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料、粉碎、配比、封裝……走進瓜州縣河東鎮正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草顆粒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晾幹的苜蓿草不間斷地卷入生産線,經過多重工序,最終被制成顆粒飼料銷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瓜州縣河東鎮緊緊圍繞“立草為業、草畜并舉、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以發展壯大飼草産業為方向,以培育産業龍頭企業為依托,以擦亮産業品牌為抓手,以富民強村為目标,積極探索推廣多元化飼草種植規模和加工方式,為産業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在談到企業是否因市場低迷受到影響時,河東鎮正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肖發明信心滿滿地說,“雖然會受牛市低迷的影響,但是政府幫助我們制定了全年發展計劃,還根據市場行情和自身發展實際及時幫我們進行動态調整,以規避風險,平時有啥問題都會第一時間協調解決,這幾年,由于我們的産品質優價廉,也基本建立了穩定的銷售管道,銷量總體上還是很可觀的。”
據了解,正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夏秋收季節稭稈使用率低的特點,每年以高于市場價的收購價,大量購進玉米、甘草、小麥等作物稭稈和紫花苜蓿等優質飼草,并根據客戶需求,采取不同配比制作加工,不僅可滿足河東鎮及周邊鄉鎮大型養殖企業、養殖戶對優質飼料供應需求,而且在新疆、西藏等地也成了供不應求的“緊俏貨”。
“預計今年的加工量在5000噸左右,預計加工成品2000餘噸,銷售額可達500餘萬元,實作了逐年增長目标,目前全年的訂單都預定完了,正在開足馬力趕訂單。”肖發明高興地說道。
稭稈變“廢”為“寶”,不僅提高了稭稈使用率,減少了稭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而且群衆通過售賣稭稈,畝均可增收近200元,有效促進了資源優勢向生态優勢、商品優勢、經濟優勢和産業優勢的轉化。下一步,河東鎮将不斷創新草畜産業融合發展模式,沿着“建基地、強龍頭、聚叢集、延鍊條、樹品牌”的發展路徑,在做大“草文章”上發力,在做強“牛經濟”上用功,實作飼草從傳統生産方式向機械化生産方式、農産品單一化收入向多元化收入的轉變,為群衆增收創造更大空間,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
(作者:通訊員 谷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