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賴清德掀底牌,3次挑釁大陸,台軍逃兵越來越多,島内已有投降聲

賴清德短時間内連續三次對大陸發起挑釁行動,核心底牌已經掀開。緊要關頭,台軍逃兵數量不斷增加,島内已經出現了密集的投降聲,接下來台海局勢又将何去何從?

台灣地區上司人賴清德正式上台馬上就一個月的時間了,可能誰都不曾想到,這位“台獨金孫”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憑借一己之力,讓台海再度陷入兵危戰兇的險境。日前,賴清德出席台陸軍軍官學校百年校慶活動時宣稱,“不能夠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這一挑釁言論的出現不僅引發了島内輿論的熱議,同時也遭到了多方的指責和批判。前民進黨民意代表郭正亮指出,“首戰即終戰”出自當年蔡當局防務部門提出的分析報告,馬英九引用是要強調避戰,是以賴清德這番特意解讀與鬥雞沒有任何差別,政治性格屬于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那種。緊接着,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特意強調,賴清德的發言是在尋求戰争,但是台灣群眾需要一位避戰的上司人,而不是引戰的上司人。

賴清德掀底牌,3次挑釁大陸,台軍逃兵越來越多,島内已有投降聲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賴清德在最近這段時間發起的第三次挑釁舉動,前兩次挑釁舉動分别是在接受《時代》雜志采訪時,再次叫嚣“兩岸互不隸屬”的錯誤論調以及在視察台軍部隊的時候叫嚣要“以海制陸”。很顯然,為了可以更好的加速推動“謀獨拒統”的野望,賴清德主動掀開其核心底牌,妄圖增加自己的優勢以及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但實際上,賴清德這一系列錯誤挑釁言論除了加劇台海緊張局勢以及堅定大陸的統一決心以外,不會有其他的效果。

有分析人士指出,賴清德之是以會在上台之後連續三次對大陸發起挑釁行為,主要是想完成三個目的:第一,試探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和真正态度,友善自己和其他民進黨高層制定後續的應對政策。第二,獲得島内狂熱“台獨”分子的支援以及美國政府的“認可”,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第三,鼓舞台軍官兵的軍心士氣,友善自己後續“以武拒統”。

賴清德掀底牌,3次挑釁大陸,台軍逃兵越來越多,島内已有投降聲

但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倚美抗中”,還是“以武拒統”,注定都會以失敗告終。日前,台軍一名士兵因為無法适應軍艦上的生活,選擇跳水逃離。雖然人最終是找到了,且身體并無大礙,但這給台軍的形象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對于這一尴尬情況,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也隻能以苦笑來應對,畢竟作為台軍高層,他非常清楚這群“草莓兵”的真實戰鬥力和想法,指望他們替民進黨當局充當實作“謀獨拒統”野望的墊腳石,完全就是癡人說夢。在近幾年,随着台海緊張局勢的持續更新,越來越多的台軍官兵都選擇了提前退役或者進行部門轉崗,尤其是台軍飛行員,不但承受巨大的戰備壓力,而且戰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達不到預期标準,讓飛行員惱火的同時更加擔憂自己的處境,畢竟沒人願意成為棋子和炮灰。

賴清德掀底牌,3次挑釁大陸,台軍逃兵越來越多,島内已有投降聲

面對大量台軍官兵選擇提前退役的選擇,民進黨當局除了找各種理由搪塞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新動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島内已經響起了一片投降聲,不少群眾都呼籲台軍在台海沖突爆發的時候可以主動繳械投降,以免淪為炮灰。與此同時還有群眾發聲怒斥民進黨當局是井底之蛙,目光短淺,沒有見過真正的世面。是以,一旦台海沖突爆發,賴清德等民進黨高層的選擇就隻有兩個,要麼主動投降,或許還能得到寬大處理,要麼負隅頑抗,被全部消滅。至于如何選擇,賴清德最好考慮考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