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激增!“今年理财産品賣得挺好”

激增!“今年理财産品賣得挺好”

CFIC導讀

在存款利率持續下行疊加監管叫停“手工補息”等多重因素影響下,4月以來,銀行理财規模持續高增。據普益标準統計,截至6月中旬,銀行理财規模已超29萬億元。6月末,受“季末回表”壓力影響,銀行理财規模有所回落。

展望下半年,業内人士認為,随着消費、投資活動逐漸恢複活躍,理财市場有望延續增長态勢。此外,若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疊加銀行理财公司沖量,下半年理财整體規模有望超越30萬億元。

上半年理财規模大幅上升

“今年理财産品賣得挺好。”日前,記者前往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網點調研時,多位銀行理财經理向記者表示,出于對收益率等因素的考量,部分客戶在存款到期後,開始嘗試購買低風險銀行理财産品。

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存款搬家”現象出現,部分資金流向了收益相對更高的銀行理财市場,推動理财規模增長。據普益标準統計,截至6月中旬,銀行理财存續規模已超29萬億元。6月末,銀行理财存續規模回落至28.29萬億元左右,較2023年底增長約1.49萬億元。其中,現金管理類理财産品和固定收益類理财産品規模增長較多。

多位專家表示,今年以來,銀行理财整體“量價雙優”,理财資金季節性效應邊際弱化。一般來說,6月,銀行理财由于“季末回表”的壓力,規模往往會有所回落。所謂“季末回表”,即在理财公司母行季末資産負債表考核壓力下,理财産品到期設定往往與季末時點重合,曆史上季末月理财規模多為環比下降,這一現象在母行存款壓力較大的3月和6月尤其明顯。

業内人士認為,今年6月的“季末回表”壓力整體較輕。據華西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肖金川測算,6月理财規模縮減6402億元,低于2020年以來同期降幅。從過往資料來看,2020-2023年的6月理财規模分别下降1.47萬億元、1.4萬億元、0.8萬億元、1.18萬億元。

激增!“今年理财産品賣得挺好”

圖檔來源:華西證券研究報告

下半年理财規模有望重回高位

“今年4月以來,理财規模出現加速上升現象,究其原因,一是一季度末過後資金回流理财;二是禁止‘手工補息’要求下,存款加速‘搬家’流向理财;三是債牛之下固收類理财産品業績表現較好,吸引資金進入。”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繼強分析。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認為,近期,國内金融市場情緒回暖,理财産品淨值逐漸回升,收益情況有所改善,加上銀行理财産品選擇豐富,銀行理财産品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正在上升。

展望下半年,多位專家表示,随着債券市場收益率中樞快速下行至低位,疊加高息存款、信托平滑機制等配置方式受限,維持3%以上的理财收益率中樞缺乏有力抓手,理财實際收益率将趨于下行。随着理财業績比較基準和收益率的下行,理财規模增長預計将放緩。

具體來看,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預計,2024年末理财規模約增長至30萬億元。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從曆史資料來看,銀行理财公司向來有在下半年沖量發力的慣例,其中國有行旗下理财公司更為明顯。預計在國有行帶動下,2024年下半年理财規模有望重新站上31萬億元。

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張佳琳

微信編輯:關喬

《風險預警·金融版》簡介

激增!“今年理财産品賣得挺好”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區域企業發展大局,需要對金融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科學應對,防範于未然。由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出品的《風險預警·金融版》在政府權威部門指導下,依托先進的大資料輿情監測系統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對金融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别的風險輿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分析研判,為金融監管部門、要素市場、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提供權威、專業、實用、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與應對建議。1.8萬/年,每周一期,每周五釋出。

最新報告:

【2024年6月第4期】總第132期:信托超長“陣痛期”何時了

【2024年6月第3期】總第131期:水土不服?外資公募本土化路漫漫

【2024年6月第2期】總第130期:嚴字當頭,退市“風暴”來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