郎在院子裡乘涼,忽然聽見遠處馬蹄聲急促。他好奇地探出頭,一看,好家夥,一隊人馬跟賽跑似的沖村子來了。領頭的是個穿官服的中年人,一臉急迫。中年人下馬就問:“李三郎在不在?”李三郎趕緊迎出去:“我就是,有啥事兒?”中年人上前,緊緊握住他的手:“李兄,你還記得當年在破廟救你的老道士不?”李三郎一愣,點頭:“記得,咋了?”中年人深吸一口氣:“實話告訴你,那老道士是我師父,茅山派的掌門人。他老人家行蹤不定,但一直記着你的好。最近,我師父夜觀天象,發現咱們這兒要有大災,特意讓我來告訴你,趕緊走,别遭了無妄之災。”李三郎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自己的小善舉,竟然能帶來這麼大的好報。他心裡感激,忙問:“那官爺,這災難是啥?”中年人搖頭:“天機不可洩露,師父隻說這災難非同小可。李兄,你趕緊收拾東西,跟我走吧。”李三郎猶豫了會兒,但想到老道士的救命之恩,最後點了頭:“行,我這就收拾,跟你走。”當晚,李三郎帶着家人和幾件值錢的家當,跟着中年人離開了村子。他們那幫人,一溜煙兒往南走,整整三天三夜,才到了個小鎮子。中年人跟李三郎說,這地兒是師傅的地盤兒,能先湊合着住下。李三郎就在鎮上租了個小屋,安頓了家人。他心裡雖然有點七上八下的,但想到有老道士撐腰,心裡也就踏實多了。日子一天天過去,鎮上的人慢慢發現,這新來的李三郎,不僅心腸好,愛幫忙,手藝還特别棒,幹活兒也勤快。他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喜歡和尊重。

可好景不長,李三郎剛在鎮上安頓下來沒多久,一場瘟疫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把整個小鎮給鬧了個底朝天。人們病得七葷八素的,藥石無醫。李三郎看着鄉親們那痛苦的樣子,心裡比刀割還難受。就在這時候,他突然想起了那個神神秘秘的老道士。他心裡一熱乎,決定去道場上求援。他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終于到了道場。

道場上,老道士正閉關修煉呢。李三郎跪在門外,誠心誠意地求老道士出手幫忙。他跪了整整一天一夜,終于把老道士給打動了。老道士出來一看,李三郎那憔悴的樣子,心裡也是一陣感慨。他掏出一張符箓,遞給李三郎說:“這符箓能驅瘟疫,你拿去給鄉親們用吧。”李三郎接過符箓,眼淚都快下來了。他趕緊跑回小鎮,把符箓分給了鄉親們。沒多久,小鎮的瘟疫就控制住了,人們也開始康複。

男子夜宿破廟,施舍食物給老乞丐,他憑着善舉躲過劫難

李三郎又去了道場,向老道士表示感激。老道士笑着說:“這都是你自己的善緣。你當年的善念,換來了今天的好報。記住,行善積德,必有後福。”李三郎聽了這話,心裡的信念更堅定了。他回到小鎮,繼續過着平靜而滿足的生活。他時常會想起那個神秘的老道士和那些符箓,但他知道,真正的力量來自于内心的善良和堅持。

從那以後,李三郎就成了小鎮上最受歡迎的人之一。他的善舉和勤勞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愛戴。而那個神秘的老道士和那場瘟疫,也成了他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他經常告訴自己的子孫:“行善積德、助人為樂,這是咱家的傳統,一定要好好傳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