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然,以貌取人都是會産生誤差的。跑步越久的跑者,長相醜不醜不知道,但他們一定在松弛感的這條路上越跑越遠了。
判别跑者是否是“老跑兒”不是由單一的着裝就能展示出來,跑者秉承着“less is more”的宗旨,他們可能戴着跑表拿着耳機就出門了,手機在他們眼中都成了累贅。
而且他們緻力于讓自己舒服的同時也讓别人舒服。
跑友聚會拍的大合照怎麼P都可以,也無所謂自己是否站C位。一起訓練也會按照約定的時間到場,即便是沒完成課表也不強求,隻是留下一句:今天的訓練到此為止吧。
即便是這次跑馬的成績不理想,但被問到跑得怎麼樣的時候,也會直接脫口而出成績,不會是以而面露難色,依舊保持輕松的狀态,他們的精神狀态已經next level了。
當被問到同款裝備時也會喜滋滋地告訴在哪個平台領券或者有優惠購買更劃算。跑得越久,與其說是長相越醜,倒不如說是不注重外觀了。
其實對于很多人來說,松弛是一種陌生、遙遠且奢侈的狀态。
松弛感是一種包含三分從容不迫,三分邊界感,四分不做作的心理狀态,是需要擁有強大的心理核心去緩解精神壓力。
本來緊繃就是屬于這個時代的通病:在鬧鐘的連番轟炸下才能拖着疲憊的身體起床;早飯基本上都是在地鐵口随手買的,上了地鐵包子也被壓成了大餅;每天冗長的通勤時間已經行程了肌肉記憶,隻記得自己奔跑時的窘迫;卡點到公司放下背包就開始馬不停蹄的處理手頭上的工作....
即便是躺在床上也靜不下心來,短頻快地刷着視訊,時長2個小時的電影就在一聲聲小美小帥下3分鐘縱觀全局,就連看一部劇也得1.5倍速,每天都得完成網上沖浪的任務,生怕一天沒有刷到都沒法接上别人的梗。
在這種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跑者卻成為了一股清流。他們有條不紊地安排着每一件事,早睡早起對于他們而言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自律早已經刻入他們的DNA裡了,他們不會因為生活的一地雞毛而喪失希望,反而會對每一天的到來都充滿了期待,畢竟生活是自己的,自己的訴求就是開心過好每一天。
他們不願意将時間都消耗在他人上,而是專注于自己。不順應時代的潮流,跟不上别人的節奏,他們自成一派,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制定跑步計劃,跑步是一個釋放能量的過程,能讓他們從中獲得正向回報,而他們的能量也能感染周圍的人。
因為在跑步的軌迹中,經曆過太多大風大浪以至于在面對每次PW之後都會欣然接受,不會給予自己很多壓力,本來人生就是個草台班子,不必将自己擺放在風口浪尖上。
能力不夠可以繼續訓練,但是也不必過多勉強,在自己能力範圍内去做好,他們在面對暴風雨之前能夠有效去應對和适應,進而達到情緒上的平衡。
他們能夠大方講述自己的理想的PB成績,即便現在與之相差甚遠,但是無所謂,他們有自己的節奏,并不将目标作為壓力驅動向前,而是能夠将整個訓練的過程視為一種成長的意義,不讓焦慮蔓延開來,正視自己所面臨的困境并積極應對。
擺脫焦慮并不是表面上所表現的雲淡風輕,一味地追求表面上的收放自如隻會讓自己更擰巴,還會陷入内耗的漩渦,當你在訓練或者是比賽中能夠保持積極且穩定的狀态,這也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
想象一下,當在生活的瑣碎,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負擔同時都襲來時,此時離馬拉松比賽隻有3天了,這時在很多人眼中就已經接近了崩潰邊緣,負面情緒上頭隻想逃避現實或是草草了事,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心情,更會讓自己的行動力産生一定的阻洩。
但跑者們卻能不慌不忙,按照事件的輕重緩急一一安排。不一定要将所有事情都緊湊排滿讓自己陷入困境,哪怕一天隻做好一件事足矣。
比起速度,效率才更為重要。他們能夠将緊繃的大腦獲得更多喘息的機會,當不被消極思想所裹挾,反而能收獲意外之喜。
有人說跑步越久,長相越醜,會開始不修邊幅,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其實不然,隻是放棄了自己眼中的包袱,去尋求一個讓自己悠然自得的舒适區。
凡是擁有松弛感的人必定有強大的心理建設,這完全靠的就是多年的緊張所積累才能到達松弛,而時間便是松弛最好的證明。
跑者正是在這一次次的撞牆、跑崩、掉速之中,總結出來人生道理,畢竟誰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松弛的跑者也是從緊張而來的。他們以前或躊躇、或迷茫、或緊張、或内耗,這些都是他們真實的狀态,沒有人是生下來就是保持松弛的,如果有那就是裝的。
強大的内心都是靠日常一點一滴所鑄造的,是以不必豔羨那些保持松弛感的人,你自己也可以經過時間的曆練去擷取積極的正面情緒。
他們的松弛感可以是跑圈形象、生活狀态、個人魅力,這些與外貌無關,畢竟生活已經夠苦的了,不如讓自己快樂起來。現在的你在訓練或者比賽的時候還會緊張嗎?有沒有松弛下來?還會在意别人的眼光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