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為了加速日本的投降,重創日軍戰力,減少登陸美軍損失,搶在蘇聯之前控制日本。美國于1945年8月相繼對廣島、長崎投擲了原子彈。随之,兩座繁華的軍工業重鎮,瞬間變成殘垣斷壁。此時,全球都真正認識到了核彈的可怕威力。自此以後,核武器成為了最具威懾的武器。
當今全球193國,持有核武的國家有9個。除了中英法美俄是合法持有外,還有北韓、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4個非法擁核國。
說到這裡,有人問了,其他國有核不奇怪,因為它們有資源、有人才、有大國幫助。那經濟條件差,資源少,制造業落後的巴基斯坦,是怎麼造出這麼高科技武器的呢?
巴基斯坦研發核武始于1954年,與印度差不多時候。二戰後,印巴分治,但英國留一區域未劃厘清晰。那就是克什米爾地區。雙方為了争奪這塊地的控制權,爆發了多次印巴戰争。
不論是從領土面積、人口多寡,經濟水準、軍事力量等方面,巴基斯坦始終處于劣勢。在得知印度要造原子彈之時,巴方也緊随其後。
然而,由于資金和技術的缺乏,他們的研究程序困難重重。沒有錢還好說,勒緊褲腰帶省省就是了。沒有技術,怎麼辦?當時,處于冷戰時期,巴方是站在蘇聯陣營的,于是派了不少人才到蘇聯學習。
可惜的是,絕大部分人,學到了高端技術,都沒有回去。受于國外經濟的誘惑,他們當起了白眼狼,貪圖個人享受,有的留在蘇聯,有的去了其他歐洲國家。為此,巴方核武之路又再次碰壁。
随之,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争和1974年印度造出了原子彈,深深刺激了巴基斯坦。他們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造出自己的原子彈。因為再不造,恐怕自己的領土要被印度蠶食完了。然而,除了技術難題外,他們還面臨着濃縮鈾的匮乏問題。因為,對于制造核武的材料,一直被美蘇牢牢把控。
但,天無絕人之路。很快,巴方等到了光。八十年代,蘇聯悍然出兵攻打阿富汗,此時巴蘇關系緊張,美國看見了好處,馬上調轉方向,想将巴基斯坦納入其麾下。于是美國不僅給巴方經濟支援,還提供人才幫助,白送核武關鍵技術,接着暗地裡給了不少鈾原料。此時,法國也來了,雙方合作建造了核廢料處理廠。
有錢、有技術、有材料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分離濃縮鈾?幸運的是,巴方還是有愛國人才的,核科學家阿蔔杜勒·卡迪爾汗站了出來。他曾在荷蘭工作并掌握鈾分離技術。回國後,他帶領團隊立馬解決了此問題。
眼見馬上要造成核彈了,美方對巴方的态度又發生了轉變,導緻巴基斯坦遭受了國際的輿論壓力和制裁。核武研發進展一再推遲。直到1998年,鄰居印度明目張膽進行了5次核試驗,此時,巴基斯坦心一橫,無懼國際制裁,也開始核試驗,應對印度的威懾回應。
如今,巴基斯坦的核彈頭數量已超過印度,大約160枚左右。并聲稱已掌握“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這也讓印度不敢再輕舉妄動,盡管克什米爾問題仍導緻雙方沖突不斷。但一直控制在小沖突,小規模作戰,使用正常武器上,不敢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