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前夕,她被一起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奪走了年僅31歲的生命,留給親人無盡的悲恸。
女學霸碩士畢業赴海外工作,回國在北京一高校任英語教師
這名女子叫毛星星(化名),殁年31歲,家住北京市懷柔區,生前系北京某高校英語教師。
母親尹女士介紹說,他們老家在湖南省常德市澧縣,當年女兒高中畢業後考上了南京一所知名大學,後來保送該校攻讀碩士研究所學生。
她說,女兒大學畢業後赴海外一家公司任高管,兩年後回到北京,工作了一段時間後考入某高校任英語教師,她和學生的關系非常融洽,學生都很喜歡她。
毛星星生前系北京某高校英語教師。家屬 供圖
回湖南老家探親體檢查出肺結節,返京複查後醫生建議随訪
2022年8月5日,毛星星回湖南老家探親時,到位于長沙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體檢。
她的一張CT診斷報告單顯示,左肺上葉前段有一個純磨玻璃結節,大小約7×8mm,可見“毛刺征”。檢查提示說,該結節系LU-RADS 4B類,早期肺癌可能性大。
“醫生看了這個報告單後懷疑是發炎,便開了消炎藥,叫服藥後一個月複查。”尹女士介紹說,後來女兒有急事回到北京,“同年9月5日,她服藥一個月後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做CT複查。”
記者看到,該醫院的一份CT檢查報告單稱,雙肺支氣管血管束清晰,雙肺見多發小結節影,較大者位于左肺上葉,邊界清,呈磨玻璃狀,周圍見短毛刺,直徑約4mm。
該報告單同時注明稱,“左肺上葉結節,不除外肺癌,請結合臨床。雙肺多發結節,考慮良性病變可能,請結合臨床并随診觀察。”
針對這份檢查報告單,該醫院一位醫生看了後建議随訪。
被懷疑是早期肺癌,家人曾讨論是否要通過手術切除
尹女士說,從前後兩次檢查結果來看,服消炎藥後那個結節變成了4mm,感覺明顯減小了,但女兒還是不放心,遂于2022年10月9日,通過黃牛挂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一名醫生的号,就先前那兩份影像報告進行咨詢,“該醫生懷疑是早期肺癌,稱已有手術指征,可采用楔形切除法進行切除,創傷小、恢複快,對身體沒有影響,還建議到他多點執業的北京市海澱醫院做手術,屆時自己親自主刀。”
“此前我和丈夫一直不相信女兒這個肺結節是癌,我們一家人曾讨論過是否通過手術切除,我丈夫不同意女兒現在就做手術,更不同意她去海澱醫院做手術。”尹女士說,丈夫認為應該聽醫生的建議“定期複查”,後來不知道啥原因,女兒于10月10日住進了海澱醫院。
病房外拍剪刀手照片,術前穿刺定位發生意外搶救53天去世
尹女士清楚地記得,2022年10月12日清晨7時左右,有醫護人員前來病房接女兒去做術前穿刺定位,她走出病房時還叫病友給她拍了一張剪刀手照片。
尹女士回憶說,當時她坐在CT室門外的椅子上,醫生在裡面給女兒局部麻醉後做術前穿刺定位,“後來,我突然聽到裡面有争吵聲,過了幾分鐘傳來女兒的哭聲,CT室的門打開後有人沖了出來,我走進去看到女兒躺在CT室台上,嘴角有血,當時我懵了,随後有醫護人員提着藥箱來搶救。”
她說,她曾跪着求醫生一定要把女兒搶救過來,女兒被120轉送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繼續搶救,還被轉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以及北京電力醫院救治。
令人無比痛心的是,2022年12月4日下午4時左右,經醫護人員全力搶救無效,毛星星在北京電力醫院離開了人世,生命定格在31歲。
北京火化後送回老家安葬,原本打算春節前夕舉辦婚禮
尹女士哽咽着說,女兒去世後遺體在北京火化,然後送回湖南老家安葬,“我們是淩晨抵達的,那天半夜3時左右,親朋好友開着100餘輛車來到高速公路路口,他們在寒風中等了2個多小時,一起迎接我女兒回家。”
随後,毛星星被安葬在一個公墓裡。
尹女士傷心地說,女兒做手術前領取結婚證才20餘天,本想趁寒假回老家舉辦婚禮,當時已預定好了20桌酒席,連請柬和嫁妝都準備好了,沒想到竟發生這樣悲恸的事。
她說,家裡80多歲的爺爺奶奶至今不知道孫女已經去世,瞞着他們說出國去了,但每天都盼望着她回家,“爺爺奶奶省吃儉用,打算孫女結婚時給她送一個大大的紅包。”
鑒定結果為胸膜反應引起心髒驟停,周圍肺組織未見惡性良性腫瘤細胞
北京市海澱醫院在毛星星的一份住院病曆中,就當天的事發經過和搶救過程記載稱,“今晨 7時在CT室行局部麻醉CT引導下穿刺定位……局麻滿意後于預定好的穿刺定位點行穿刺定位,過程順利,她未訴不适,7 :30穿刺定位結束後拟行正常CT掃描确定穿刺位置,7:31她突發角弓反張,意識喪失,呼之不應,牙關緊閉,口腔内出血,測頸動脈搏動消失,胸廓呼吸活動消失,判斷心跳呼吸驟停,立即開始搶救。7:41氣管插管完成,簡易呼吸器連接配接氧氣鋼瓶輔助通氣,持續人工心肺複蘇,7:54在心肺複蘇狀态下轉運至急診搶救室繼續搶救,8:16恢複自主心律。”後來轉其他醫院進一步救治。
2022年12月7日,北京海澱醫院和毛星星家人共同委托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鑒定研究所對其死亡原因進行鑒定。
專家鑒定稱,毛星星左肺上葉可見一針樣物(金屬細絲)刺進,并且該處髒層胸膜與左側第3肋至第4肋壁層胸膜緊密粘連,“左肺上葉穿刺定位處及其周圍肺組織呈發炎改變,未見惡性良性腫瘤細胞。”
同時稱,結合現有臨床病曆資料,這些符合左肺上葉結節(炎性)、左側胸腔鏡穿刺後所見。此外,現有臨床病曆資料顯示,毛星星做穿刺定位時的症狀和表現符合胸膜反應所緻。胸膜反應是胸腔鏡穿刺定位的并發症之一,重者可發生休克及呼吸心跳驟停死亡。
2023年3月8日,該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稱,“毛星星符合左側胸腔鏡穿刺後發生胸膜反應,并繼發缺血缺氧性腦病、融合性小葉性肺炎及肺出血、右肺膿腫,終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後來,北京市海澱區衛健委委托北京市海澱區醫學會對毛星星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拟進一步明确各自責任等。
死者家人提9大疑點稱醫院應擔全責,鑒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毛星星家人曾提9大疑點稱,根據相關規定,她肺部結節不具有立即手術的适應征,醫方違反診療規範過度醫療,對她直接實施手術造成死亡存在重大過錯;醫方在沒有研讀她入院前的影像資料,未對經抗炎治療一個月顯著縮小的肺結節發炎性質做出評估和診斷,未向她說明病變顯著良性傾向,術前未對她的肺部結節進行影像複查,盲目決定手術造成死亡,醫療行為存在過錯。
同時稱,手術前醫方本應向她說明植入定位針手術的方法、醫療風險及替代醫療方案等,并取得其書面同意,而病曆中沒有植入定位針的手術記錄,穿刺手術細節不能确認,導緻發生胸膜反應引起心髒驟停的原因被掩蓋。
死者家屬還稱,事前醫方讓毛星星在院外個體藥店購買高風險的三類醫療器械定位針,屬于嚴重的違規行為,且病曆中未粘貼定位針的唯一辨別條形碼等資訊,該定位針是導緻患者胸膜反應休克死亡的重要因素,還隐瞞患者真實病情,未告知患者顯著良性傾向肺部結節可以采用保守觀察治療的方法,手術并非患者唯一選擇。
對此,海澱醫院則稱,毛星星手術指征明确,她充分知情後自願選擇手術,術前相關檢查均為手術提供了充分依據;她對定期複查的保守治療方案明确知情,積極要求盡快手術治療;發生意外後,醫方就地積極搶救,搶救規範有效,患者經搶救後恢複生命體征。
該醫院還稱,毛星星呼吸心跳驟停系胸膜反應造成,該情況盡管較為罕見,但臨床中也屢有報道,系治療中難以完全避免防範的情況,術前也正常書面進行告知。對此類反應,個體差異較大,醫方盡管有充分的搶救預案并積極施救,但面對現代醫學的局限和個體針對診療操作的不同反應,醫生仍然常感無力。
針對雙方各自不同的觀點,負責鑒定的專家組分析稱,經閱讀、比較湘雅醫院的胸部CT片及報告,以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胸部CT片及報告,認為“左肺上葉結節約7mm×8mm,大小未見明顯變化,餘微小結節竈有吸收,抗感染治療有效。根據《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可以遵循肺結節随訪流程,建議患者毛星星随訪、診療。患者毛星星有生育考慮,經多次就診後,選擇手術切除以明确診斷,符合相對手術适應症。海澱醫院選擇将術前複查CT和術前定位CT合并進行,不存在過錯。”
專家組說,醫方在輔助定位操作及手術前未充分告知,替代方案不具體,醫療行為存在過錯。手術同意書格式化,未詳細闡述替代治療方案,如可以采用注射美蘭等定位染料或者注射定位膠的方法定位、可以采用肺段切除的手術方式,可能無需術前定位、對肺癌可以采用射頻消融治療等方法。病曆搶救記錄中存在部分删除和添加内容,對事實判定及醫療行為評價存在影響。
專家組特别指出,穿刺定位針為植入性高值耗材醫療器械,該類醫療器械應該由醫方提供,統一采購耗材,嚴格控制醫療器械來源和品質,降低其在臨床應用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醫方讓患者外購高值耗材醫療器械,且在病例中未提供外購植入性耗材的品質合格檢測證書,該穿刺定位針存在明顯的安全隐患,可明确定位針在左肺上葉,而病曆和全部影像資料中,未見資料顯示定位鈎釋放的操作、定位針放置的位置及其與胸膜、其他髒器位置關系的合理性,“故不能排除定位針的品質、植入定位針的操作、定位針放置的位置與胸膜反應發生無關。這些醫療行為存在過失。”
2024年6月11日,北京市海澱區醫學會出具鑒定結論稱,根據相關規定,經專家組讨論合議認為,海澱醫院的醫療行為存在醫療過錯與過失,其中醫療行為的過失與患者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患者在行“CT引導下經皮穿刺肺結節輔助定位術”過程中,突發嚴重胸膜反應導緻心跳呼吸驟停,屬于罕見并發症,搶救困難;醫方在完成氣管插管後的搶救過程符合醫療行為正常。建議醫方承擔次要責任。
北京市海澱區醫學會出具的鑒定結論。
尹女士稱,他們對該鑒定結論不服,認為醫方應承擔全部責任,拟重新申請鑒定。
院方回應積極承擔責任,衛健委稱正在研究對相關人員的處理
7月2日,海澱醫院醫務科一名從業人員回應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稱,後續要等死者家屬根據該鑒定結果去法院(起訴),然後由法院來判決醫院應該承擔多少經濟賠償,“我們在給患方進行經濟賠償之後,後續會有内部處理,根據經濟賠償扣罰情況來扣罰相應醫生,看是否停手術之類的。”
“我們醫院該承擔什麼責任就積極承擔,絕不回避,後續不管死者家屬尋求什麼途徑解決,我們都會積極配合處理的。”該從業人員痛心地說,發生這樣的後果他們也感到很遺憾。
她介紹稱,該起醫療事故中責任醫生不知道最後定的是誰,因為這是一個團隊在工作,不是具體哪一個人,“目前這個團隊有調走的,也有還在我們醫院的。”
北京市海澱區衛健委一名女性從業人員對記者介紹說,就這起醫療事故來說,他們正在組織研究讨論對相關人員的處理,後續會給出一個處理結果,“目前尹女士對該鑒定結論不服,有質疑,要等她有一個明确的考量之後,我們依據最終的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再研究下一步的處理結果。”
來源:華商報大風新聞 記者 申曉渡
原标題:31歲大學女教師查出肺結節疑癌變,術前穿刺定位發生胸膜反應引起心髒驟停不幸離世,鑒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