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五日的沉寂之後,中國商務部終于打破了僵局,向歐盟對華加征關稅的行為發出了強有力的反制信号。
面對商務部的這一舉措,四個歐洲國家開始積極尋求和解。同時,在這個緊要關頭,歐盟對中國的态度似乎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那麼,商務部是如何精準地展開這場反制行動的呢?歐盟的态度又經曆了怎樣的微妙轉變?
據權威媒體報道,商務部最近正式對外公布,決定自2024年6月17日起,對原産于歐盟的進口豬肉及其副産品啟動反傾銷調查程式。
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明确指出,該部門在收到國内産業界的正式調查申請後,已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了全面而細緻的審查。
審查結果顯示,該申請完全符合反傾銷調查的立案标準。是以,商務部決定依法對原産于歐盟的進口豬肉及其副産品展開反傾銷調查。
針對此事,業内專家進行了深入剖析。他們指出,歐盟多年來一直穩坐中國豬肉及豬副産品進口市場的頭把交椅。
從2020年至2023年,中國從歐盟進口的豬肉及豬副産品占比高達總進口量的54%。
然而,對于歐盟而言,近年來其豬肉及豬副産品行業一直面臨着産能過剩的困境,年産量遠超400萬噸。
一旦對華出口受到阻礙,将對整個歐盟的豬肉産業鍊造成難以估量的沖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歐盟委員會官方宣布,計劃在7月4日左右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具體而言,歐盟打算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關稅,而對其他制造商則統一征收21%的關稅。
在此背景下,商務部在經過五天的深思熟慮後,果斷宣布對歐盟的進口豬肉及其副産品展開反傾銷調查。
這一行動不僅是對歐盟加征關稅的有力回擊,更在某種程度上打響了反制歐盟對華貿易保護主義的第一槍。
面對商務部的反制措施,四個歐洲國家開始積極尋求和解之道。其中,德國和意大利作為歐盟的重要成員國,更是展現出了強烈的和解意願。
據最新報道,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已計劃近期訪華,旨在就歐盟對華加征關稅一事與中國進行磋商。
德國方面希望能夠阻止歐盟對華的新關稅政策付諸實施,或者至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關稅稅率。
這一舉措充分表明,德國汽車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廣泛布局以及對中國市場的深度依賴,使得德國在貿易争端中不得不審慎行事,以免對自身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與此同時,剛剛結束七國集團峰會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也公開表示,她計劃在不久的将來通路中國,并期待意大利和中國能夠在平等的競争環境中繼續保持密切的經貿往來。
這一表态不僅彰顯了意大利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反映出意大利在應對國際貿易争端時的務實态度。
除了德意兩國之外,西班牙作為歐盟豬肉出口大國,在商務部宣布反傾銷調查後也迅速作出了反應。
西班牙農業、漁業和食品大臣路易斯·普拉納斯公開發表講話,表達了他對中歐雙方能夠互相了解并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殷切期望。
他強調指出,貿易戰對任何一方都不會帶來好處,隻有通過對話和協商才能找到雙赢的解決方案。
同樣身為歐盟成員國的丹麥也對此事表達了關切。丹麥方面警告稱,中方的反傾銷調查可能會對其豬肉産業造成重大沖擊。
他們再次重申了對基于規則和自由的世界貿易體系的堅定支援,并期待通過對話和合作來化解貿易争端。
在這一系列事件持續發酵的過程中,歐盟對中國的态度似乎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近期,歐盟及成員國駐華使節代表團對四川成都進行了友好通路。
在通路期間,歐盟駐華大使庹堯誨接受了媒體采訪并公開發表講話。
他對歐盟與中國之間巨大的合作潛力表示了高度贊賞,并期待雙方能夠攜手努力、加強對話與合作。
庹堯誨強調指出,歐盟正緻力于與中國建立一種積極且具有建設性的關系,以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并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
與此前歐盟對華相對強硬的态度相比,庹堯誨的這一表态無疑傳遞出了積極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