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累計分紅破千億 白酒賽道下半場如何走

與其他賽道上市公司相比,白酒上市公司從不吝啬年終分紅。7月2日,記者梳理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2023年分紅方案發現,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16家白酒上市公司進行分紅,累計分紅金額将達1091.16億元(包含貴州茅台特别分紅)。

盡管白酒闆塊在分紅上演“豪氣”戲碼,但總市值上卻不斷下降。據統計,A股20隻白酒股2024年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值累計為32840.11億元,相較于今年首個交易日37521億元,蒸發約4680.89億元。

如今,當分紅的火熱與股價的遇冷相碰撞時,一冷一熱中,白酒闆塊的下半場将如何布局?

1091.16億上演“鈔能力”

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2023年累計分紅金額将達1091.16億元(包含貴州茅台特别分紅)。其中,16家白酒上市公司進行分紅,另有岩石股份、金種子酒、皇台酒業、順鑫農業四家白酒上市公司不進行分紅。

在分紅的16家白酒上市公司中,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五家頭部企業分别派發現金紅利627.87億元(含稅)(包含特别分紅)、181.27億元(含稅)、70.2億元(含稅)、53.31億元(含稅)、79.49億元(含稅),共計1012.14億元。

2023年A股白酒上市公司共計派發現金紅利相較于2022年白酒上市公司共計派發現金紅利977.48億元(包含貴州茅台特别分紅)而言,提升10.42%。其中,在選擇分紅的16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共計13家提升了分紅力度,其中五糧液提升最大為34.47億元;3家降低了分紅力度,其中酒鬼酒下降最多為0.97億元。

從頭部企業占比來看,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以及泸州老窖總計派發現金紅利占20家白酒上市公司總分紅的92.76%,對比2022年該比例為92.74%,提升0.02個百分點。

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白酒行業特别是排名靠前的酒企,資本支出需求較低,是以具備較高比例進行分紅能力,相比其他行業分紅也相對慷慨。白酒行業目前并不是靠産能、研發或創新競争,而是品牌積累、特别是頭部品牌的曆史積累,是以目前企業在獲得大量淨現金流入後并沒有太多壓力,或者說繼續投入對白酒企業的業績影響幅度有限。

隐藏在分紅力度不斷加大背後的,是白酒上市公司業績不斷提升的必然結果。記者統計發現,2024年一季度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累計為1501.56億元,相較于2023年一季度的1309.45億元,增長192.11億元,同比提升14.67%。

酒類資深專家蔡學飛指出,白酒上市公司的業績紅火背後,更多是白酒市場高度集中化的變化,第二梯隊酒企收入繼續擴大,200億到300億元的收入規模,已經是一些中小區域酒企的數倍之多,這也反映了白酒頭部企業的市場占比在進一步提升。

市值蒸發4680.89億

當白酒上市公司在業績催化下挑高現金分紅天花闆時,反觀資本市場表現,市值卻在半年時間内蒸發4680.89億元。

記者整理發現,今年首個交易日(1月2日)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市值共計3.75萬億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6月28日),A股20家上市白酒企業總計市值為3.28萬億元。經粗略計算,上半年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市值蒸發約4680.89億元。

據統計,上半年市值下降幅度最大的企業為岩石股份,從年初首個交易日60.14億元市值,下降至6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21.97億元,降幅達173.74%。對于市值大幅度蒸發,北京商報記者緻電岩石股份董秘辦,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回複。

細分來看,降幅在10%以内的酒企共計4家酒企,分别為五糧液、山西汾酒、古井貢酒以及今世緣;降幅在10%—20%的酒企共計3家酒企,分别為貴州茅台、迎駕貢酒以及口子窖酒;降幅在20%—50%的酒企共計7家,分别為洋河股份、泸州老窖、順鑫農業、金徽酒、老白幹酒、天佑德酒以及伊力特;降幅在50%—100%的酒企共計4家,分别為水井坊、酒鬼酒、舍得酒業以及金種子酒;此外降幅超過100%的酒企共計2家,分别為岩石股份與皇台酒業。

對比去年來看,截至2023年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6月30日),A股20家上市白酒企業市值累計為3.97萬億元,相較于今年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6月28日)的3.28萬億元,同比減少21.01%。

從個股市值漲幅來看,A股20家上市白酒企業中,山西汾酒2024年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值同比202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值提升12.24%。而其他19家白酒上市公司該資料降幅在10.96%—278.93%。

對此,白酒從業者指出,上半年白酒消費淡季占主導地位,是以在終端市場需求量不足的狀态下,白酒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表現也會略顯“低迷”。但随着白酒旺季來看,終端市場以及資本市場表現将有所回升。

如何掙脫庫存壓力?

如今,随着下半場哨聲吹響,等待白酒闆塊的不僅是資本市場表現回暖,更有因旺季而來臨的市場動銷逐漸加速。

近日,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終端市場發現,目前市場庫存壓力較大,其中部分産品壓貨情況嚴重。北京某白酒酒企總經理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大多數名酒産品價格倒挂,經銷商資金鍊緊張,大多數都不掙錢,甚至賠錢。”

中國酒業協會市場專業委員會編寫的《2024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超過60%的經銷商、終端零售商表示庫存增加,40%表示實際銷售價格的倒挂程度有所增加,酒企的調價行為并未完全抵消庫存壓力。此外,2024年上半年,80%受調研白酒企業表示市場有所遇冷。

對此,淩通盛泰投資管理董事長、否極泰基金經理董寶珍認為,白酒行業的去庫存工作可能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就以往的市場經驗來看,企業大面積去庫存必然伴随着以價換量的大幅傾銷,進而導緻市場酒價的暴跌。就目前來看,酒企為維持業績增長以及市場佔有率,大多使用的是長期去化的戰略,對終端價格采取嚴格管控手段,并非正常的傾銷去化,行業調整期也由此拉長。

當終端壓力倍增時,盡管酒企方面一直在通過促銷、強管道等方式消化庫存,但産能過剩、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依然明顯。

記者梳理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财報發現,截至2023年末,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貨共1490.95億元,同比增加162.62億元,19家存貨集體增長。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末百億俱樂部中,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貢酒、順鑫農業、今世緣存貨總額分别為464.35億元、173.88億元、189.54億元、115.73億元、116.22億元、75.2億元、21.94億元以及49.96億元,共計1206.82億元,占白酒上市公司存貨總額的80.94%。

針對目前存貨壓力倍增,中國酒業協會在《報告》中指出,通過順價工程的實施,酒企可以逐漸解決價格倒挂問題,穩定市場價格體系。

酒類營銷專家肖竹青同時向記者表示:“白酒購買力恢複要經曆一段過程。在此期間,酒企需要開源節流,在降低各種營運成本、減少無效投入、改變粗放式市場操作模式的同時,充分開發企業資源,追求更多盈利項目,進而分攤營運費用。”(劉一博 馮若男)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食品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資訊,僅供網友學習參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内容、版權和其他相關問題,請速與本網聯系,我們将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