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7月5日,上海東方藝術中心20224/25秋冬演出季正式釋出。此次演出季以“方圓之外”為主題,意在表達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結構中,個體突破自身的方圓,擁抱無限可能。

9月14日,著名指揮家許忠将攜手上海歌劇院合唱團與交響樂團聯合呈現半舞台版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為新演出季揭幕。今年9月起至明年1月期間,52台92場精彩演出将陸續登台。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縱觀本季,全世界的藝術精華被收入囊中,國際項目含量極高接近七成,各國圖景交相輝映。除了對國際節目設立頂級标準,今年亦是東藝“自制劇”大年,兩部不同風格與題材的原創作品接踵而至,并即将開啟首輪全國巡演,持續發揮一流的藝術創制主體的活力。

世界頂級天團“停泊”中國之家

東藝作為上海傲人的交響樂演出聖地,再次彰顯古典樂高地的強大号召力,核心品牌“聽交響·到東方”在本季依舊發揮其穩定實力。繼柏林愛樂造訪上海後,10月30-31日,另一支“古典天團”維也納愛樂樂團也将回歸上海,樂團曾在2017、2018和2019連續三年造訪東藝留下無與倫比的音樂瞬間。時隔五年,樂團将在指揮翹楚安德裡斯·尼爾森斯率領下,與國際樂壇炙手可熱的鋼琴家之一葉菲姆·布朗夫曼奉上兩晚構思精妙的重磅交響,續寫與上海觀衆的情緣。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10月,享譽世界的倫敦交響樂團将在新任首席指揮安東尼奧·帕帕諾的率領下,聯袂鋼琴家王羽佳,于10月8日-10日造訪東藝,這個“世界十大交響樂團”與“世界十大指揮”的組合将一連三晚演繹跨時代的精彩音樂;10月20日,深受中國觀衆歡迎的“姐夫”瓦萊裡·捷傑耶夫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四度莅臨東藝,帶來穆索爾斯基、肖斯塔科維奇、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當紅指揮鬼才庫倫奇斯攜音樂永恒樂團繼去年首度訪華獲中國樂迷認可,11月20日-21日将再次訪滬帶來超燃古典現場,分别在第一場帶來瓦格納與馬勒的浪漫主義巨作,第二場與小提琴首席沃爾科娃帶來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與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年末,動漫《交響情人夢》中千秋真一原型——“亞洲最帥女指揮家”西本智實将執棒新銳古典樂團日本輝煌藝術愛樂樂團重返東藝,帶來兩晚飒爽柔情的指舞交響,一覽巾帼指揮家魅力。

名家接連登台再逢“蜜月期”

在東方音樂廳,年初有齊默爾曼、王羽佳打造的高光之夜,後有穆特、祖克曼、阿芙蒂耶娃、布赫賓德等大師的回歸,東藝迎來名家紛至沓來的一波“西風”。新季将至,許多樂迷開始對下一期音樂家陣容産生期待。

兩場有生之年系列演出“坐鎮”東方音樂廳。11月,享譽世界的“鋼琴女祭司”瑪塔·阿格裡奇将攜手世界級大提琴家米沙·麥斯基、小提琴家吉爾·沙漢姆、鋼琴家西奧多西娅·恩托庫等彙聚樂壇傳奇的殿堂組合,連續兩晚帶來橫跨室内樂與交響的演出,相信這次“含阿量100%”古典盛宴将重燃申城;泰鬥級鋼琴大師克裡斯蒂安·齊默爾曼對于很多樂迷來說一直都是活在唱片裡的音樂家,今年1月,一開票就被秒空的大師首次亮相滬上為東藝上個演出季揭幕,但因身體不适僅演奏了一首返場曲,對此深感遺憾。盡管如此,東藝和上海的觀衆都給大師留下很好印象,他當場就接受了年内再來上海演出的邀請,并選擇在生日當天重返東藝,與滬上樂迷共度這特别時刻。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本季的演奏家與室内樂闆塊将再次以嶄新陣容與觀衆見面。格萊美爵士大師赫比·漢考克對話黑白琴鍵,肖賽新秀冠軍劉曉禹穿越“四季“帶來俄式經典,大提琴家王健将帶來理查·施特勞斯、格裡格以及弗蘭克的作品,維也納愛樂樂團第一小提琴丹尼爾·弗洛紹爾、小提琴家約瑟夫·什帕切克等世界級音樂家上演弦樂盛宴。此外室内樂方面,享譽國際的德國斯圖加特室内樂團純正演繹德奧經典,上海四重奏将以全新陣容首次亮相演繹貝多芬名作。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聲樂方面,“當今樂壇首席普契尼女高音”克裡斯汀·奧博萊斯重返東藝開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英、男中低音歌唱家沈洋攜手指揮家洪川、鋼琴家馮佳音、與回聲合唱團聯袂帶來聲樂作品專場音樂會;金承志與上海彩虹室内合唱繼續帶來《羅刹國紀·山之篇》。

海外朋友圈助力多元文化交流

2024年恰逢中外多國建交紀念,東藝策劃系列大國外交演出共續各國人文交流領域的藝術佳話,涵蓋音樂、舞蹈、美育活動等不同形式,彰顯文化橋梁重要作用。

中俄建交75周年,新朋老友再聚東藝:11月14日-17日,蜚聲國際的聖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将第五次抵達,用兩部經典巨制,四場演出,續寫與東藝的傳奇淵源,除了帶來上海觀衆熟悉的《安娜·卡列尼娜》,也将首次在東藝呈現《俄羅斯的哈姆雷特》;俄羅斯紅軍歌舞團大型交響歌舞音樂會等也将陸續登台東藝。今年東藝藝教與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的合作全新更新,聯合推出“柴院在東藝”系列活動,打造為期五周藝術盛宴,用美育續寫兩國人民友好交流。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中巴建交50周年,巴西聖保羅交響樂團11月将在指揮家蒂埃裡·菲舍爾率領下,攜手巴西小提琴新星圭多·聖安娜,特邀女高音歌唱家黃英呈現獨具南美風情作品;10月,年過八旬巴西音樂教父吉爾伯托·吉爾,将帶領觀衆深入“巴西流行音樂偉大建築師”内心世界,重溫其輝煌職業生涯經典曲目。

中葡建交45周年,東藝将再迎來文化與音樂融合的葡萄牙“法朵”之夜,繼葡萄牙法朵天王Camané首次亮相上海後,當代法朵天後瑪瑞莎将于11月8日亮相,帶來“葡萄牙的靈魂之聲”。

“亞洲風味”沖擊感官盛宴

本季東方歌劇廳舞台别有一番“亞洲風味”,一衆代表國際前沿視角與亞洲美學的舞台饕餮盛宴集結:多部首演首秀、國寶級大師代表作、全明星話劇、口碑回歸的經典都值得關注。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作為本季重磅國際項目之一,10月日本國寶級大師坂東玉三郎為世界級太鼓樂團鼓童執導的代表作之一《打男》将首次在中國大陸地區巡演,全男班表演呈現太鼓演奏的新面貌與日本美學精髓。

戲劇方面,香港話劇團《天下第一樓》2022年首度搬上舞台一票難求,随後在華語戲劇盛典奪得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男配角三大獎項,2025年1月将載譽歸來,由謝君豪領銜,與何冀平及司徒慧焯組成編、導、演夢幻組合;由越劇名家趙志剛創立的趙氏工坊聯合上海市寶山區滬劇藝術傳承中心推出多劇種融合演繹的“星·雜劇”《僞裝者》将于9月14日到17日在東藝首演,趙志剛飾演靳東經典角色明樓,7大劇種9位梅花獎得主彙聚。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舞蹈方面,中央芭蕾舞團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将在首演60周年之際展“國字号”院團魅力;兩部彰顯中國文化底蘊的民族舞劇:舞劇《記憶深處》、舞劇《孩兒枕·家和興》都将在秋冬登上東藝舞台。

從《向延安》到《雷雨》,“東藝制造”迎來原創出品大年

去年七月,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作為制作出品方曾攜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登陸國家大劇院國際戲劇季,取得四場門票火速售罄的佳績。時隔一年,“東藝制造”再綻光芒,“雙子星”——話劇《向延安》和舞劇《雷雨》——作為東藝年度巨制兩部力作,在當代語境中重塑文學經典,即将開啟全國巡演。

改編自作家海飛獲“人民文學獎·長篇小說雙年獎”同名小說,由海飛擔任編劇、“文華導演獎”李伯男執導的海派諜戰題材話劇《向延安》于“七一”檔期首次在國家大劇院亮相,首演前門票接近售罄,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3周年之際,向黨的生日獻禮。一連四天,場場人氣爆棚。9月21日-22日該劇将回歸東藝,并于9月25至11月6日開啟全國巡演,從長三角啟程,一路巡演至福建、江西、廣東、湖北、河南、陝西、山東、遼甯等地的共15個城市的劇院。豐富群像戲深入刻畫人性複雜,展現小人物大信仰的風骨,将以極具包裹式的參與感讓觀衆浸入諜戰現場,在戲劇沖突沖突交織中體驗思考人性、探索信仰的精神旅程。文學之中的人性幽微與詩性品格相合,鑄造了文學與舞台劇的雙向賦能,主旋律作品的創新表達,讓東藝在制作出品上“又紅又火”願景照進現實。據悉,在6月23日舉行的2024微網誌文化之夜盛典上,話劇《向延安》摘得“年度演出IP·年度優秀劇目”殊榮。

舞劇《雷雨》是“東藝制造”推出的首部原創舞劇作品,延伸了東藝在舞蹈領域的全新探索,将于7月25日-28日世界首演。舞劇《雷雨》首度以全本、全角色的形式将曹禺經典改編為舞劇,在90分鐘的高度集中情節中呈現原著精髓。高度凝練的符号化方式呈現獨具一格的周公館,以現代審美融入當代價值觀,打破刻闆印象。兼具油畫感、木刻感和沉美的色調,為觀衆帶來簡約而深沉如油畫質感的濃墨重彩。劇作集結國内各界藝術家,由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總監、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山翀任藝術總監并特邀出演,國家一級編導趙小剛任總編導,八位國内一流舞蹈家傾情演繹。據悉,舞劇《雷雨》将于11月至2025年1月,開啟30餘場的巡演之旅,勢必掀起一場關乎宿命的狂風暴雨。

“方圓之外”更多可能,東藝秋冬演出季集結52台92場演出

方圓之外,盡在東藝。2024開年以來,演出市場持續火熱,行業也迎來新機遇。從節目引進到制作出品,從演出“碼頭”到創制“源頭”,東藝重塑劇院文化軟實力,更新定位,轉變角色,以向社會和世界傳播優秀文化傳統的擔當,展現現代化劇院的标志地位和創作形象。同時作為“社會大美育”核心承載地,在城市中汲取發展養分,多領域美育活動開放地走向生活,社群和學校,滋養城市文脈。未來,東藝将持續發揮文化碼頭“引進來、走出去”的作用,彰顯未來藝術地标的新屬性,在上海看見世界,讓世界邂逅上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