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由CCF主辦,CCF分布式計算與系統專委會與吉林大學承辦的CCF分布式計算大會(CCF Computility 2024) 暨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學術年會(DPCS 2024) 将于2024年7月26日至28日在中國吉林省長春市舉行,會議規模預計1000餘人。本次會議主題為“算力網:新質生産力背景下的分布式系統”,旨在為分布式系統和算力網相關的從業者提供最專業的學術研讨、技術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CCF Computility 2024為大家準備了9場由院士等頂級專家帶來的主旨報告,15場技術論壇(80位特邀報告),絕對不容錯過!

CCF Computility 2024 | 學術盛宴,大咖雲集,不容錯過!

大會主旨報告嘉賓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論壇背景

計算機發明以來,美國引領全球資訊技術70餘年,算力網有可能成為中國彎道超車的原創發明與工程。分布式系統軟體是算力網的靈魂,負責屏蔽算力資源的異構、異屬、異地屬性,以及管理多樣化的算力網應用,亟需提出新的學術思想,研發颠覆性新技術,實作算力高效管理和“随取随用、按用付費”的新使用模式。本論壇将邀請算力網領域産學研各界的學者和技術專家,就算力網系統軟體的架構與抽象、面向大模型的大規模訓練與推理核心技術和應用需求進行分享和探讨,以期為算力網的系統軟體研發和應用生态的建設提供基本思路和指導思想。

算力網軟體技術論壇報告安排
論壇主席 徐志偉研究員、彭曉晖副研究員
特邀報告1 陳海波 CCF系統軟體專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基于新作業系統原語的低延遲時間伺服器無感計算:特征、優化與反思
特邀報告2 劉譞哲 北京大學教授 大模型時代的系統軟體:思考與實踐
特邀報告3 胡春明 CCF理事、CCF系統軟體專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待定
特邀報告4 翟恩南 CCF網際網路專委常務委員、阿裡雲網絡研究負責人 面向算力網的異構算力抽象體系
特邀報告5 況文川 中國電子首席科學家 中電金信研究院院長 算力網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實踐探索
特邀報告6 陳全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面向大規模模型訓練的排程和并行協同設計

時間:2024年7月27日 下午

地點:吉林省長春市安華假日宴會中心春華秋實廳

論壇主席及介紹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徐志偉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徐志偉,CCF會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曾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支援。曆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學位委員會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曙光資訊産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等職務。主要研究領域為高性能計算機體系結構與分布式系統軟體。曾擔任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基金委重點等多個重要科技項目負責人。提出了普惠計算、人機物三元計算等學術思想,向國際社群貢獻了多個大資料雲計算等領域開源軟體,研究成果已在國内外企業廣泛應用,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中國計算機學會王選獎。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訊科學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IEEE TC,IEEE TSC等多個國際期刊的編委,以及IEEE HPDC、IEEE HPCA、IEEE SCC等多個國際會議的TPC成員,現任JCST和《計算機研究與發展》主編。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彭曉晖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彭曉晖,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分布式系統、邊緣計算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近年來聚焦資訊高鐵算力網端邊雲協同計算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課題、面上等10餘項縱向科研項目。在包括PIEEE、IEEE IoT-J、計算機學報、計算機研究與發展、IEEE/ACM SEC、IEEE TKDE等在内的領域相關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兼任IEEE TMC和IEEE IC期刊Associate Editor,ACM/IEEE SEC TPC(2021-2023),中國計算機學會分布式計算與系統專委常務委員,中國通信學會第一屆算力網絡委員會委員。

嘉賓及報告介紹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陳海波

上海交通大學

陳海波,CCF系統軟體專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OpenHarmony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主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ACM Fellow、IEEE Fellow。主要研究領域為作業系統、分布式系統與系統安全,研究成果通過産學研深度結合被應用到數十億裝置,産生了廣泛的學術與産業影響。曾獲中國計算機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資訊技術科學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目前擔任ACM SIGOPS首位非北美學者主席、ACM旗艦雜志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首位中國學者編委與領域共同主席、ACM EuroSys 2025程式委員會共同主席。研究工作還獲得了華為卓越貢獻個人獎,SOSP、ASPLOS、EuroSys、VEE等最佳論文獎以及DSN“時間檢驗獎”、SIGMOD研究亮點獎等。按照csrankings.org的統計,其近5年(2019~2023)在作業系統領域頂會SOSP/OSDI上發表的論文數居世界第一。主持撰寫的《現代作業系統:原理與實作》獲得了2020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IT圖書獎”與2022年上海交通大學最佳大學生教材獎(新版更名為《作業系統:原理與實作》)、以及機工科技--2023年度計算機領域十大好書,被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廣泛采用。

報告題目:基于新作業系統原語的低延遲時間伺服器無感計算:特征、優化與反思

報告摘要:伺服器無感計算有望實作高效軟體開發與部署。為此,伺服器無感覺計算平台需要解決兩個挑戰:函數執行個體之間的強隔離和極低的啟動延遲。在該報告中,我将首先介紹業界前沿的伺服器無感覺計算平台的特性描述,并得出一系列關鍵名額,這些名額共同構成了一種系統方法和一個名為 severlessbench(v1 和 v2)的基準測試集合。然後,我将展示如何使用新型作業系統原語使伺服器無感覺平台在CPU 和 CPU-XPU 平台上的普通和機密伺服器無感覺計算中變得更加高效。最後,我将反思伺服器無感覺計算研究與工業界系統之間的差距,并對未來的伺服器無感覺計算進行展望。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劉譞哲

北京大學

劉譞哲,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ACM傑出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系統軟體,雲計算,服務計算等。在SOSP、OSDI、NSDI、ASPLOS、ICSE、WWW等會議和期刊發表論文80 餘篇,獲WWW最佳論文獎在内的優秀論文榮譽10餘次。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教育部“青年科學獎”、CCF-IEEE CS“青年科學家獎”、IEEE TCSC可擴充計算職業中期卓越研究獎、北京大學“十佳教師”、北京大學“教學卓越獎”等;主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擔任IEEE TMC、《中國科學·資訊科學》等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和多個國際會議程式委員會主席/委員等。

報告題目:大模型時代的系統軟體:思考與實踐

報告摘要:大模型及其應用推動了人工智能的新一波高潮。随着模型結構日益複雜和應用規模持續增長,從系統資源管理角度看,存在“不夠用”、“不好用”和“用不好”的“三不”挑戰,計算機軟體技術正在面臨新一輪變遷和發展機遇。本報告将從大模型系統軟體棧為切入點,介紹團隊在跨域資源混合服務程式設計、基于大規模(萬卡級别)叢集的訓練/訓推一體排程優化、多模型複雜任務協同排程等方面的研究進展。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胡春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胡春明,CCF理事、CCF系統軟體專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大資料科學與腦機智能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計算機科學普及工委主任,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大資料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國際網際網路聯盟(W3C)副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分布式系統、計算系統虛拟化、資料中心資源管理與排程、圖計算查詢優化等。已主持國家級項目(及課題)6項,主持北京市重點項目1項,獲得授權技術發明專利35項。網絡資源組織管理與排程技術研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第2完成人),大規模資料中心在離線負載混合排程技術研究獲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第3完成人),行為大資料融合處理技術研究獲中國電子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第3完成人)。入選第十四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報告題目:待定

報告摘要:待定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翟恩南

阿裡雲

翟恩南,CCF網際網路專委常務委員、阿裡雲網絡研究負責人。2015 年于耶魯大學計算機系獲博士學位,随後擔任耶魯大學研究型助理教授。2018 年加入阿裡巴巴,主導阿裡雲智能化網絡可靠性運維體系,確定北京奧運、東京奧運、釘釘上億人線上辦公等期間阿裡雲網絡零故障。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網絡、分布式系統以及程式驗證等,先後在這些方向的國際頂級會議如 SIGCOMM、OSDI、SOSP、NSDI 等累計發表 60 餘篇論文。多次擔任 SIGCOMM、NSDI 等國際頂級會議程式委員會委員。現任 CCF 網際網路專委常務委員。獲通信學會技術發明一等獎一次。

報告題目:面向算力網的異構算力抽象體系

報告摘要:随着人工智能與雲計算的迅猛發展,提供高性能算力與排程繼而建立算力網已經成為當今大陸計算機科學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算力網的建設需要設計研發多層次、多元度的系統抽象,進而屏蔽底層算力相關細節(包括異構晶片、異地節點等),賦能上層的算力管理。本次報告首先從一個宏觀的算力網抽象體系方案出發,随後深入到針對異構算力晶片(包括 FPGA、ASIC 以及 DPU)的抽象體系設計,該體系包括跨平台異構晶片程式設計、正确性驗證測試,以及程式編排部署等先進技術(這些工作均發表在過去幾年的網絡系統頂會 SIGCOMM 和 NSDI 上)。最後,針對一個阿裡雲在研的方向 “面向異構叢集的集合通信優化生成器” 給出可能的開放問題。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況文川

中電金信研究院

況文川,中國電子首席科學家,中電金信研究院院長。從事金融IT服務達32年,曆任兩家上市公司研發中心總經理、副總裁、事業部總經理、CTO,并合作創辦金融IT服務公司,現任中電金信副總經理、金融行業第一闆塊總經理、中電金信研究院院長、中電金信首席數字官。兼任中關村金融科技産業發展聯盟标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CCF分布式計算與系統專委執行委員,開源發展委員會執行委員。先後從事過網絡通信、核心銀行系統、櫃面系統、中間件架構設計、CRM、财富管理、移動金融等系統的研發工作以及業務咨詢、IT規劃服務,現負責中電金信整體解決方案研發創新。

報告題目:算力網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實踐探索

報告摘要:目前,算力需求均呈現指數級增長,算力的互通互連成為普遍趨勢,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探索算力轉型更新下的數字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金融行業在運用算力網等技術應對算力元素和計算架構的多元化演進時,面臨諸多行業特性需求和實踐挑戰,需要融合系統工程和平台工程等理念的體系性方法,實作技術聯合攻關、關鍵場景驗證、算力資源共享和行業能力複制,面向智能時代,建構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徐志偉研究員、陳海波教授和劉譞哲教授邀你共話算力網軟體技術

陳全

上海交通大學

陳全,博士,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計算機系副主任。長期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雲原生計算相關的研究。主持國家優青、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并在ASPLOS,OSDI,ATC,SC,TC,TPDS,TACO等領域内著名國際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曾獲CCF青年科技獎、阿裡青橙獎、IEEE TCSC青年學者獎等。目前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期刊Fundamental Research青年編委,領域内SCI期刊Parallel Computing、JCST、FCS編委及青年編委。研究成果曾獲2023年CCF技術發明一等獎(排名第1)、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及多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

報告題目:面向大規模模型訓練的排程和并行協同設計

報告摘要:随着硬體和互聯拓撲疊代,GPU 叢集的異構性日益顯著。在異構叢集上,考慮大型模型的多種并行範式,進行自适應并行可以顯著提升大規模模型的訓練效率。然而叢集的異構性使自适應并行的搜尋空間爆炸性增長,難以在合理時間内确定優化的并行方式。為此,該報告将介紹一種排程與自适應并行協同優化的異構叢集排程方法。通過重定義叢集排程的排程單元,結合基于執行流的高效性能模組化方法及彈性排程政策,可顯著提高異構叢集的訓練吞吐。

會議注冊方式

1.注冊标準

門票類型 參會者身份 6.1~7.28
會議注冊費 CCF專業會員 ¥2700
CCF學生會員 ¥1700
非會員專業人員 ¥3200
非會員學生 ¥2200

2.報名方式

會議注冊二維碼 大會首頁二維碼

說明:本次會議通過CCF會議管理系統繳費,退費遵守《CCF關于會議注冊費的退費規定》。

以上論壇具體安排,請關注大會官網。除主旨報告和本論壇之外,CCF Computility 2024還組織了14場别開生面的專題論壇,每一場都有頂級專家擔論壇主席,為大家帶來最前沿的學術讨論和技術交流。

目前大會籌備工作接近尾聲,歡迎廣大對分布式計算感興趣的領域學者莅臨長春,共同見證和推動技術創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