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道》丁元英憑什麼有自信,“冷面諸葛”王明陽會聽芮小丹的話

《天道》裡有一段我反複讀了很多遍。

第一遍我奇怪,為什麼号稱“冷面諸葛”的王明陽會聽芮小丹的話?

就算丁元英指點了芮小丹,他哪來的自信,一定會按他的預期走下去?

為什麼要安排馬王黑惡勢力這一段?

後面再看每一遍,我忽然有了大發現:

王明陽其實就是另一個丁元英啊!

他倆勢均力敵,說服王明陽的過程,就是丁元英在給自己的靈魂尋找一塊淨土,然後劃上句号的過程。

《天道》丁元英憑什麼有自信,“冷面諸葛”王明陽會聽芮小丹的話

#1

王明陽直接成就了芮小丹和丁元英的情緣。

那一顆臭彈是天意,也是文化屬性。

如果芮小丹落在王明陽的手裡,那麼,真的沒有《天道》了。

從那一刻起,冥冥之中,驗證了丁元英的一句話:

文明,對于不能以人字來界定的人無能為力。

這說明,天意希望讓王明陽還是一個人。

但王明陽做了那麼多惡,他在所有人眼裡,是十惡不赦的。

他怎麼還能有一絲人的尊嚴?這個使命需要丁元英幫他完成。

芮小丹審問王明陽的過程,就是丁元英一場靈魂的救贖與洗禮。

是以,芮小丹兩個同僚居高臨下的審問,沒有吓到王明陽,反而還讓他有了優越感。

王明陽不是回怼了嗎?“我不跟你們這種沒修養的人講話。”

按咱們正常人的思維邏輯,可能也會跟那兩個同僚的态度一樣:

你都階下囚了,你的性命很快都到頭了,再說你無惡不作,你還有什麼資格談修養?

但芮小丹最後給出了讓人緻敬的答案:

一小時,一分鐘都有意義。哪怕隻有一分鐘,人字就有尊嚴了,上蒼會賜你帶着一顆純淨的心走進你靈魂的天國。

這是丁元英一直在追求的,是以《天國的女兒》成了這部劇最重要的主旋律。

為什麼說王明陽就是另一個丁元英呢?

丁元英來古城清靜,就是為了尋找生而為人的靈魂意義。

他曾跟韓楚風說,對傳統文化有一種自卑感,老覺得格格不入。

他是清華的高材生,是道地的中國人,如他所說,站在長城上他還知道自己是誰。

可他幫外國人賺了自己人那麼多錢,他有深深的罪惡感。

他也希望找到一種方式,為自己的靈魂劃上一個圓滿的句号。

是以,當芮小丹跟他說了王明陽的情況後,他是有這個自信的。

#2

如果不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丁元英和王明陽應該也可以惺惺相惜。

王明陽親自見證了芮小丹的手到槍響,禁不住誇了一句:好槍法。

即使在那樣生命攸關的時刻,王明陽也有他的格局,對芮小丹是發自内心的誇獎。

但是,等到芮小丹走進審訊室時,他卻很冷漠。

他不屑一顧,他甚至後來輕蔑地跟芮小丹說:

你盡可以執法謀生,但與我王明陽談經論道,你還不夠資格。

這些細微的言語和表情,都在告訴所有人,他王明陽的規格,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對的。

然而,當讨論到後面的《聖經》時,王明陽又一掃這種輕慢,在内心認定芮小丹在學識上跟他是同一級别。

他願意好好說話了。

這是誰的功勞?

丁元英。

丁元英都教給了芮小丹什麼?能讓這個冷面諸葛跟她整整聊了8個小時?

我總結下來,主要有3個層面,就是“道,法,術”。

丁元英講的道是,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什麼是強勢文化?就是天地運作的規律。什麼是規律?就是那些大道至簡的東西,是正義與善良,是人為不能撼動的良知,是你做事之後,内心會生起的自在、喜悅與滿足。

弱勢文化呢?是術,可以了解為旁門左道,就是在武俠片中我們看到的陰險毒辣。

因為在強勢文化中受挫,他們心裡不平衡,生出的報複心。

王明陽所在的團夥就是這樣,他們原本是社會的精英,但選擇走了一條違背天道的路。

這就像打架,面對強者打不過,轉身去攻擊孩子。

這種獲得的成就感其實放大了他們内心的懦弱。

芮小丹一針見血地指出來。

這讓王明陽刮目相看。

要知道,看穿一個人的軟肋,那是一種極大的本事。

在武俠片中,克敵制勝,就是因為找到了對方的軟肋。

芮小丹在丁元英的指導下,先用術勾起王明陽的好奇心,把他的不屑說成害怕。

人天然的本性會不服氣,然後争辯。

這就成功了一半啊。

讓對方願意開口說話,從話裡找到他所信仰的東西。

丁元英說,支配人的價值取舍行為的那個東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屬性。他需要的是一個忏悔的理由。

那麼,王明陽的價值取舍是什麼呢?

就是認為說出來會出賣他的那些兄弟,他心理上過不去這個坎。

這是今天人們說的講義氣。

這也是丁元英需要芮小丹找到的,給忏悔一個理由。

#3

丁元英在私募基金正賺錢時,突然解散,所有人都想讓他給一個理由,他說,就想靜靜,沒什麼特别的理由。

其實他的理由也是給靈魂找一個歸宿,但外國人聽不懂啊。

為此,好朋友鄭健時還給他投了“不道德”的一票。

對于這個行為,丁元英給韓楚風說的是,鄭健時有入道,但也止于此。

因為一個人的行為,就代表了他的道行深淺。

輪到王明陽這裡,丁元英太懂了。

他知道弱勢文化終究要在強勢文化下低頭,隻是,你得給我一個屈服的理由。

丁元英為什麼會有這種自我覺悟的能力?

因為他沒忘了自己是一個人。

芮小丹的任務就是,喚醒王明陽作為人的本能。

這是丁元英的“道法術”中的法,是人道。

當然,過程中芮小丹的話術也必不可少,但那是建立在有了道和法的基礎之上。

《道德經》中說:

有道無術,術尚可以求;有術無道,術止于此。

丁元英用終局“道法自然“,道就在自己的心中,自己是生命的主宰,來升華這場談判。

這種對于生命窄門的探讨,令王明陽為之震撼的。

無論正邪,思想都有高低之分,這些不以表象來決定。

是以,當芮小丹說自己不配開那輛寶馬車時,丁元英說她着相了。

而被抓的王明陽,盡管是一名死囚,但不乏他有着超乎常人的思想高度。

從另一種角度看,他的惡也是他在世間的着相。

那麼,要想給靈魂在最後時刻找一塊淨土安放,忏悔就是最好的方式。

到此,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丁元英是在用救贖自己的方式,讓芮小丹在王明陽身上用了一遍。

也是因為這件事,芮小丹想通了另一件事,他給丁元英找的王廟村扶貧,就是為丁元英的靈魂劃上句号。

不得不說,芮小丹才是那個悟透了《天國的女兒》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