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機關
廣東省中國畫學會
當代嶺南藝術研究院
廣東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
協辦機關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
當代嶺南公共教育
今品社
承辦機關
廣州魯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策展人
許曉生
執行策展
林潤鴻、徐輝龍
視覺設計
廣州魯逸
展覽時間
2024年07月03日-2024年07月14日
展覽地點
廣州嶺南會展覽館
(廣州市二沙島晴波路13号嶺南會展覽館)
開放時間
9:00-17:00(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開幕時間
2024年07月06日下午15:30
青山花影|殊景·蔡擁華專題展
山川松石,從作為曆史人物畫創作的配景,逐漸發展成獨立描繪的圖像,表面上看是題材的改變,而從本質上講是人類獨立審美精神的多元化進展。正如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所言:“老疾俱至,名山恐難遍睹,唯澄懷觀道,卧以遊之”,縱使身有頑疾,亦無法阻擋向往暢遊山水的憧憬。對于中國文人而言,山川從來不是一方僅可遊玩的水土,更有着心遊太玄的超越和寄情。
這一山水畫的“生命精神”,誕生于畫家的心中之境與客觀存在的山水物境的共振之中。缺乏靈性的山水畫,無異于将沒有靈魂的線條和墨塊生拼硬湊,必将涅滅于時代的洪波之下。唯有凝聚了生命律動的圖式,通過層次豐富的筆墨,将山川松雲與畫家的靈感直覺融會展現,裹帶着奇妙世間的千變萬化,超越時空,不斷予以觀者嶄新的生命體驗。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适。”正如東坡所言,無盡山水乃天地造化之寶藏,巍巍高山枕靠着滔滔不絕的流水,完全超越了時間上與空間上的極限,于人世變遷中默然見證滄海桑田,更為人們帶來對宇宙無盡的哲思。縱芸芸衆生忽如遠客,歎孟德公瑾今又何在。由此可見,我們的宇宙,并不僅由純粹樸素的實體世界構成,更包含着客觀人類的主觀感受。寰宇世界裡的草木山石予人以不盡靈感,而畫家對大千世界的遷想妙得寄情山水,以生命精神投射于六合之中,創造出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形成“健動不已,生生不息”的萬象。
作品欣賞
風起
35.5cmx48.5cm 紙本設色 2023年
鄉裡鄉親
35.5cmx48.5cm 紙本設色 2023年
大河無聲
44.5cmx63cm 紙本設色 2024年
山雨
44.5cmx63cm 紙本設色 2024年
走進郭家溝
44.5cmx63cm 紙本設色 2024年
多少樓台煙雨中
17.5cm × 69.5cm 紙本設色 2024年
粵北
17.5cm × 69.5cm 紙本設色 2024年
山雨欲來
17cm × 69.5cm 紙本設色 2024年
連州
17.5cm × 69cm 紙本設色 2024年
粵山
17cm × 69cm 紙本設色 2024年
粵山積翠
17cm × 69cm 紙本設色 2024年
衆山皆響
17cm × 69cm 紙本設色 2024年
光明在望
17cm × 69cm 紙本設色 2024年
山水寫生系列之一
69cm × 17.5cm ×4 紙本設色 2023年
山水寫生系列之二
69cm × 17.5cm×4 紙本設色 2023年
山水寫生系列之三
69cm × 17.5cm×4 紙本設色 2023年
山水寫生系列之四
69cm × 17.5cm×4 紙本設色 2023年
(來源:當代嶺南)
藝術家簡介
蔡擁華,1968年10月生,廣東澄海人。現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協理事,中國美協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普通高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大學高校新文科建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在全國核心期刊和其他專業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出版《21世紀美術家——蔡擁華》等多本個人藝術專著。作品參加多屆亞洲國際美術作品展,全國美術作品展,全國版畫展,廣東省美術作品展,并多次在全國各重點美術館舉辦展覽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