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存錢涵江人注意了!暫停發售!多家銀行“斷貨”!

愛存錢涵江人注意了!暫停發售!多家銀行“斷貨”!
愛存錢涵江人注意了!暫停發售!多家銀行“斷貨”!

涵江發展最新動态,涵江社會最新消息。

歡迎關注,涵江時訊一手掌握!

近日,多家銀行

出手調整中長期大額存單産品發行

繼三年期、五年期大額存單

暫停發售以後

部分銀行已難覓半年期及以上大額存單

愛存錢涵江人注意了!暫停發售!多家銀行“斷貨”!

除減少新發額度外

不少銀行也下調了大額存單利率

其三年期、五年期利率

也從過去“3”字頭降至目前的“2”字頭

大額存單難覓

利率還下降了

目前

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

紛紛收緊大額存單發行

除了主流的三年期大額存單

經曆了“斷貨”、利率下調之外

部分銀行還

停售半年期及以上大額存單

目前,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App,已均無三年期、五年期大額存單。

雖然仍有銀行提供三年期大額存單,但部分銀行對發售對象有所限制,僅面向新客戶發行。浙商銀行App顯示,該行一款20萬元起存的三年期大額存單特意注明“新客專享”,利率為2.6%。

民生銀行停售半年期及以上大額存單。在民生銀行App,目前僅有一個月和三個月期限的大額存單在售。

另據九派新聞此前報道,對于三年期大額存單,多家銀行網點從業人員回答如出一轍:大額存單由總行不定期發售,全國性搶單,一兩天就搶沒了,是以大部分時間處于售罄狀态,建議經常到銀行APP去刷通知碰運氣。

就各家銀行在售的大額存單來看

利率優勢并不明顯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有大行一年期和兩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在1%至2%之間,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在2.35%左右。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大額存單發行收緊是因為市場利率下行和銀行資金成本管理的需要所緻。宏觀經濟環境和貨币政策的變化帶來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相應調整大額存單的發行利率。同時,銀行面臨資金成本壓力,不願意以較高的成本吸收長期存款。

地方中小銀行熱情不減

相較于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

目前地方中小銀行

仍在積極推廣發售大額存單

不僅額度充足

且發售的大額存單利率相對較高

部分農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超過3%

田利輝認為,中小行積極發售大額存單且利率較高的原因,與其資金需求、市場競争和風險溢價相關。不少中小銀行面臨更大的資金缺口,是以需要通過發行大額存單來籌集資金。而且,為了與大型銀行競争,品牌和信譽較弱的小銀行需要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産品。此外,相較于大型銀行,中小銀行可能被認為具有相對較高的風險,是以需要提供更高的利率作為風險溢價。

大額存單為什麼“消失”了?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資料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淨息差跌破1.7%,至1.69%。這一淨息差水準已低于《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中自律機制合意淨息差1.8%的“警戒線”。

過去一年來,息差持續收窄,已成為銀行面臨的經營壓力之一。安永近日釋出的《中國上市銀行2023年回顧及未來展望》顯示,58家上市銀行淨息差連續4年下降,2023年淨息差為1.69%。今年一季度已經披露淨息差資料的24家上市銀行中,有22家淨息差持續收窄。

以民生銀行為例。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民生銀行淨息差為1.46%,同比下降0.14個百分點。對此年報解釋,淨息差下降主要由于資産端定價下滑,同時負債成本剛性較強。民生銀行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李彬在業績釋出會上表示,預期2024年全行業淨息差将延續下降趨勢。

“淨息差處于低位”意味着什麼?

作為衡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和風險水準的重要名額之一,淨息差收窄意味着銀行盈利的壓力增大。在此情況下,加強負債端成本管控,放棄高息存款也就成為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

在中國銀行的2023業績釋出會上,中國銀行副行長張毅就曾表示,2024年,中國銀行将加大對高成本存款的壓降力度,包括協定存款、結構性存款以及3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

從監管釋放的信号來看,未來将進一步引導銀行降低負債成本,加強負債端成本管控。央行5月10日釋出的《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中特别提到,要“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防範高息攬儲行為,維護市場競争秩序,着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

知多D: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釋出的5月金融資料顯示,2024年前五個月人民币存款增加9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1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2.45萬億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75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39萬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周刊、中國人民銀行、南方都市報、中新經緯、九派新聞、廣州廣播電視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