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尼關稅戰,第一槍對準中國,學美國執劍經商,印尼有點猛

美國的對華執劍經商理念,給世界開了一個壞頭。

當下,中國和歐洲在電動車關稅問題上的磋商還沒結束,亞洲另一國印尼,就又學起了美國的法子,要對着中國打響關稅戰的第一槍。

印尼關稅戰,第一槍對準中國,學美國執劍經商,印尼有點猛

(印尼貿易部長哈桑)

日前,印尼貿易部長哈桑就表示,印尼決定對中國的鞋類以及陶瓷等幾類産品,征收100%到200%的保障性關稅,以此保護國内的産業,否則印尼的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都将面臨倒閉的風險。

至于為何是中國産品,其解釋稱,因為中美貿易戰因素,導緻世界供應鍊出現了變化,中國産品出現了供過于求的情況,在産自中國的産品遭到西方國家拒絕後,就不得不将出口轉向包括印尼在内的其他市場。是以在這種情況下,印尼隻能學習美國的辦法,對進口的部分産品征收關稅,以確定自家産業得以生存。

此外,其還透露稱,印尼當下正在起草一項新的部級法規,來保護當地的産業,免受中國制造産品大量湧入印尼帶來的“不利影響”,在相關法規實施後,中印之間受限的貿易範圍将進一步擴大到服裝、紡織品和化妝品等領域。

事實上,對于印尼而言,此前也并不是沒有頒發過此類措施。

在去年年底,這個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就頒布了一項法規,宣稱要加強對3000多種進口商品的監管,并且當時範圍非常廣泛,包括食品配料、電子産品以及化學品等等。

然而在不久後,印尼國内的企業,就主動對這一政策發起了反抗,稱在此項法規實施後,國内工業發展所需要的材料都無法順暢進口了,對本國的工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障礙。在這一背景下,這項新出台的規定,也就被扼殺在搖籃裡了。

是以由此看來,現下印尼計劃新推出的這項加征關稅措施,最終能不能實行起來,也還有待觀察。

印尼關稅戰,第一槍對準中國,學美國執劍經商,印尼有點猛

(印尼總統佐科和美總統拜登)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印尼應該意識到的是,其和美國存在太多的差異,是以并不适合學習美方的政策,來和中國打所謂的“關稅戰”。

而原因,具體來說有以下四點。

首先,是印尼和美國在經濟規模和結構上存在極大差異。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而印尼隻能稱得上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經濟規模遠不如美國。在龐大經濟規模的支撐下,美國經濟還實作了多元化,且擁有強大的技術和創新能力,而印尼這邊,經濟則較為依賴幾個特定的行業,比如說礦産、棕榈油和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業等,而在這些行業裡,印尼又依賴從中國進口中間産品,是以關稅壁壘的設立,就會再次導緻進口成本上升,甚至出現和此前一樣的問題,即進口不通暢,導緻本國産業受損。

其次,就是美國和印尼的對華貿易依賴度不同。

作為東盟成員國,印尼和中國之間一直是存在密切的貿易往來的,中國不僅僅是印尼重要的出口市場,還是印尼重要的原材料和中間産品來源地。而美國這邊,雖然和中國也有着龐大的貿易往來,但是其經濟規模和貿易夥伴更加多元化,使得其能在對華發起關稅時,承受的經濟影響得到更大的緩沖能力。

印尼關稅戰,第一槍對準中國,學美國執劍經商,印尼有點猛

(中國是印尼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之一)

第三,則是美國和印尼的政治和戰略利益有所不同。

中美之間的競争,是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的,還涉及地緣政治、科技和軍事等多個層面,是以對中國發起關稅戰,美方是想借經濟之力,抗衡和打壓中方的綜合實力,進而維護好自身的全球霸主地位。

而印尼的主要關注點,是更多地促進國内經濟的發展和穩定,而想要實作這一目标,通過和中國展開競争并産生沖突,是無法實作的,使用的手段,也遠遠達不到使用關稅戰來完成的程度。

最後一點,則是兩者在應對貿易争端上的能力不同。

在和中國出現貿易争端時,美國手中的籌碼相對較多,是以擁有較強的談判能力和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和中方實作有效拉扯。而相比之下,印尼的應對能力就弱了一些,一旦與中國發生關稅戰,将會導緻進口成本上升,而這種成本,最終将轉嫁給印尼的消費者,同時還會使得中國和印尼之間的貿易關系緊張化,中方作為反制,将減少對印尼煤炭、棕榈油等關鍵出口産品的購買量,這将對印尼經濟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

印尼關稅戰,第一槍對準中國,學美國執劍經商,印尼有點猛

(印尼制造業)

總之,國與國之間的競争,講究的就是比較優勢,學習美國設定關稅壁壘那一套,無法壯大印尼自家,反而會讓印尼經濟發展陷入泥潭。

而中方這邊,其實也并無意要與印尼自家企業競争,我們所秉持的理念,一向都是把蛋糕聯合做大,讓世界各國都共享發展成果。是以,和中方手拉手謀發展,才是印尼的最佳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