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鄉潘家村,風景秀美,産業遍地,民風淳樸,但有這麼一個人,在村民們心裡有着特殊的地位。不管是屋頂漏雨、修路修水,還是安裝路燈、養殖指導等,隻要是村上事,大家都習慣性的去找“小張”。這個“小張”,就是兩當縣興化鄉潘家村黨支部副書記張健。
勇争第一當産業先鋒
張健是一名榮民,長達五年的部隊曆練,給予他幹什麼事都永不言棄的堅定信念。2019年,正值縣委、縣政府大力推廣“三養一藥”特色産業之際,他毅然放棄了穩定的工作,返鄉創辦了合作社發展雲屏林草雞養殖。沒有養殖經驗,資金短缺,積蓄隻夠搭得起2個簡易蔬菜大棚,創業初期的張健舉步維艱,但軍旅生涯教會了他不輕言放棄,他主動走訪學習技術,積極争取創業貸款,一個困難接着一個困難去克服,一個難關挨着一個難關去渡過,最終,靠着雲屏林草雞産業,當年就增收了50餘萬元,成了村裡的“雞司令”。現如今,他經營着柳樹、潘家、賀家片區雲屏林草雞脫溫養殖基地,總投資450萬元,共占地80畝,年脫溫雲屏林草雞15萬羽,養殖1.5萬羽,帶動12人穩定就業,人均年增收2.5萬元。
錘煉黨性當模範表率
2021年,張健被選舉為潘家村村支副書記,他自任職以來,始終踐行為民謀福的初心,牢記為民服務的使命。無論是幫助群衆收花椒、收玉米,還是“雙百千萬”管護、撂荒地整治,他都始終沖鋒在前,當好表率,與群衆同吃同幹,漸漸地,新上任的“張書記”就變成了群衆口中的“小張”,雖然稱呼變“小”了,但群衆對他的信任更多了。面對潘家村農業産業傳統單一的實際情況,“小張”主動走訪村民、坐在炕頭上宣傳獎補政策、引領村民發展糧藥套種300餘畝,實作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示範帶動發展中蜂養殖和雲屏林草雞養殖,全村養殖中蜂500箱,産值5萬元;養殖雲屏林草雞1.5萬羽,産值達200萬元。2023年潘家村個人所得突破2萬元,群衆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甜。
心系群衆辦實事好事
“潘家村就是我的家,村裡的村民就是我的家人,我要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讓他們真正受益,讓潘家村越來越好。”如今的小張,就是村裡的及時雨,免費開車接送老人和小孩接種疫苗,為困難群衆愛心捐助9人次,捐款2000餘元,主動為村民化解糾紛4次,隻要是村民有需要,他就一定在。同時,作為一個養雞大戶,他還免費為村内群衆提供服務,傳授技術,主動以不低于市場價格收購群衆農産品,讓群衆真正獲益。張健用軍人的堅守,從部隊的一名優秀士兵和優秀共産黨員轉身為鄉親父老緻富帶頭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來源;隴南兩當組織部 2024-07-04 23:25 甘肅
監制:郭水生
責編:高星明
編輯:李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