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劃《文化中國行》,跟随記者走進哈爾濱冰雪文化博物館,一起感受龍江冰雪之美,探尋與冰雪有關的故事。
如果說冰雕雪塑是“會消失的藝術”,那麼哈爾濱冰雪文化博物館,則讓冰雪藝術定格為永恒。兩萬多件實物、照片、影像資料記錄了哈爾濱冰雪發展的曆史,也承載着龍江人對冰雪的熱愛。《萬象更新》就是哈爾濱第一屆冰燈遊園會的作品。
1963年正月,受民間用水桶凍冰燈的啟發,有人提出:南方正月十五鬧花燈,哈爾濱能不能看冰燈?于是就有了兆麟公園的冰燈遊園會。四五天時間裡,八九百人用蠟燭、油燈還有各種模具裝上自來水凍出1000多盞冰燈。當時,哈爾濱藝術學院學生吳乃光等人,做的就是這個半雪半冰的大象。
哈爾濱冰雪文化博物館解說員劉丹丹:“我們籌辦哈爾濱冰雪文化館期間,去拜訪了吳乃光老先生,确認了這個作品是他當年所創造出來的雪雕作品《萬象更新》。于是在病床前,在親友的幫助之下,用顫顫巍巍的手寫下了他的名字。”
第一屆冰燈遊園會的第一天就來了5萬人,原定3天展期,延長到6天,一共接待了25萬人。等到第二屆,45天的展期接待了80多萬人次。這屆遊園會人們用松花江500多立方米天然冰,采用電光源,制作出冰雕、冰建築,這樣的改革與創新都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王麗生。
1964年,哈爾濱城市建築研究所的王麗生和助手對松花江天然冰進行各種實體性能實驗,經過840組資料對比,34個公式推導,得出了肯定的結論。近50年後的2012年,國家頒布了《冰雪景觀建築技術規程》,最初的資料就源自于王麗生等人的總結和積累。
人們用聰明才智和勤勞的雙手喚醒了沉睡的冰雪,于是就有了1985年第一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1989年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2000年第一屆冰雪大世界。在2023年冰燈藝術遊園會上,人們又看到了經典的雪雕作品《萬象更新》。
第一屆冰燈遊園會僅用四五十立方米的冰就讓“貓冬”的人走出家門,攪熱了寒冷的冬天。60多年後,世界最大冰雪主題樂園——第二十五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用25萬立方米的冰雪,圓了270多萬中外遊客的冰雪夢。穿越時間,遇見冰雪。從哈爾濱到全省,從一季到四季,龍江冰雪魅力獨特而長久,龍江冰雪文化曆久而彌新。
圖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