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我一直堅信“嬰兒無小事,樣樣要操心!”這一觀點。
畢竟,嬰兒的身體還在發育,很多方面都處于初級階段,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是以,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可能引發大麻煩。
如果父母不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後期往往需要付出更多時間與精力,甚至面臨無法接受的代價!
一些孩子經常使用的東西,表面看起來幹淨,其實可能藏污納垢,細菌含量甚至比“坐便器”還要高。如果媽媽們沒有及時清洗,就可能讓寶寶生病。
01
這三種嬰兒用品,真的超級髒,家長們尤其需要引起重視
牙膠
出牙期的寶寶總喜歡咬東西,牙膠是以備受歡迎。為了吸引消費者,很多商家在牙膠的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制作出了各種可愛、美觀的款式。然而,花樣越多,問題也就越多。
我有一位同僚,她的寶寶曾經連續感冒、發燒,還鬧肚子。無論怎麼檢查都找不到原因,醫生也一頭霧水。最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切開了寶寶的牙膠,發現裡面全是黴斑。原來,罪魁禍首一直藏在身邊!
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産牙膠,都需要經常更換,并且注意消毒。畢竟這是寶寶經常放在嘴裡的東西,關系到他們的健康。墨菲定律告訴我們,越是擔心的事情越容易發生。是以,與其之後帶孩子去醫院,費時費力,還心疼,不如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毛絨玩具
毛絨玩具是很多寶寶的最愛。然而,這些看似無害的玩具,實際上可能藏污納垢。我曾去姐姐家,發現她孩子的毛絨玩具上布滿污垢。盡管姐姐平時非常愛幹淨,但她可能忽略了清洗這些玩具。
寶寶的口水、奶液以及家長手上的汗漬,都可能沾在毛絨玩具上,為細菌繁殖提供了溫床。如果不經常清洗,細菌就會通過手足口進入孩子的身體,導緻寶寶生病。
毛絨玩具最好每隔2-3周清洗一次,并且定期更換。
畢竟,清洗和更換這些玩具的花費遠比帶孩子去醫院要低。而且,法國兒童教育專家萊文認為,多樣化的玩具能夠鍛煉孩子的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玩新玩具的過程其實也是孩子思考的過程。
吸管杯
近年來,吸管杯因為設計合理、色彩豐富而備受歡迎。然而,這種杯子也有其弊端,那就是難以徹底清洗。即便家長們知道要經常清洗,但仍很難做到徹底幹淨,導緻食物殘留和灰塵積累,最終細菌滋生。
為了確定徹底清潔,我通常會将吸管杯整個放入鍋中煮沸。當然,時間長了也會更換,畢竟塑膠制品的品質有限。隻要確定孩子使用期間的衛生和安全即可,沒必要過于講究。
02
關于如何保證嬰兒衛生安全的幾個建議
保持寶寶手部清潔
寶寶喜歡把手放進嘴裡,東摸摸西撓撓,手上難免沾上細菌。經常清洗寶寶的手,可以減少細菌進入體内的機會。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能確定孩子周圍的物品盡可能少些的細菌。
母乳喂養的重要性
現在很多年輕媽媽不願意母乳喂養,擔心影響身材。但實際上,母乳喂養的寶寶在免疫力方面要遠遠強于喝奶粉的寶寶。最新研究顯示,母乳喂養不僅友善省錢,還能促進孩子的健康發育。
不可過分潔癖
雖然講究衛生是好事,但過分潔癖反而可能帶來不良後果。人體免疫系統需要在外界刺激下進化出抗體,進而記憶并應對同種病菌。是以,如果孩子一直接觸不到細菌,免疫系統就無法進化,可能導緻将來一旦生病就會病得很嚴重。
不要盲目聽信老一輩的說法
老一輩常說“不幹不淨,吃了沒病”,這種說法有時會誤導我們。實際上,很多孩子因為衛生問題感染而病重甚至死亡。我們應該從科學角度出發,理性分析,進行合理的衛生講究。
果媽寄語
總而言之,關于寶寶的衛生問題,我們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過分潔癖。科學合理地做好預防工作,確定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畢竟,孩子是我們身上的一部分,我們要盡心盡力地呵護他們。
聲明: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刊載此文是出于傳播知識傳遞資訊的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處理。
作者簡介:果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