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上岸親戚發圈陰陽我”上熱搜:你不會知道身邊人有多嫉妒你
精讀君
2024-06-21 18:41釋出于福建

1
看到一個熱貼“考研成功,親戚炸了”,讓人唏噓不已。
題主今年考研成功上岸,拟錄取名單出來以後,題主就發了個簡單的朋友圈,沒有具體名單,也沒有學信網圖檔,就是簡簡單單配了個雞湯圖說自己上岸了。
就這樣一條簡單的朋友圈,卻給題主增添了許多煩惱。
題主有一家親戚,平日裡兩家關系融洽。哪怕題主與親戚家小孩年齡有些差距,但平日裡也經常玩在一起。
但沒想到的是,就在題主發了朋友圈不久,這個親戚就發了一條朋友圈“做人還是應該低調”陰陽題主。
不僅如此,親戚在此後的一個月裡也不再理睬題主。
題主實在納悶,親戚家小孩一個讀國小,一個讀國中,自己考研壓根與他們扯不上任何關系。
在沉默了一段時間後,題主後來明白了,自己最不該做的就是發了那條朋友圈。
文章曝光後,許多網友對題主的經曆感同身受。
《三傻大鬧寶萊塢》裡說:“當你的朋友失敗時,你會很難過;當你的朋友成功時,你會更難過。”
心理學上也有一個相關的概念,叫做相對剝奪。
說的是,當人們将自己的處境與某種标準或某種參照物相比較,發現自己處于劣勢時,會産生一種受剝奪感。
這種感覺進而會産生消極情緒,也就表現為憤怒、怨恨或不滿。
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你身邊沒有人真正願意看到你比他們活得好。
2
看到一則熱貼。網友第一次出國遊玩,心情不免激動,興奮之餘發了多條朋友圈,曬出了自己在異國看到的美景,吃過的美食。
然而,這一切在她收到同僚的一條資訊後,心情瞬間被澆上了一盆冷水。
原來,同僚看到網友的朋友圈後,私下發資訊給了網友,告訴她盡量少發點朋友圈,或者可以選擇屏蔽掉公司裡的人。
網友聽後,甚是納悶,認為自己是通過正常手續請假的,工作也都相應交代了,何苦要屏蔽同僚。
最關鍵的是,自己出國是花自己的錢,為何不能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悅。
見網友沒有明白,同僚隻能更加直白地說到:
“誰知道誰會不會看你不爽,嚼舌根呢”。
這位洞察世事的網友同僚,在網上博得了衆人的好感。
記得複旦大學的陳果老師,曾坦白地問身邊的一位朋友:“我過得好,你好像并不那麼開心。”
因為每當她過得春風得意,朋友見到她卻總是心情郁悶。
朋友見狀絲毫沒有掩飾地說:“我希望你過得好,但我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
古龍說,最親近的人,往往就是你的敵人。
許多時候,身邊人的嫉妒,足以抓狂得讓你無法想象。
3
埃德蒙·伯克曾說過:“站在我們對面的那個人,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與不如自己的人相處,你隻會越來越弱;相反的,和優于自己的人來往,你才會越來越優秀。
豆瓣網友@非木曾是個十分争強好勝的人。每當生活中遇到比自己厲害的人,内心深處總會湧起一股嫉妒的情緒。
隻是,那樣的日子并沒有讓他快樂起來。
後來,他慢慢轉變自己的心态,從“我嫉妒你”變成“我向你學習”。
這種心态的轉變,不僅讓他的生活更加快樂,甚至讓他從那些比他厲害的人身上學習到了許多。
孔夫子曾稱贊一個學生是君子,他的依據是: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簡單來說,意思就是因為這學生處于君子堆中,才成就他成為君子。
記得李嘉誠曾經說過:
“當你接觸的人越多、層面越高時,就會發現:
越是品行低劣、缺失的人,越見不得别人好,喜歡互相踩踏,互相拆台;
而越是品行好、有教養的人,越能看到别人的優秀,懂得互相支援。”
抛開個人的偏見,欣賞那些優秀的人,你會看見自己的成長。
檢視原圖 68K
-
“考研上岸親戚發圈陰陽我”上熱搜:你不會知道身邊人有多嫉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