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聽話。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聰明聽話的孩子少之又少。許多父母都會遇到讓人頭疼的問題:
小時候孩子喜歡玩雨水和泥巴;長大一點,淘氣的孩子常被老師喊家長;再大一些,出現早戀現象,父母又要費心疏導;高中畢業,又要面臨孩子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大轉折:聯考。父母們需要全面考慮如何幫助孩子選擇最适合的道路。
有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還會經曆青春期的叛逆,這讓父母更加頭疼。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這是每個父母的心願。
然而,很多父母不知道,聰明的孩子往往也有難管的一面。很多家長隻看到了孩子難管的表面現象,而忽略了這些難管背後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
02
高智商的孩子越難管教,如果有四個“讨厭”表現,父母應該高興
孩子總有“十萬個為什麼”
有些孩子就像“十萬個為什麼”轉世,總是有無數的問題等着父母解答。通常父母剛解釋完一個問題,孩子的下一個問題就又來了,這讓很多父母感到頭疼。
然而,孩子這種令人讨厭的行為其實反映了他們的聰慧。孩子在詢問問題的同時也在思考,這個過程也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現。
衆所周知,求知欲是兒童高智商的重要表現之一。隻有對所有知識都充滿好奇心,孩子才能吸收消化各種知識,進而提高智力水準。
喜歡模仿别人
孩子通過模仿了解世界。當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會模仿大人的表情和行為。再大一些,甚至會模仿電視上的情節,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有些孩子模仿能力很強,能把别人的語言、表情、姿态模仿得惟妙惟肖。
兒童教育學家表示,這樣的孩子往往學習能力更強,智商更高。模仿不是潛意識的行為,而是有目的的行為。孩子模仿前需要學習,再思考模仿的行為想表達什麼,最後進行表演。模仿得越像,孩子的觀察能力和了解能力也就越強。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如果能夠對孩子進行适當的引導,孩子的各項能力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遊戲,鼓勵他們模仿,并對孩子的模仿能力進行點評,進而激發孩子模仿能力的發展。同時,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敢于頂嘴,反駁父母
許多家長在孩子頂嘴時,總覺得孩子在挑戰自己的權威,認為孩子不懂事。然而,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能夠與父母正确争論的孩子會更自信,更有想象力,邏輯思維也更靈活。
與父母頂嘴的過程,其實是孩子思考和表達的過程。他們會先思考反駁父母的理由,然後鼓起勇氣與父母争論。
弗吉尼亞大學曾經收集了150個13歲孩子與父母頂嘴的案例,并随着年齡增長對比他們與他人的相處方式。研究發現,經常與父母吵架、頂嘴的孩子,在處理朋友之間的沖突時更容易,更能客觀地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
喜歡惡作劇的孩子
德國漢堡心理學家托馬斯·卡爾博士的研究發現,當一個孩子想要捉弄别人時,他在捉弄别人的過程中會動腦筋,這個過程的耗費精力絲毫不亞于做作業。孩子在“方案設計”或“搞怪準備”的前期都需要動腦筋,一點一點思索,這也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之一。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通常隻關心孩子一些令人讨厭的表現,而忽略了這些行為背後的動腦過程。是以,父母可以多關注孩子的智力提升,幫助孩子把這種智力用在學習上,進而讓孩子更好地發展。
果媽寄語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天賦和潛力,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欣賞孩子的多樣性,幫助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進步。通過細緻的觀察和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聲明: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刊載此文是出于傳播知識傳遞資訊的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處理。
作者簡介:果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