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射陽大米,何以好吃?

随着央視綜合頻道CCTV-1

《三餐四季》江蘇篇的熱播

射陽大米,何以好吃?

射陽大米也狠狠的火了一把

成為大家心中

“最好吃的米”的代名詞

射陽大米,何以好吃?

我縣位于北緯33°

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孕育的射陽大米

香醇綿甜、筋道潤滑、口味獨特

素有“南有射陽,北有五常”的美譽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

“射陽大米”

射陽大米,何以好吃?

優質環境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稻米

射陽大米,何以好吃?

射陽自然環境優越。土地面積2800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03公裡,灘塗面積726平方公裡,射陽沿海現為西太平洋最大的海塗濕地,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網絡成員,栖息着370多種鳥類,280多種魚類,40多種獸類,40多種兩栖爬行動物,800多種軟體動物,480多種植物。

射陽的水資源豐富。江蘇裡下河地區四條主要河道流經射陽入海,水利樞紐工程完備,以蘇北第一擋潮閘射陽河閘等四座大型擋潮閘均在射陽沿海,蘇北灌溉總渠流經射陽北端,形成自然灌溉水系,澤被大片地區。境内水網縱橫,水系合理,排灌分開,功能完備,使農作物旱澇保收。

射陽為黃淮沖積海相沉積平原,屬鹽漬型水稻土,十分肥沃。退海平原經過海水浸泡,海洋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應有盡有,而且曆經幾百年形成的海塗,草甸蘆葦茂密,植物種類豐富,海生貝類、水生動物繁多,有機質、腐質物累積量很大。土質呈弱堿性,PH質為7.5~8.5,土壤結構好,中性壤土,蓄水透氣性能好,不像黏質土壤遇幹闆結,遇澇不透氣;也不像沙質土壤,雨過水漏,有用物質容易流失。

射陽大米,何以好吃?

射陽的氣候環境獨特,是典型的海洋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為江蘇獨有的“冷窩”,春夏回溫慢,使作物生長期長。射陽為江淮氣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氣交彙頻繁,雷雨特别是夜雷雨多,利于稻谷分蘖拔節。處于海洋、内陸氣候之間,季節溫差大,日夜溫差也大,刺激植物的生長。

射陽無霜期長達281天,積溫較高,大于等于10℃積溫4526℃~4685℃,每年9~10月的作物成熟期,其間蒸汽量大于南北縣份,光照充足,有利于植物幹物質的形成和積澱。是以,射陽水稻種植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聲名遠揚

匠心獨運打造餐桌美味

射陽大米,何以好吃?

2001年,我縣率先成立國内第一家縣級大米協會,引導全縣稻米種植、提升加工水準。在射陽大米協會多年努力下,統一原料品種、統一産品标準、統一品質管理、統一品牌辨別、統一依法經營的“五統一”管理模式應運而生。2019年,由我縣主導編制的射陽大米地方标準正式出台,對射陽大米的産地範圍、原料品種做了明确界定,對大米加工品質的直鍊澱粉、膠稠度、食味評分值提出嚴格要求。

射陽大米集團與江蘇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攜手成立“江蘇射陽大米産業研究院”,選育“鶴鄉粳”系列新品種,水稻良種覆寫率達90%。其中“鶴鄉粳1号”的成熟期較早,品相和口感更好,出米率高,平均畝産650公斤以上,可以較好地解決淮北地區稻米産業發展缺乏香型優質品種的問題。我縣積極試推耐鹽水稻品種,20個品種在鹽堿地種植的産量高于正常粳稻産量。縱深推進省級農業生産全程全面機械化示範縣建設,打造數字化“無人農場”和特色農機試驗示範基地17個,水稻生産全程機械化率達98%以上。

近年來,我縣實施大米加工龍頭企業提升工程,“一企一策”推動射陽大米集團、必新米業等一批核心企業“智改數轉”,支援益海糧油、沈氏米業等重點企業發展精深加工,形成“以稻優米、以米促糕、以米帶油”的産業互聯新模式,提高糧食綜合使用率和産品附加值。現有大米加工企業68家,年生産能力達300萬噸,其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3個、省級3個,按照“企業+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建構利益聯結機制,成為“江蘇省地标富民十大典範”。

發展壯大

全民熱捧撬動品牌價值

射陽大米,何以好吃?

大米種得好,還得銷得好。我縣注重多管道營銷,堅持普通大米占市場、中端大米創效益、精品大米打品牌。在全國各大城市與28家大型商超、3000多個連鎖超市經營門店合作供貨,在大中城市建立稻米直營店41家、聯營店500多個,在天貓、蘇甯、京東等大的電商平台設立“射陽大米”官方網店12家,銷售區域達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年銷量百萬噸,品牌總價值達357.21億元。

目前,射陽大米産業鍊條涵蓋一二三産業,産值分别達到24.96億元、72億元、22.16億元。射陽大米擁有生産基地和訂單農業規模50萬畝,帶動就業達1.98萬人,總銷售收入338.51億元,帶動農戶達18.5萬戶,帶動農民增收3億多元。

如今,射陽大米品牌影響不斷擴大。先後獲批“射陽大米”地理标志集體商标、地理标志保護産品、農産品地理标志,是全國大米行業中的首件地理标志集體商标。先後獲得中國名牌産品、中國農産品百強區域公用品牌、中國大米十大區域公用品牌、中國十大好吃米飯、中國消費者最喜愛的100個區域公用品牌、中國綠色農業十大最具影響力地标品牌、中國馳名商标等榮譽稱号,并入選江蘇省知識産權局江蘇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中國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

文 圖:張學法 吉東育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