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嶺:海外到底安不安全?少聽“小道”多看官宣

資料來源:Universal.com

近來,阿富汗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國家,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中國是阿富汗的傳統友好鄰邦,國内人民自然特别關注阿富汗局勢。那裡的安全形勢如何,對中國有什麼影響,戰後重建會不會很快有巨大的機遇?各種話題,國内衆多媒體、專家學者、網絡大V已經開始報道和評論,不少曾在阿富汗生活過的中國人,尤其是一些還在當地居住的中國人,也通過網絡媒體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介紹了個人經曆等,各種聲音,多種多樣。

趙嶺:海外到底安不安全?少聽“小道”多看官宣

不過筆者發現,在涉及阿富汗的安全問題上,一些公民個人在網際網路上所謂的"一線報道"引起了熱度的蔓延,但與實際情況有很大不同,很容易造成一些誤導公衆,也給從事海外工作的人帶來一些潛在的危險。

例如,阿富汗個别人員繼續接受國内當地電視台、網絡媒體和自媒體采訪,多次宣稱阿富汗安全局勢"沒有那麼糟糕"。塔利班一直活躍在該市,強調他們"沒有親眼看到阿塔的活動"。明明是爆炸聲,無數人死傷,也在這裡宣揚"家有大礦,到處都是商機"。

關于阿富汗的具體安全形勢,筆者指出,中國外交部年内已連續四次釋出相關安全警報,其中最近兩次直接要求在阿富汗的中國公民盡快離境,并進一步強調"如果我們堅持留在阿富汗, 我們将面臨非常高的安全風險,是以所有後果将由個人承擔。大使館于8月27日釋出的最新安全警報指出,"阿富汗安全局勢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和危險性",并提醒在阿富汗的中國公民"不要在特殊緊急情況下外出,不要去機場等高風險地區"。

趙嶺:海外到底安不安全?少聽“小道”多看官宣

事實上,在國家外交部門的不懈努力和各種組織的組織下,阿富汗大多數同胞已于今年七月安全撤離并傳回家園。今天,阿富汗局勢仍然動蕩不安,剩餘的阿富汗華人沒有安全保障,短期内雙邊貿易合作的安全條件還遠遠不夠。

趙嶺:海外到底安不安全?少聽“小道”多看官宣

但确實還是有少數人相信"富人和富人在危險中",不顧堅持在A聯賽的風險,願意去A"刀舔血"也有。有些人趁機"博眼、熱點",進行誇張的宣傳,以友善他人關注阿富汗的商機,謀取私利的機會。所有這些,也隻是為了迎合網際網路的潮流、狩獵特點。不,"中國公司每年支付200萬美元在阿富汗工作"的虛假廣告已經開始尋找。

趙嶺:海外到底安不安全?少聽“小道”多看官宣

廣闊的海外,成千上萬的人。自媒體活動時代以來,海外同胞從自己的角度講述海外故事,沒有任何借口,但其中一些片面的、誇張的甚至虛假的叙述,值得我們警惕。

不久前,網絡上還有一些人吹噓自己在國外的特殊經曆,引發了大量國内網友的圍觀和媒體轉載:比如,在巴基斯坦如何成為中國人被當地軍隊和警察"超國家安全待遇",在中東、東南亞,一些開發中國家如何輕易"姐妹", 在非洲的一些危險地區,多麼驚心動魄的經曆等等。

趙嶺:海外到底安不安全?少聽“小道”多看官宣

有些故事看似有真相的圖景,但實際上卻極其片面,與真實情況不符。看似無稽之談,家言不語,不嚴重違法,反而會在網際網路環境下迅速得到流量的傳播,毒藥的流量不小。

狩獵小說的備注,永遠是一個流水箱。理性平衡的觀點往往很少見。

即使不是"怪物",也足以"勾引公衆"。雖然它似乎不構成虛假資訊犯罪,但可以收獲滿滿的"情報稅"!

目前,中國與外界的互動高度密集、頻繁,中國面臨的外部安全形勢和輿論環境複雜。中國人以什麼樣的心态看待世界,以何種方式與外界溝通,無疑将對中國自身的社會建設和中國與世界的互動産生複雜而深遠的影響。一些不負責任的宣傳傳播行為,不僅會讓國内輿論不斷滔滔不絕,真假難以辨識,而且容易誤導公衆對複雜的國際環境和中外合作交流的準确認識和把握,甚至中國公民在海外的生存和發展都會造成安全隐患, 也對中國的對外工作和國際形象産生了負面影響。

筆者認為,在涉及海外安全和國際熱點問題的嚴肅話題上,國内主流媒體應注意加強資訊篩選和核實,認真轉載,客觀報道,平衡報道,理性發聲。國内主管部門也要及時澄清一些虛假宣傳報道,引導視聽。網友要分辨是非,理性的旁觀者,不要輕易被調高節奏,上當受騙。各方應共同努力,在海外安全議題上創造客觀、理性、和平、清晰的網際網路空間。

趙嶺:海外到底安不安全?少聽“小道”多看官宣

真正關心并從事海外一線工作的中國企業和人員,要遵守中國政府各部門特别是外交機構釋出的各種官方資訊和提醒,增強防範海外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對外合作經驗,理性認識世界,安全行走。

(作者為國際問題觀察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