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2萬億美元!中國GDP位居世界第一,印度第三,那美國呢?
财話連篇
2024-06-06 15:15釋出于廣東
這幾年,大陸GDP增速明顯快于美國,有個别年份甚至是美國的2倍多,但沒想到的是GDP差距卻越拉越大,到今年一季度大陸GDP下降至美國的60%左右。
很多人看不明白,這問題出在哪裡?其實很簡單,問題就出在匯率換算法。美國是第一大經濟體,世界各國進行GDP對比時,都是按照和美國的匯率,換算成美元GDP。
但匯率換算法有很大的缺陷,因為它受各國經濟政策和人們預期的影響,還有國際信貸,國際投資等資本交易也會影響到匯率。是以,匯率很難準确反映不同國家貨币購買力的真實比率,很多開發中國家的實際經濟水準被嚴重低估。
美國維持世界第一的秘訣就是美元霸權,通過加息和降息的方式,操控美元匯率。這兩年,美聯儲連續加息,拉高了美元指數,讓各國貨币都出現了貶值,美國GDP就更加遙遙領先了。

鑒于匯率換算法不準确,是以,聯合國統計局和世界銀行就推出了購買力平價法,也叫國際比較項目法(ICP)。就是根據各國的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估算出一個購買力平價值,然後得出不同國家貨币購買力之間的真實比率,并以這個比率來換算GDP。
最新一輪的國際比較項目(ICP)本來要在2020年開展,但因為疫情推遲到了2021年。全球有192個國家參與進來,大陸也是積極參與,中國統計學會共抽選了約1.6萬個采價點,采集了1000多種規格品的價格資料。
就在5月30日,世界銀行公布了2021年輪國際比較項目(ICP)的結果。以美元為基準,2021年中國購買力平價(PPP)值為3.99,可以了解為1美元在中國的購買力隻有3.99元,而不是當年平均匯率的6.45元。
2021年,大陸GDP為114.92萬億元,根據匯率法計算,大陸GDP為17.81萬億美元。而按PPP法計算,大陸GDP為28.82萬億美元,比按匯率法GDP高出約10萬億美元。在PPP法下的經濟總量,大陸位居世界第一。
不隻是中國,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的GDP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印度上升了257%,達到10.96萬億美元,排在世界第三。俄羅斯上升了211%,達到了5.73萬億美元。另外,印度尼西亞上升了198%、巴西上升了127%。
而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2021年GDP為23.59萬億美元,排在世界第二位,中國GDP比美國多5.23萬億美元。
按PPP法計算,世界前十大經濟體分别是中國(28.82萬億美元),美國(23.59萬億美元),印度(10.96萬億美元),俄羅斯(5.73萬億美元),日本(5.57萬億美元),德國(5.15萬億美元),巴西(3.71萬億美元),法國(3.65萬億美元),英國(3.54萬億美元),印度尼西亞(3.53萬億美元),發達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各占一半。
實際上,按照購買力平價算法,早在2017年,大陸就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不過,購買力平價算法看起來挺合理,但其實也有很多缺陷。對于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調查取樣不夠全面,開發中國家的貨币購買力明顯被高估,這導緻它們的GDP提升幅度過大。
我們也認為中國GDP被高估了,一些細分項目不能客觀的反映中國的實際情況,比如建築品的投入價格是低于産出價格的,但建築品支出在中國支出法GDP中的占比遠高于國際平均水準,這就推高了大陸的GDP。
中國統計學會表示PPP結果不是官方統計資料,PPP也不能代替匯率,對于PPP比較結果應審慎使用。
目前,購買力平價算法并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采納,隻能算做是一個參考。如果按1美元兌3.99元人民币來計算,那國際貿易格局将發生極大的變化,其它國家也不一定願意接受。
雖然匯率換算法不完善,但确實也找不到一個更好的比較方法,來衡量各國的GDP。更何況GDP這玩意,可操作的空間很大。
檢視原圖 106K
-
28.82萬億美元!中國GDP位居世界第一,印度第三,那美國呢? -
28.82萬億美元!中國GDP位居世界第一,印度第三,那美國呢? -
28.82萬億美元!中國GDP位居世界第一,印度第三,那美國呢?
取材網絡,謹慎甄别