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曾幾何時,抗美援朝戰争的硝煙鋪天蓋地,志願軍與鋼鐵洪流般的美軍在北韓半島血拼厮殺。在這場殊死搏鬥中,一個名叫陳赓的将軍英勇傑出,他不僅在戰場指揮有方,更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軍事人才。

然而就在這位開國元勳臨終前,他對妻子說了一番令人扼腕的話語——"學校裡還有一堆事情要處理,我怎能躲在這裡讨清閑"這句話道出了陳赓一生對國家和事業的赤誠。那麼,這位将軍的一生經曆究竟如何,他又為何會如此拼命?跟着筆者一探究竟吧!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

1952年的北韓戰場,硝煙彌漫、槍炮隆隆。在一處礦洞裡,志願軍總司令部就設在這裡。陳赓身為副司令,在彭德懷離開北韓前,彭老總曾意味深長地拍着他的肩膀說:"你現在雖然負責志願軍的全面工作,但依我看你這個司令員位置是當不上的。"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

當時陳赓一頭霧水,沒想到這竟是将他從血腥戰場調往更為關鍵的崗位的一個征兆。果不其然,不久後他便奉命回國,被毛主席親自委以重任——組建一所軍事工程學院。

面對組織上的這份重托,陳赓心有餘而力不足。他誠懇地對毛主席說:"主席,你讓我指揮打仗還行,可偏偏讓我辦學校、搞教育,我實在是一竅不通啊!"然而,毛主席卻堅定地相信陳赓有這個能力,最終他還是勉為其難地接下了這份任務。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

一開始,陳赓所面臨的困難确實不小。學院沒校舍沒師資,連最基礎的教學裝置都沒有,僅建校一項就需要高達4000萬的資金。好在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上司意識到了加強軍事實力的重要性,親自過問,千方百計為陳赓排除了重重困阾。

1953年9月1日,在周恩來親書"努力學習,建設現代化國防軍"的題詞下,軍事工程學院正式開學。從那之後的8年裡,陳赓将熱血和心力全部投入到了育人事業,以至于過度勞累使他病入膏肓。臨終前,妻子哭着勸他好好休息,他卻說不能在這裡讨清閑,學校裡還有許多事情等着他。可憐啊,就連最後的時光,他也不曾想過自己的安逸...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

經過前面的描述,我們大緻了解了陳赓這位開國将軍的一生是如何與新中國的軍事事業緊密相連的。然而,要讓一所全新的學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并最終成為培養軍事人才的重鎮,絕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陳赓在這個過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

一開始,軍事工程學院确實是個空蕩蕩的校園,沒有專業師資、沒有教學設施,連基礎的教室和宿舍都沒有,就連廁所都得讓學員們自己動手修建。當時的條件确實是艱苦環境,離一所正規的高等院校還相差甚遠。但正是基于這種極端匮乏的狀況,反而激發了陳赓和師生們的拼搏和奮鬥意識。

有一次,陳赓親自帶頭揮舞鋤頭,和學員們一同在校園裡挖地基、修建廁所。當時,學員們都被這位"老将軍"的樸實作風所折服,紛紛表示"将軍親自上陣,我們當然更要拼命啦!"就這樣,憑借陳赓的親力親為,軍事工程學院的校園建設漸漸有了模樣。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

除了基礎設施的缺失外,師資力量的匮乏也是一大難題。當年,軍校師資奇缺,能勝任的教員更是鳳毛麟角。為解決這一燃眉之急,陳赓親自外出物色人才,不遠千裡遍訪國内外知名高校和軍事院校,終于為軍事工程學院聘請到一批高水準的教授教員。

同時,出于對年輕學子的厚望,陳赓也将自己大半輩子摸爬滾打的戰鬥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學院裡的每一名學員。他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常常讓學員們興趣盎然、引發熱烈讨論。有學員後來回憶說:"當年陳老師講起戰術戰例來,可真是生動有趣,讓我們從枯燥的理論中體味到實戰的殘酷與刺激,對于我們這些年輕人來說,簡直就是最好的啟蒙老師。"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

就這樣,在陳赓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軍事工程學院終于從一片荒蕪逐漸成長為一所規模宏大、設施先進的軍事高等學府。它不僅嚴格執行毛主席"掌握現代武器的科學理論"的訓示,還積極融入了當時國内外最前沿的軍事科技教育理念,推出了諸多創新的培養模式。

毫無疑問,軍事工程學院的成功創辦,為新中國儲備了大批軍事人才,夯實了國防實力,讓這個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世界軍事版圖上揚眉吐氣。而功莫大于陳赓這位将軍老人家了,正是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軍事工程學院播下了紮實的基礎,才有了後來學院的騰飛與輝煌。

1952年,彭德懷從北韓回國,臨别時對陳赓嚴肅道:你當不上司令員

陳赓的一生,充滿了艱辛與付出。從戰火硝煙的前線戰場,到辦學育人的講台崗位,無不凝聚着他對祖國和事業的赤誠熱忱。正如他那句臨終遺言所說:"學校裡還有一堆事情要處理,我怎能在這裡讨清閑呢?"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位開國元勳都始終在為國家和軍隊的事業而孜孜以求。他的一生,正是新中國軍隊綜合國力迅速發展的一個生動注腳。讓我們永遠銘記陳赓将軍的豐功偉績,敬佩他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