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火星宏觀

2024-06-23 02:32釋出于湖南财經領域創作者

内容提要:

在中國經濟增長有可能下降到一個更低的水準的關鍵時刻,經濟學家們正在讨論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王小魯還認為,要走出經濟困境,必須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使市場取代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中國過去四十年經濟的快速增長不是因為刺激,而是因為市場化和改革。鼓勵投資者投資和消費者消費的信心,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實際做了什麼。

一、在中國經濟增長有可能下降到一個更低的水準的關鍵時刻,經濟學家們正在讨論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近來,制造業PMI重回收縮區,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産投資均不及預期,消費品零售增長緩慢,商品房銷售持續下跌,批發價格、零售價格和資産價格陷入長達一年多的回落通道,降息降準的貨币寬松時期,流通中的貨币出現緊縮等宏觀經濟全面低迷的信号。

可以說,中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刻,因為經濟增長有可能下降到一個更低的水準,這可能會危及到我們2020年确定的到2035年GDP翻一番的計劃。這一目标将要求未來11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在4.8%或更高。而2023年GDP現價規模僅比2022年增長4.2%,2024年一季度增長更低至3.96%

經濟學家們正在讨論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林毅夫、餘永定等人呼籲政府采取更大規模的刺激措施來保持經濟增長,而張維迎、王小魯等學者一直堅持建議繼續進行痛苦的結構性經濟改革。

二、要走出經濟困境,必須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使市場取代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華盛頓郵報》報道了國家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發出的改革呼籲。

王小魯認為, 要走出經濟困境,必須重新緻力于親商改革,并堅持落實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決定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王小魯表示,現在市場對政府采取實質性行動以解決困擾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問題的期望,已經達到了狂熱的程度,包括房地産市場低迷、私營企業的不安以及來自西方的日益繁重的貿易限制。

過去四十年的經濟改革,方向是從政府主導的資源配置過渡到市場導向的改革......核心是市場化。有人認為最近幾年,改革停滞了。還有人認為,改革在往回走。王小魯認為,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繼續未完成未能完成的改革任務。

由于1980年代初對中國農村經濟問題的深入而獨到的研究,王小魯在具有市場意識的改革派中聲名鵲起。王小魯對中國經濟研究的一大貢獻是,他在過去25年中研究編制了衡量中國市場化水準和商業環境狀況的指數。

這一指數有三個參數。其中包括财政支出占國内生産總值(GDP)的比重、基于調查獲得的衡量政府幹預企業活動指數以及對政府規模的估計。

王小魯的研究團隊發現,中國的市場化指數在2019年出現下降,政府與市場關系分項指數迅速下跌,并加速了下降趨勢,這一趨勢持續到随後幾年,直至現在。

而衡量政府幹預企業活動指數于2008年開始下跌,當時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機後采取了更堅定的措施來穩定經濟。大規模的刺激計劃讓地方政府的融資工具負責為大部分政府項目提供資金,進而刺激了經濟活動的狂熱。

王小魯認為,“過去地方政府之間有過一輪又一輪的投資競争和重複建設,導緻産能過剩。這種政府主導的投資不會産生回報,隻會産生損失”。

三、王小魯還認為,中國過去四十年經濟的快速增長不是因為刺激,而是因為市場化和改革。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王小魯認為,過去四十年來,中國GDP的快速增長,并非國有企業的壯大,更非政府對市場的幹預,或者官員制定的産業政策。主要歸功于對市場的擁抱和對民營經濟的支援。雖然政府将其所控制的資源要素包括資本要素,主要配置設定給了國家企業,并在市場競争者給予國企更多的照顧,但私營部門卻貢獻了全國國内生産總值的60%以上,稅收的65%以上,創造了80%以上的城市就業機會。

王小魯也明确反對長期貨币刺激,他呼籲進行經濟改革以釋放增長潛力。他說:“中國過去四十年經濟的快速增長不是因為刺激,而是因為市場化和改革“。他認為,(持續的)刺激措施将扭曲經濟結構,激活經濟沖突,使經濟越來越無效,導緻增長進一步放緩。與貨币刺激的初衷背道而馳。

王小魯認為,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檔案中明确列出的336項市場化改革任務,遠比貨币和财政刺激措施有效。他認為,“根據這個原則,許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王小魯還告誡說,在開發先進技術時不要過度依賴政府指導。而這是中國曆來慣于使用的方法,上世紀60年代國家直接管理以發展原子彈和衛星的工作。即使進入21世紀,政府也先後制定了龐大的光伏産業計劃、電動汽車産業計劃和半導體産業計劃。

王小魯認為,“這将意味着倒退到政府負責一切計劃的經濟時代”。

他認為,政府可以在推動科技進步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但 “主要動力應該來自市場,而不是政府”。

四、鼓勵投資者投資和消費者消費的信心,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實際做了什麼。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王小魯還展現說,盡管官方在努力恢複對企業的吸引力時,對行政審批進行了全面改革,但政府對企業的幹預——檢查、口頭訓示、罰款和其他行動——卻大幅增加。

去年,各部門發起了一場魅力攻勢,以圖在投資者信心疲軟時,鼓勵民營企業家和外國公司繼續投資。

王小魯認為,“最好的辦法當然是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但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實際做了什麼”。

關注我文章的讀者應該看到了,王小魯的這些經濟學觀點和建議,與三郎最近這幾年所發表的經濟分析文章,原則上觀點比較統一。是以,三郎支援王小魯的以上觀點,也希望決策者能夠看懂這些觀點,早日結束毫無意義的擴張政策,将經濟政策的重點放到市場化的方向上。政府唯一需要投資的、幹預的,是盡快改革國民收入配置設定制度,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用市場化和居民消費來取代投資和出口,推動經濟複蘇和持續發展。

【作者:徐三郎】

檢視原圖 59K

  •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 經濟學家王小魯認為,重新開機市場化改革是經濟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