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一代,以十年一遇的天才領銜,以華麗璀璨的進攻傾倒衆生。
他們的誕生說到底是有幾批不同時代球員之間能力差距過大,老一輩未能獲得的榮譽和地位被後來者填補的結果。
就比如一些個别很強,但不是一直強的國家,經常會有黃金一代的誕生。而像巴西、德國、阿根廷等隊,常年較穩定,從未缺席過大賽,我們就認定他們不存在此文所說的“黃金一代”。
而在比較出名的黃金一代中,因為中場的重要性、邊中結合戰術對球隊的加成又最大,以邊鋒+前腰為核心的組合甚多。
在此列舉幾例。
葡萄牙:菲戈+魯伊·科斯塔
葡萄牙從來都是一個小國,雖然他們在近代有過一段時間的殖民輝煌,但翻開該國的足球發展史,可以發現他們在國際大賽中的記錄大部分是空白。在尤西比奧時代獲得了世界杯季軍幾乎是唯一的驕傲。
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橫空出世的黃金一代開始叱咤國際足壇,才使得葡萄牙真正擺脫了足球弱國的形象。
他們的扛鼎人物毫無疑問是菲戈和科斯塔。
菲戈号稱右路天尊,是邊鋒、邊前腰的集大成者,在01年時獲得了世界足球先生獎。
科斯塔是古典前腰的代表人物,佛羅倫薩和米蘭的10号球衣擁有者,盤帶飄逸,直塞傳球天馬行空。
兩人一個在邊路銜枚疾走,用速度、技術、對抗赢得空間,一個在中路運籌帷幄,揮舞着指揮棒,控制着球隊的進攻節奏。
兩人率領葡萄牙在00年歐洲杯發揮驚豔,打進四強。但可惜的是,04年在本土舉辦的歐洲杯中,葡萄牙一路過關斬将殺入決賽,但卻0:1不敵希臘,屈居亞軍,沒能給黃金一代畫上一個完美的句号。
這屆比賽之後,科斯塔也宣布退出國家隊
荷蘭:羅本+斯内德
準确地說,這倆再加個範佩西已經算是荷蘭足球曆史上的黃金“三代”了,前兩代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克魯伊夫和三劍客。
羅本和斯内德早在06年德國世界杯就有合作,但當時斯内德還不是鐵打的主力。08年歐洲杯,斯内德出任主力中場,荷蘭隊接連重創意大利和法國,但在淘汰賽被日爾科夫和阿爾沙文率領的俄羅斯淘汰。
09年夏天是個重要的節點,羅本從皇馬轉會拜仁,在範加爾手下改打右邊鋒,開發出了内切射門,真正升華成了邊路大殺器;
斯内德則登陸梅阿查,用自己全面的技術催化球隊的攻防體系,成為全隊陣眼。國際米蘭也在那個賽季成為三冠王。
随後,羅本和斯内德率領荷蘭出戰南非世界杯,獲得亞軍。羅本打入兩球,斯内德打進5球收獲賽會銀球。
四年後在巴西,羅本的個人能力更上一層樓,荷蘭隊又斬獲季軍,隻是斯内德相比四年前功力已下降太多。
智利:桑切斯+比達爾
“雙薩”之後,智利隊直到擁有新的黃金一代才再次擁有競争力,這其中的頭兩号球星是桑切斯和比達爾。
桑切斯的能力自不必說,在巴薩、阿森納都有過很好的證明。
比達爾則是一個被低估的頂級中場。
首先他具備很強的後插上得分能力,大範圍奔跑覆寫能力,不俗的掃蕩能力;同時還能提供中場的身體對抗、一定的向前推進,以及上乘的頭球争頂。再加上不錯的精神屬性,是任何豪門球隊都稀缺的超級8号位。
比達爾在尤文、拜仁都是絕對的主力,後期去巴薩、國米,也有過出色的發揮。
擁有巅峰桑切斯和比達爾的智利隊是那些年南美的第三強隊,
他們在14年世界杯2:0幹淨利落擊敗西班牙,并把東道主巴西逼到了點球大戰,之後15年和16年連續擊敗阿根廷獲得美洲杯冠軍,17年還獲得了末代聯合會杯的亞軍。其中16年美洲杯四分之一決賽,更是以7:0的比分血洗勁旅墨西哥,展示出了恐怖的戰鬥力。
比利時:阿紮爾+德布勞内
巅峰期的阿紮爾具有現象級的盤帶過人能力,同時代僅次于梅西和内馬爾。
德布勞内則是頂級的中場大腦,傳威脅球能力獨步天下。
也許從成績上來說,他們在世界杯上超越了希福、威爾莫茨等前輩,但除了18年世界杯2比1險勝巴西這場球,可以勉強算不錯的演出之外(但那場比賽巴西傷了中場大腿卡塞米羅),這支球隊留給我們的印象,不外乎就是順風順水時虐菜在行,但當面對真正的強隊時,一次次毫不意外地成為背景闆。
16年歐洲杯輸給威爾士,21年歐洲杯輸給意大利,22年世界杯小組未出線,綜合來說,他們的表現沒有對起他們的名聲。
威爾士:貝爾+拉姆塞
貝爾拉姆塞一代,完成了吉格斯、拉什等人未竟的夢想。
16年威爾士隊史首次晉級歐洲杯,貝爾就率隊以小組第一出線,并在前兩場都打入直接任意球。四分之一決賽,威爾士3:1淘汰比利時進入四強,創造了球隊在國際大賽中的最好成績。
22年他們又打入了卡達世界杯,貝爾還在對陣美國隊時打入點球。
可以頻繁入圍世界大賽,并有出線的經曆,對于小國寡民的威爾士來說,完完全全足夠了。
克羅地亞:佩裡西奇+莫德裡奇
如果說克羅地亞近幾年的輝煌,中場大師莫德裡奇當居頭功,那他身邊的曼朱基奇和佩裡西奇就是最不可或缺的僚機。
雖然縱觀整個職業生涯,佩裡西奇還達不到超級二字,但隻論及在國家隊的發揮,他擔得起任何褒獎。
考慮到搭檔時間和與本文的契合度,佩裡西奇入選當之無愧。
佩裡西奇是典型的東歐球員,體能充沛,鬥志旺盛,大場面能力強。
16年歐洲杯1:0西班牙打入全場唯一進球,18年世界杯半決賽和決賽,22年八分之一決賽都打入扳平比分的進球。是球隊進攻線上重要的尖刀式人物。
克羅地亞在這幾年間也獲得了世界杯亞軍和季軍,以及一次歐國聯亞軍,成績也超越了博班、蘇克等前一批“黃金一代”。
俄羅斯:日爾科夫+阿爾沙文
08年的歐洲杯屬于西班牙,同樣也屬于阿爾沙文。
你可以說他是中場,也可以說他是影子前鋒,因為阿爾沙文位置搖擺。他的優點在于帶球速度極快,跑位靈活,擅長尋找空當。特别喜歡在邊路或者近底線活動,傳出緻命球和完成最後一擊,他既能直接終結,也能很好的控制皮球。
在08年歐洲杯上,阿爾沙文僅用兩場共210分鐘的出場時間,就令整個歐洲甚至世界足壇傾倒。
兩個進球和一個零度角傳球助攻,以及無數次快速突破和精彩過人,這是阿爾沙文的表演時刻。
号稱“東歐小羅”的日爾科夫在那屆歐洲杯表現也很出色,在左路的突破勢如破竹。他也憑借着在杯賽中的良好發揮,入選了年底的金球獎大名單。
注:捷克黃金一代,内德維德打邊路居多,羅西基又和他不處一個時代,故沒有入選。
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