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在廣大觀衆心中,春晚是除夕夜必不可少的經典節目。而這幾十年的春晚在帶給人民群衆歡笑的同時,也成就了很多知名的獨幕喜劇藝人,比如趙本山、宋丹丹等。
在這些著名的獨幕喜劇藝人中,有一名光頭演員讓人印象極為深刻。他因20多次登上春晚舞台而被人戲稱為“春晚釘子戶”,他就是郭冬臨。
郭冬臨将自己的大半人生都奉獻給了獨幕喜劇演藝事業,卻在2017年曾經因為一句台詞被一名專業律師索賠一億元。
如今已經58歲的他形單影隻,從未結過婚更沒有兒女,他如今過得如何?
知名笑星的養成
一般而言,相比那些架子很大的大牌明星,接地氣的藝人會更受老百姓的追捧。
郭冬臨便是這樣的一位明星,他擅長演繹貼近生活的故事,給人帶來一種輕松溫和的感覺,這與他的出身有關。
1966年,郭冬臨出生在安徽省淮安市。他出生于一個文藝世家,父母都是傳統的曲藝人,他的父親是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郭昌儀,母親則是徐州的琴書演員。
在這樣的藝術氛圍熏陶之下,郭冬臨從童年起,就培養了自身出色的表演天賦。五歲時他開始跟随父母四處進行評書表演。在十歲的時候,他已經可以獨立上台表演了。
小小的他已經在舞台上收獲了無數掌聲,這也讓郭冬臨從小就在心裡确認了目标,想要和父母一樣在曲藝界混出一番天地。
盡管從小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但他畢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是以郭冬臨想要去專業的院校接受正規的表演教育訓練。在高中畢業後,他順利地被上海戲劇學院的表演系錄取。
大學四年裡,郭冬臨認真地學習專業知識,并積極參加一些學校舉辦的表演實踐活動,勤奮的他在學習生活中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也赢得了老師們的交口稱贊。
畢業後郭冬臨進入了北京人藝,從前輩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的表演技巧。
但由于北京人藝人才濟濟,對于郭冬臨這樣的新人演員來說,他并沒有多少表演機會,是以在進入人藝沒幾年後,郭冬臨就辭職了。
1992年,因出演《編輯部的故事》。郭冬臨在演藝圈嶄露頭角。是以在1993年,他首次登上了春晚舞台,與張慈、法比奧等合作獨幕喜劇《市場速寫》。
但90年代的春晚正處在百花齊放的時代,而語言藝術類節目更是高手雲集,在1993年就有趙本山、馮鞏、牛群、侯耀文等優秀的獨幕喜劇演員登台演出。
是以在獨幕喜劇界初出茅廬的郭冬臨并沒有在這一年掀起什麼浪花,春晚結束之後也沒有很多觀衆讨論他的表演。
但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次登台之後郭冬臨自己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并在台下更加努力地研究包袱和具有個人特色的表演方式,等待着下一次機會的到來。
事業巅峰期
1995年,央視春晚再次邀請了郭冬臨。這一次他與李文啟、買紅妹合作,演繹了獨幕喜劇《有事您說話》。
在這個故事中,郭冬臨扮演的是在上司、同僚、朋友面前吹牛的郭子。這一次妙語連珠的台詞和栩栩如生的表演,讓全國人民都在陣陣歡笑中記住了郭冬臨這個名字。
之後郭冬臨便連續多年登上春晚舞台,靠着這些“刷臉”讓觀衆對他的表演方式更加熟悉,他在獨幕喜劇界也成了一位有口碑的知名藝人。
直到2001年,郭冬臨又一次爆紅,他在這一年春晚與馮鞏合作了相聲《得寸進尺》。
這個相聲取得了當年“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曲雜類一等獎,這份榮譽對郭冬臨來講是一種激勵,激勵着他在相聲獨幕喜劇界繼續創新出更好的作品。
接下來連續18年郭冬臨都準時出現在春晚舞台。
由于郭冬臨每年在獨幕喜劇中演出的人設大部分是一個與“妻子”有大量對手戲的“丈夫”,但飾演他“老婆”的演員卻年年都在換,有買紅妹、蔡明、劉濤、牛莉等。
是以他也被網友們調侃為“在春晚開後宮的男人”。
郭冬臨在商業方面也具有自己的獨特影響力,他和馮鞏合作表演的相聲作品《舊曲新詞》中曾經用一段快闆表演介紹了天津名吃狗不理包子。
朗朗上口的一段快闆廣告詞在那一年讓狗不理包子爆火,甚至帶動了天津的旅遊業。
之後郭冬臨在每年準時在春晚舞台報道的同時也接了很多廣告。他曾經代言的江中健胃消食片銷量由一開始的1億增長到後來的14億多,可以說是創造了一段廣告界的傳奇。
他曾經代言汰漬洗衣粉,以“有汰漬,沒污漬”這句洗腦的廣告語讓汰漬成為了那段時間家庭主婦們最愛的洗衣粉品牌。
争議過後重新出發
然而在2017年卻發生了一件事,差點毀掉了郭冬臨的演藝事業。事情起因是在2017年的北京台春晚舞台上,郭冬臨參演了獨幕喜劇《取錢》。
在獨幕喜劇中有這樣的一個情節,郭冬臨飾演的男主角在路邊遇到一位遭到了電信詐騙的婦女,電信詐騙犯打來電話時,用的是一口河南話。
然而整個節目中其他的角色用的都是國語說台詞,唯有這個反面角色用了河南話。
是以在節目播出之後,許多河南網友提出質疑:這一情節的設定是否暗示河南騙子多?是否存在地域歧視的傾向?一時間輿論嘩然,郭冬臨的事業也受到了影響。
一位河南籍的專業律師還以“地域歧視”和“侵犯河南人民的名譽權”為由,把郭冬臨告上了法庭,要求其賠償河南人每人一塊錢的精神損失費,是以郭冬臨總共需要賠償将近一億元。
盡管法院并沒有受理該案,很快該獨幕喜劇的編劇也出面解釋,說這段騙子的台詞是他用家鄉話配的音,但郭冬臨的事業依然受到了一定影響。
2018年的各大春晚舞台上,都沒有郭冬臨的身影。直到2019年,他才和邵峰一起在央視春晚上演繹了獨幕喜劇《愛的代駕》。之後2022、2023年,郭冬臨均參演了央視春晚。
如今已經58歲的郭冬臨仍然未娶妻,也沒有兒女。他曾經因為和牛莉多次在獨幕喜劇舞台上出演夫妻而被人以為兩人是真情侶,實際上兩人隻是單純的同僚關系,牛莉也有自己的家庭。
除了和牛莉的傳言以外,郭冬臨這麼多年甚至沒有傳出過任何绯聞。他一直是以開心果的形象出現在大衆面前,或許他早已經把喜歡他的觀衆當作了最親的家人。
據悉,郭冬臨在短視訊平台上擁有多個賬号,他會經常發一些自己設計的小段子,來博網友們一笑。他的視訊在快手平台的播放量高達93億,足以見得他依然深受人民群衆的喜愛。
郭冬臨的故事告訴我們,作為公衆人物,無論多微小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被放大,是以一定要謹言慎行,做好表率。
郭冬臨用自己前幾十年的兢兢業業帶給了觀衆們許多精彩的作品,希望他後半生的事業能一帆風順,生活幸福安康。
參考資料
[1] 20次上春晚,因一句話被索賠1億!這位曾紅極一時的春晚釘子戶去哪了?——今日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