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農林漁業部7月2日釋出報告顯示,今年前五個月,高棉向中國市場出口約38 噸水産品,其中包括冷凍淡水蝦35.80噸、蝦蛄2.30噸以及鳗魚大約0.2噸。
農業部長說:“高棉實作了新鮮和加工水産品的出口,2022年出口近3000噸水産品,2023年出口3500噸,高棉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後,于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分别向中國出口了50噸和38噸水産品。
他還表示,高棉于2024年初首次正式将3.7噸魚幹出口到澳洲市場,這些都是高棉與發展夥伴密切合作的成果,旨在提高高棉水産品在國内外市場的品質、安全和加工水準
據悉,高棉于2023年出口到國際市場的新鮮水産品為3424噸,加工水産品186噸。而出口到中國的水産品分别有蝦蛄1噸、冷凍鳗魚2噸以及冷凍淡水蝦47噸。
農業部表示,水産品出口到中國是高棉漁業部門的重要裡程碑,其範圍超出了精米、新鮮芒果、香蕉和龍眼等傳統農産品。
洪瑪奈總理鼓勵水産養殖
7 月 1 日,洪瑪奈總理在磅湛省第 19 屆全國漁業日緻辭時,要求有關方面加強品質控制、安全、加工能力和漁業價值鍊的發展,以增強高棉水産品在國内外市場的競争力。
洪瑪奈總理呼籲發展夥伴和私營部門提供支援,表明這一舉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他強調,這需要技術和資本,包括低息融資,以促進高棉水産養殖和漁業加工,確定人民的需求和出口。
他說,全國漁業日旨在鼓勵全國開展更多養魚活動,確定人民獲得更充足的糧食和食物。由于湖泊或池塘太淺,無法像30或40年前那樣保證使用和供應天然魚類,是以需要通過鼓勵更多人推動養殖業來進行補充。
他指出,政府鼓勵發展淡水和海水等各種形式的水産養殖,推動育種技術研究、瀕危物種保護研究以及高經濟效益的魚種繁育研究,以利于改善水産養殖戶的生計,減少自然漁業資源的壓力,同時增強高棉漁業産品在國内外市場的競争力。
洪瑪奈呼籲并鼓勵發展夥伴和私營部門通過提供技術和資本(包括低息融資)提供更多支援,以促進水産養殖和高棉漁業産品加工。他還要求農林漁業部今後繼續關注漁源的研究、孵化、保護、分布和放流工作。
他還特别提醒,漁民不要使用非法捕魚裝置。相關部門要加強合作,預防和打擊洞裡薩湖非法捕魚行為。特别是在禁漁期,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打擊生産、銷售和使用電捕器和漁網等破壞性極強的捕魚裝置。
農林漁業部長鄧迪那表示,近期高棉在代表性魚類巨魚和大颌魚的孵化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漁業管理局專家一直在悉心照料魚苗。2023年,漁業管理局和水産養殖業孵化超過2.69億本地魚類并将其放歸自然。這有助于減輕自然漁業資源的壓力、減少進口、維持水産養殖者的生活水準并促進國民經濟。
農業部長說,這些都是與發展夥伴密切合作的結果,旨在提高高棉水産品的品質、安全和加工水準,以滿足國内外市場的需求。中小企業的加工将有助于解決漁民容易失去天然捕撈和水産養殖産品的市場問題,并為當地食客提供優質、衛生、安全的水産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