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消金”)釋出《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首次披露其可持續發展戰略及最新進展。
報告顯示,螞蟻消金專注服務廣大消費者的小額高頻需求,用智能風控科技突破普惠服務瓶頸。截至期末,已服務超過4億消費者,60%以上花呗是其接觸的第一個消費金融産品;約75%的消費者使用花呗未支付過任何利息費用;超2.4億人用花呗“賬單助手”實作金融健康。
螞蟻消金董事長金曉龍表示,将在“為每個認真生活的使用者提供有溫度消費金融服務”這一道路上不斷前行,并且高度關注使用者的金融健康,在AI時代繼續創新,以技術提效率,以創新促增長,最終為使用者、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
科技突破普惠服務瓶頸 60%使用者首次獲得消費金融服務
螞蟻消金首次披露了其數字普惠實踐的進展。截至2023年底,螞蟻消金已經服務超過4億消費者,60%以上此前沒有信用卡使用記錄,花呗是他們接觸的第一個消費金融産品。
4億消費者中,超過六成來自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和地區,接近一半來自中西部地區。從職業分布看,花呗使用者數最多的三個行業分别是制造業勞工、建築業勞工、批發零售從業者,包括了衆多城市新市民。
報告期内,花呗為1.2億新市民提供了消費金融服務。其中,有近2300萬新市民使用過花呗分期免息購買家具、疫苗等生活用品。
消費者日常使用呈現“小額高頻”的特點,花呗平均單筆金額僅為90元。花呗有别于現金貸款産品按日計息的模式,提供最長41天的免息期,約75%的消費者使用花呗從未支付過任何利息費用。
螞蟻消金之是以能夠突破普惠金融服務下沉的瓶頸,得益于其AI為核心的智能風控技術,搭建人群精準風控體系和場景實時風控體系,實作對場景中海量、小額、分散、高頻的消費金融需求進行多元立體、靈活實時、綜合全面的信貸風險管理,讓以往比較難申請到信用卡的使用者也獲得了這一便捷、優惠的消費金融服務,同時確定适當、安全。
報告顯示,依托場景實時風控技術,螞蟻消金2023年通過場景實時提額促進260億元交易,這類場景風險比公司整體平均水準低25%。
金融科普多管齊下 超2.4億人用賬單助手實作金融健康
随着國内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金融服務從“有沒有”進階到“好不好”,金融行業追求高品質發展,“金融健康”理念逐漸成為共識。
螞蟻消金認為,要邁向金融健康,實作高品質發展,需要在實作深入場景的普惠基礎上,讓消費者具備更強的自我規劃與管理能力。是以為消費者提供相應的工具,輔以有趣、易懂的金融知識科普,引導其進行自我規劃與管理。
報告顯示,螞蟻消金提供了全國首個消費管理工具花呗“賬單助手”,截至2023年底,全國有超過2.4億人正在使用,其中超過1億為90後年輕人。使用賬單助手的月活使用者,整體違約率比所有消費者的均值要低10%。
26歲的杭州上班族梨子,為了能夠攢下旅遊基金,她給賬單助手設定了每月5000元的理想金額。“雖然偶爾也會超,看到紅色的提醒就會緊張起來,要控制一下支出了。”她覺得賬單助手按月展示賬單進度很有用,平常分期免息買東西,分攤到每個月沒多少錢,但可能會買多,“一看到未來每個月的賬單就立馬清醒了”。
螞蟻消金還創新科普,用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金融知識。線上,螞蟻消金在支付寶App内建設理性借貸教育專區,累計浏覽量超過1億人次。線下,螞蟻消金在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重慶監管局指導下,将流動的金融知識教育站“金融科普花花車”,開進重慶各大高校、社群、鄉村,與17金融機構合作開展100餘場科普活動,共同助力全民金融素養提升。
服務實體成經營工具 超500萬商家用分期免息促增長
消費已經成為大陸經濟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力。數字消費金融服務的一大特點就是與場景深度結合,直接服務于實體經濟,可以有效地為優質的消費需求提供支援。
報告顯示,花呗目前覆寫全國4000多萬商家,無論是線上上還是線下,無論是全球500強品牌商家還是街邊小店,消費者都可以使用花呗來進行日常消費,實作了對全國消費場景的廣泛覆寫。
花呗不僅是消費者便捷工具,更是數千萬大小商家的數字經營工具。在不同場景中,花呗正在成為商家促轉化、促增長、提單價的有效營銷工具,激發實體經濟增長動能。
花呗分期就是其中的典型,尤其分期免息是消費者青睐的一種福利形式,有助降低消費者的消費決策門檻,幫助商家促進銷售。花呗将分期免息功能向商家開放,目前已累計超500萬商家通過使用分期免息促進銷售額增長。
調研顯示,近7成商家表示提供分期免息服務後,銷售額明顯提升,其中商家提供免息分期重點補貼産品銷量平均提升30%,分期免息帶動店鋪的銷量平均提升15%。
在榮耀商城,分期使用者的客單價,是非分期使用者客單價的三倍,助力國産品牌快速發展。花呗還在杭州口腔醫院試點分期免息及場景專屬額度,讓牙齒種植、牙齒矯正等使用者的健康需求也獲得消費金融服務的支援。
完善綠色消費金融服務 參與制定首個綠色消費金融标準
螞蟻消金持續實踐綠色經營。報告期内,采用全線上化方式為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2023年螞蟻消金辦理線上信貸業務節約用紙超31億張,大約相當于443萬冊新華字典用紙量,累計實作減排量21708.96噸二氧化碳當量。
螞蟻消金不斷完善綠色消費金融服務,通過提升綠色消費信貸資産識别效率,為綠色消費貸款提供優惠等措施,推動綠色生活方式的普及。與天貓等消費平台合作舉辦“綠色産品消費”專場活動,推出免息分期補貼、幫還賬單等激勵措施,引導消費者選擇綠色産品。
報告期内,螞蟻消金還積極參與《重慶市金融服務綠色消費指南》的起草與制定,這是大陸首個綠色消費金融團體标準,推動解決綠色消費資産認定難的問題。落地重慶首筆綠色同業借款,興業銀行重慶分行向螞蟻消金發放20億同業借款,螞蟻消金全部用于綠色消費貸款。
此外,治理議題也在紮實推進。期内實作管制架構的多元化,截至2023年底,公司股東涵蓋金融業、制造業、資訊科技業、服務業領域背景,獨立董事占比提升,引入2名外部監事。提升合規治理能力,對業務全面審查實作100%覆寫率。強化八大風險管理措施,制定消保三年戰略規劃,員工風險管理和消保教育訓練覆寫率均達到了100%。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在網際網路金融和數字金融創新快速發展的當下,更加需要金融機構履行對環境、社會和客戶的責任,通過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和業務治理,實作“金融向善”的價值觀。對于消費金融機構而言,重點在于,要在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同時,更好地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服務實體,助力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